篆刻,何以登堂入室?
天子之宝
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是汉字独有的艺术。
何谓篆刻?吕延济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书印同参”,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是谓篆刻。
汉 皇后之玺
文帝行玺
“滇王之印”金印
篆刻兴于秦,盛于两汉,复兴于明清,成于近现代,发展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印宗秦汉”,“为吾国印学之最辉煌时期”(潘天寿语)。篆刻用材多为雕玉、刻石、铭铜、竹木等,用字为篆。清代徐坚的《印戋说》说:“今观秦、汉之印,壮如鼓剑,细若抽茧,端庄如搢笏垂绅,妍丽如春葩,坚卓如山岳,婀娜如风柳,直如挺戈,屈如拗铁,转折如脱刃、如折竹,密如棋布,疏如晨星,断如虹收,联如雁度,纵如纵鹰,收如勒马,厥状非一,其妙莫穷者,惟一片神行其间,以故能出于无法,臻于极法。”这时候的篆刻是身份、地位、权威的象征。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到唐宋时期,印章形制虽有改变,但字体仍用篆书。直到明清,篆刻最终发展成为以篆书为基础的治印之学,又被称之“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人才辈出,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一大批等艺术家,篆刻发展一派繁荣。近现代的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让篆刻兼有把玩、欣赏的艺术表达,使篆刻走近平民百姓,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文也,诗也,书也,画也,与印一也”。
米芾:米元章之印
丁敬
吴让之 学然后知不足
赵之谦《为五斗米折腰》
如此,制作一方好印,难吗?
明朝朱简认书法与刀法交融,才能成就篆刻的神品境界。其在《印章要论》中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刀法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有刀锋似锯牙癕股者,外道也。无刀锋而似铁线墨猪者,庸工也。”
周应愿《印说<游艺>》说:“琴有五不弹,印有九不刻,其揆一也。篆不配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力不余不刻、与俗子不刻、不是识者不刻、强之不刻、求之不专不刻、取义不佳者不刻。非明窗几净不刻,有不刻而后刻之,无不精也;有不弹而后弹之,无不谐也”。要求精益求精。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何以制一方神品好印呢?篆刻非一朝一夕之功,“七分篆,三分刻”也!
唐宋之前,“篆”与“刻”分工,通常是由文人和工匠合作完成。宋元以至明清,文人才实现自篆自刻,强调“印从书出”,实现制印的突破,“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朱简语)。
清人孙光祖认为制印,当先习书法。他在《篆印发微》中说,“印章之道,先识篆隶;识字之序,先其秦篆、汉隶之易者,后其古文、籀文之难者。秦篆之书,如……。古文、籀文之书,如……,考点画以知其体制,绎训诂以明其义理。字既识矣,当习书法……”
邓石如则践行“印从书出”的最杰出代表。他潜心临习《石鼓文》、《之罘刻石》、《开母石阙》、《禅国山碑》、《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篆书五年,后又临摹《史晨前后碑》、《华山碑》、《张迁碑》、《孔羡碑》等隶书三年,终成篆隶“国朝第一”的江湖地位,晚清印章鉴赏家魏锡之《吴让之印谱》论述,“若完白(即邓石如)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其在皖宗为奇品,为别帜”。自此开始,中国篆刻艺术才真正开始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故说:欲制印,先学书。
习书,是为印章的章、形、意。但学书时,亦不能忘记临印。临印即为习刀。两者不可偏废,方可登堂入室。
康熙御笔之宝
雍正御笔之宝
乾隆御笔
道光尊亲之宝
嘉庆御笔之宝
宣统御览之宝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明代王世贞阐述篆刻与书法美学观:“论印不于刀而于书,犹论字不以锋而以骨力,非无妙然。必胸中先有书法,用能迎刃而解。” 明代著名篆刻家金光在《印章论》也说:“夫刀法贵明笔意,盖运刃如运笔。”
如是,篆刻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