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往事

焦安祥

我生长在西湖镇的一个偏远山区,俗称“看山的”。想想自己一个初中生,又恰巧遇到“四人帮”横行之期间,那些在校园内强塞进的些许儿皮毛,早随着三十五年的建筑生涯,在时光搅拌机的声声轰鸣中,被抛弃到九霄云外,片瓦无存。倒不如我家的老房子——那为数极少的也是祖辈们早在洪武二十年间,咱沂蒙山区至今尚且罕见的小石头草房子,依然安详地座落在小山的前坡上。

屋子周围参天白杨树中偶尔夹杂着零零星星的几棵饱经风霜的橡树,那些数不清的栗茧给儿时的我们以无尽的乐趣。远处也有苍劲的青松,特别是东顶子上的那两棵,它们在阵阵山风的吹拂中,䩑腰迎接着每天进出田间的勤劳人:可惜有一年,被龙爪划过以后渐渐死去——据说有人不孝顺,所以闪电霹雳警示。门前那块绿悠悠的菜地下端,那座微风拂过碧波荡漾的水库中,戏游着成群的鹅鸭。林间的条条羊肠小道编织出山路十八弯,曾经洒下我们多少劳作的热汗啊。

父亲早年参加过“水利营”、“电灌站”,五八年建日照水库时更是争先恐后(父亲勤劳,到我这辈肯定也是遗传)。他到后期身体欠佳,生产队长分工照顾,干起了牧猪官。人民公社年代里,生产队饲养的猪生长期长,饲料中无任何添加剂成分,肉一入口肥而不腻,“爱国肉”七毛钱一斤,偶尔逢年过节杀头大肥猪,猪肉要按社员们的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可那猪头,猪下水等如何处理的,有办法,采取抓阄的方式来选择。叫做“吃小份”或者“上份子”,两毛钱一份。熬熟的猪肠、猪肝等用小勺子平等分成几份,连汤汁㸓进各家带来的瓷缸盆中。一路小跑还要顾及着汤勿洒掉,那个年代肚子里缺少油水啊。回到家中炖上一锅大白菜,放点粉条,木柴一烧,揭开锅盖香气扑鼻,每人饭碗中顶多分到几小块猪下水,拉拉馋犒劳一下肠胃。曾记得有次大哥端着空缸盆哭泣着进门,也许没抓到阄气的,也许是馋的,气头上反正当时我不敢问,怕他打我。

农闲时父亲种植的蔬菜,象头刀子韭菜、小芽葱等,逢响水集了,仔细用浸湿的稻草捆成一个个小扎,装进用腊条编织的大篓子里,我推着车子,父亲提杆称到集上出售,半天下来兜里满满的毛票、分币。数数足有十二块五毛。天晌了,父亲从怀里掏出地瓜干煎饼,买了两毛钱的狗肉冻,香喷喷来了个细嚼慢咽,那个香呀!

当时公社里提倡栽种黄烟,俺们叫“旱烟”,一垄垄的烟苗成荫后,会有许多烟虫子爬到烟叶上偷吃,不能用药多釆取手工摘除。割下的烟叶子带着烟筋,为了能卖个好价钱,清晨早起“放露水”增加暗深色。82年和父亲挑着旱烟赶涛雒集,头天下午到大队里开好证明信,抄小路去范家村夜宿,炕上的虱子到处乱蹦,爬到身上好烦人呢。第二天起早到涛雒集上,一块八毛钱一斤无人问津,还白搭进了五毛钱的“落地税”(地滩费)。烟没卖出毫不甘心,沿着204国道公路走,当伏天的辛苦至今记忆犹新:爷两个头戴苇笠,肩挑担子,脚蹬“日照凉鞋”(用车外胎钉制而成,耐磨耐穿就是太土气,当时书记去青岛办事,后面跟随着四五个人开眼界)!全身汗流夹背气喘吁吁,额头上汗水时刻流到眼角里。那年没有柏油路面,全部沙土路,从涛雒到百货大楼,再到现在的大润发(当时玻璃厂),走啊走啊,先不说肩上担子重与轻,仅脚汗沾上沙粒子,脚底下发麻起泡足够难受疼痛的。遇见路边有水坑处,管它干净不干净,摆摆脚汗继续前行。问问父亲全路程,下午到傍晚步行了八十多里!我的天,现在可是开车都嫌累啊!

过年了,孩提时代蹦跳着放鞭炮、穿新衣。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手提马灯,从每家每户燃放过的烟花爆竹地面上,逐个专拣“夹信”的雷子,有撕破皮把里面的明药装置到小瓷瓶里,留着放火枪的、也有的照中间拦腰折断,留下两公分的距离对头点燃,“老妈妈呲老汉”放“曲”的。除夕夜里我偷偷从鞭上摘下个雷子放在手里,生怕父亲发现了挨揍,把信子放煤油灯上烧去半截,想要用两指掐灭它,可是哪能呢!“砰”地一声,火药信子的燃烧速度太快了,灯被炸灭了,右手心被炸出泡、炸出血。吃水饺不敢动筷子,用左手抓着吃完的。母亲总是告诫我们说,过年不能乱说话——那年演《李二嫂改嫁》,都怪我一高兴唱了句“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真的很灵验,以后除夕夜里再没说过不吉利的话——当晚母亲用白面粉调成糊状敷上包扎,不几天就痊愈了。母亲总是分给姊妹四个每人两毛钱的押腰钱,晩上临睡前玩着玩着塞进了被子里,初一找不到,挨了个巴掌呢。哥哥和我每人一盒九分钱的葵花烟,说留着分给大人们。到我搞对象那年,买点五毛二分一盒的云门香烟,不带过滤嘴的。87年去西湖中学给三弟拿入学通知书时,捎上两盒青州烟,一块三毛钱一盒的过滤嘴,校长惊㤉地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

母亲给姥姥封好的点心,用包装纸加上小方块红纸,纸镊子捆着的那种,藏到麦子缸里。我倒是个偷馋能手,无论母亲藏在哪里,我总是会找到的。看看偷吃剩下的不多了,不便拿出门时,没办法母亲自然“赏赐”于我了!放了学回家饿得慌,要么花生油撒上盐粒子卷煎饼,要么香几板上62度的高梁大曲揭开盖子猛灌一口。(时至今日这酒仍是不太好戒呢)。

往事如烟,沉淀欢愉。

那些美好的回忆,留给我们的有遗憾有奋进,有传承有启迪;夜深人静时回想一番,亦是别有一番情趣。好了,不再多想,应该抓紧熄灯休息,明天还要上班早起,继续去建设大爱官山呢。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赛事进行中,

(0)

相关推荐

  • 【年选征文.散文】端木家红||往事并不如烟·母亲篇

    审核 /编辑:肖龙                           总第423期 往事并不如烟·母亲篇 文/端木家红 光阴易逝,世事变迁.一些过往会烟消云散,但仍会有一些被深深地埋于心底.一个偶然 ...

  • 新人李忆安:如烟往事

    回忆似风,过往如烟 --忆安 一个不好的消息,让我和哥哥回到了那个不愿提起却又时常想起的乡村.那天天气预报是晴天,但没有一点阳光,我们从那棵老槐树下出发,一路走着,看着,想着,不放过每一寸回忆-- 刚 ...

  • 张运东:交粮往事 | 就读这篇

    交粮往事 张运东 如今农村孩子,想必大多已不知交公粮是咋回事了.简言之,就是当时农民按照国家政策,义务上缴粮食. 赣东北老家山多田少,受南方土壤及气候局限,祖祖辈辈皆以栽种水稻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

  • 老照片·往事如烟 | 张建新:我的父亲母亲

    老照片·往事如烟 大约是只有人到中年,才能认识到压根没有什么远方,最远的远方竟然是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文/图 | 张建新 大约是只有人到中年,才能认识到压根没有什么远方,最远的远方竟然是父亲和 ...

  • 阴影

    那条狗装腔作势又来我家,父亲显然很害怕他,恭敬地把他唤进屋里,连忙拿出家中的那把古藤椅让他坐.这把古藤椅是奶奶留下的,父亲很喜欢它,一向把它珍藏在自己的房间里,从来不让其他人坐,今天却例外,因为毕竟来 ...

  • 【温柔雨丝】| 施正义作品:乡村往事之一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每当听到这首台湾校园歌曲,我不禁想起三十年前还是少年的我和伙伴们冒着酷暑到田间捉泥鳅的情景. 家在浙南,水田甚多.盛夏时节,正午 ...

  • 舌尖上的乡村往事

    舌尖上的乡村往事 朋友在闹市区新开了一家饭店,取了一个非常喜庆的名字--兴隆柴火,寓意事业兴隆之意,但核心在"柴火"二字,别开生面的土灶烧饭.正宗的茶油炒土鸡,旨在通过舌尖上的美味 ...

  • 印记||(张先伦)背桶背篼演绎的乡村往事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背上的山村往事 文/张先伦 我的老家在雪山关下,属于典型的山村,这里的人过去背东西的用具主要有木制的背桶和竹编的背箩两类. 因为杉木相对于其他木材更 ...

  • 向雨农丨《乡村往事》12

    <乡村往事>12 作者:向雨农 第二十一集 待我醒来时,已经躺在覃老先生的床上了.此刻我浑身疼痛难忍,一点都动弹不得.我的脑壳里面还在嗡嗡的鸣响,脖颈也肿胀疼痛.想说话也说不出来,只剩下这 ...

  • 向雨农(签约作家)丨《乡村往事》11

    <乡村往事>11 作者:向雨农(签约作家) 第十九集 三个月后,我身体恢复得很好.好了以后就整天跟在姚团长身前身后转来转去,感觉一点都不累.只要有空闲的时候,姚团长就教我读书识字.有时也给 ...

  • 向雨农丨《乡村往事》11

    <乡村往事>11 作者:向雨农 第十七集 早饭过后,杨队长一声令下,保安队的人就把几十个壮丁的手绑了起来.他们这样做是防止这些壮丁在路上逃跑.不一会儿,第一排的士兵押着这些壮丁就要上路了. ...

  • 向雨农丨《乡村往事》10

    <乡村往事>10 作者:向雨农(签约作家) 第十二集 我兄弟俩直奔深山老林而去.哥哥说:二弟呀!咱俩在外举目无亲,这要逃往何处去啊?我说:哥呀!你还记不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到咱家化缘的那个和尚 ...

  • 向雨农(签约作家)丨《乡村往事》8

    <乡村往事>8 作者:向雨农(签约作家) 第八集 两个警察把假彭麻子押上台后,用脚在他的左右膝关节处狠狠的踢了一脚,假彭麻子就扑嗵一声跪到在台子上了.这时台下的百姓群情激愤,纷纷高声喊道: ...

  • 向雨农(签约作家)丨《乡村往事》7

    <乡村往事>7 作者:向雨农(签约作家) 第七集 咱爹爹死了以后,那时我已经有十八岁了.后来由于刻苦努力的读书,最终考中了秀才.那时晚清皇帝宣统诏书天下,取消科举考试.没有办法在考举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