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 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寄生草、茑木、冰粉树。
〔来 源〕 为桑寄生科桑寄生属植物桑寄生Loranthus Parasiticus(L.)Merr、毛叶桑寄生Loranthus yadoriki Sicb、 和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的带叶茎枝。
〔成 分〕 桑寄生的茎枝含萹蓄甙、槲皮素、并含齐墩果醇酸、β-榄香精、不旋肌醇、栎精等。
槲寄生茎、叶含齐墩果酸、β-树枝醇、内消旋肌醇、黄酮类化合物,尚分离出蛇麻醇、β-谷甾醇及一种黄酮甙。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补肝肾健筋骨:桑寄生为补肝肾、健筋骨的止痛药。 《神农本草经》: “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日华子本草》: “助筋骨,益血脉”。 《医林纂要》: “坚肾泻火”。
2.除风湿通经络:桑寄生又有除风湿及通经络作用。 《滇南本草》:“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 《本草蒙筌》: “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3.养血安胎:桑寄生有养血安胎作用。《名医别录》: “主金疮,去痹, 女子崩中, 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本草再新》 “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二、近代研究
以上几种寄生,药理作用有所差别:
1.降压作用:动物试验证明以上几种寄生皆有降低血压作用。以槲寄生和柿寄生(毛叶桑寄生)效果较好〔1~5〕。
2.利尿作用:动物试验证明,桑寄生提出的萹蓄甙有利尿作用〔6〕。
3.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试验证明,在正常波动和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桑寄生(冲剂)均有舒张冠状血管作用,并能对抗垂体后叶激素,对心肌收缩力则为先抑制后增加〔6 〕。
4.抗病毒作用:桑寄生煎剂在体外(猴肾单层上皮细胞培养)对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与药物直接接触一小时内,即被抑制,可能是直接灭活作用〔7〕。
5.抑菌作用:桑寄生在试管内能抑制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8〕。
6.镇静作用:桑寄生对小白鼠因注射咖啡因引起的兴奋有镇静作用〔9〕。
〔性 味〕苦,平。归肝、肾经。
〔功 效〕补肝肾,健筋骨,除风湿,活血脉,安胎。
〔主 治〕风湿痹痛,腰背酸痛,脚膝萎软,偏枯,四肢麻木,脚气,眩晕,胎动不安,胎漏,产后乳少等。
〔临床应用〕
1.腰膝疼痛:寄生为补肾祛风除湿药,对肝肾亏损,久患风湿而证见腰背酸痛,脚膝无力,筋骨软弱者有效。类似于因风湿所致的腰腿疼痛、腰肌劳损及慢性肾炎等所致的腰痛,常配伍独活、当归、熟地、芍药、杜仲、牛膝、细辛等祛风湿、补肝肾、健筋骨药用,方例《独活寄生汤》、 《桑寄生汤》。
2.胎动胎漏:孕妇胎动不安或妊娠出血,腰背酸疼或腹痛,类似于先兆流产。常配伍当归、续断、阿膠、白术、茯苓、人参等补肝肾,养血安胎药用。 方例《桑寄生散》。此外,可入复方中治疗“子淋”及产后乳少等。
3.眩晕胸痹:眩晕多指高血压之肝肾亏损证。单用寄生煎服有效,也可配伍天麻、钩藤、杜仲、牛膝、夏枯草等,方例《桑寄生煎》、 《天麻钩藤饮》 (方见天麻)。近年来用治胸痹心痛,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多制成冲剂服,每包相当于生药40克。
4.水肿下痢:桑寄生可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者,多入复方中用。古方用治下痢脓血而无寒热者,常配伍防风、川芎等,方例《寄生散》。此外,尚可用治便血及痈肿等。
〔用 量〕15~30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或酒炒后用。
〔附 方〕
1.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生地黄、芍药、桂枝、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甘草。
2.桑寄生汤(验方):桑寄生、牛膝、木瓜、五加皮、独活、当归、秦艽。
3.桑寄生散(《证治准绳》): 寄生、当归、川芎、续断、阿膠、香附子、茯神、白术、甘草、人参。
4.桑寄生煎(验方):桑寄生、 夏枯草、烯莶草、牛膝、玄参、杜仲、黄芩。
5.寄生散(《杨氏护命方》):桑寄生,川芎、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