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赞第九

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昔帝喾之世,成墨为颂,以歌九韶。自商已下,文理允备。夫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四方谓之雅,容告神明谓之颂。风雅序人,事兼变正;颂主告神,义必纯美。鲁国以公旦次编,商人以前王追录,斯乃宗庙之正歌,非宴飨之常咏也。时迈一篇,周公所制,哲人之颂,规式存焉。夫民各有心,勿壅惟口。晋舆之称原田,鲁民之刺裘革,直言不咏,短辞以讽,丘明子高,并谍为诵,斯则野诵之变体,浸被乎人事矣。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
《诗经》“四始”的诗理到达了极致,而“颂”在“四始”中居处在最后一项。“颂”的意思就是形容状貌,通过形容状貌来赞美盛大功德。从前帝喾的时候,咸黑曾作颂扬功业的《九招》等。从《诗经·商颂》以后,“颂”的写作方法就已成熟完备了。教化能够感化一诸侯国的诗歌叫做风,能够影响到全国风化的诗歌叫做雅,能够通过形容状貌来赞美当代盛德功业、禀告神明的诗歌叫做颂。“风”和“雅”的诗歌是写人叙事的,所以有“正风”、“正雅”、“变风”“变雅”。“颂”是用来禀告神明的,所以说的内容必须纯正美好。鲁国因为周公姬旦享有天子之礼,所以有《鲁颂》;宋人追录了祭祀他们祖先前王的颂歌而有《商颂》。这些都是宗庙祭祀用的雅正的颂歌,不是宴会上常用的吟咏。《诗经·周颂·时迈》这一篇颂,是周公姬旦所作的。这篇贤人写成的颂,为颂的写作留下了典范。老百姓都各有自己的心思想法,不能去堵塞他们的嘴巴。春秋时,晋国的民众用“原田每每”来赞美晋国的军队,鲁国的百姓用“麛裘而革”来讽刺孔子,都是直说出来,并不咏唱,而用简短的辞语来进行讽刺,左丘明和孔顺叫它们为诵。这些都是有了变化的不正规的颂,颂已从原来的祭神渐渐用于人间的事情。到了屈原的《橘颂》,它内容和文采都很美好,它事物的类比和深刻的寓意,又延伸到细小的物品了。
至于秦政刻文,爰颂其德;汉之惠景,亦有述容:沿世并作,相继于时矣。若夫子云之表充国,孟坚之序戴侯,武仲之美显宗,史岑之述熹后;或拟清庙,或范駉那,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容,典章一也。至于班傅之北征西征,变为序引,岂不褒过而谬体哉!马融之广成上林,雅而似赋,何弄文而失质乎?又崔瑗文学,蔡邕樊渠,并致美于序,而简约乎篇。挚虞品藻,颇为精核;至云杂以风雅,而不辨旨趣,徒张虚论,有似黄白之伪说矣。及魏晋杂颂,鲜有出辙。陈思所缀,以皇子为标;陆机积篇,惟功臣最显: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
至于秦始皇时代的石刻,都是为了歌颂他的功德。西汉的孝惠帝、孝景帝时代,也有描绘形容的颂诗。所以各世都有颂的制作,一代一代的相继发展流传下来了。至于扬雄歌颂表彰赵充国的颂诗,班固作的《安丰戴侯颂》,傅毅赞美汉孝明帝的功德的《显宗颂》,史岑作的《和熹邓后颂》,有的摹拟的《诗经·周颂·清庙》,有的学习《诗经·鲁颂》《商颂·那》,这些作品虽然深浅不同,详略各异,但是它们褒扬功德,显示其德容,其基本法则是一致的。至于班固、傅毅的《车骑将军窦北征颂》《西征颂》,就把颂变成了长篇的散文,岂不是褒扬过分而使违反了颂的正常体制了吗?马融的《广成颂》《上林颂》,有颂的用意却写得很像赋,为什么玩弄文墨而又失去了颂这一文体的特点呢?还有崔瑗的《南阳文学颂》,蔡邕的《京兆樊惠渠颂》,它们都是序写得很漂亮,而精简了颂的篇幅。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对颂这一文章体裁的品评,颇为精湛,能够抓住它的要点。可是在谈到汉代的颂时,他却说又杂有风和雅的思想内容,而不弄清根本意义,这只不过是徒张虚势的议论,和古代白坚黄韧那样虚伪诡辩的谬论差不多。到了魏晋时代的杂颂,少有跳出旧有的套路的。陈思王曹植的作品,以《皇太子生颂》为代表;陆机的作品,只有《汉高祖功臣颂》最显著。但是,它们把褒扬和贬抑混杂在一起,那是魏晋时期颂体已经有所变化后的作品了。
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虽纤曲巧致,与情而变,其大体所底,如斯而已。
颂的写作,本来是讲究内容典雅,文辞美懿。虽然描写铺陈有些像赋,但不像赋那样陷入华丽侈艳的地步;恭敬严肃得就像“铭”,但又和“铭”的规劝警诫意义有差异。它的写作应该雍容舒展地铺陈辞藻,气势磅礴地树立义理,虽然也要讲究纤细精巧、婉曲尽致,但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颂的写作,大概情况就是这样了。
赞者,明也,助也。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扬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及迁史固书,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亦同其名;而仲治流别,谬称为述,失之远矣。及景纯注雅,动植必赞,义兼美恶,亦犹颂之变耳。然本其为义,事生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言于四字之句,盘桓乎数韵之辞。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此其体也。发源虽远,而致用盖寡,大抵所归,其颂家之细条乎!
“赞”的意思就是说明、帮助的意思。相传从前虞舜的祭祀,很重视乐官的赞语,因为它是唱颂歌之前作说明的辞句。至于益帮助大禹时说的话,伊陟向巫咸作的说明,都是用强硬的措词来说明事理,加强语气来帮助言词。所以,汉代设置了鸿胪官,他在各种典礼上的大声传呼指挥人们歌唱行礼的话就是赞辞,这些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口头的赞语。到了司马相如进行写作,才在《荆轲论》中对荆轲加以赞颂,接着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便借赞辞来进行褒扬和贬抑:那是用简要的文字加以总结,用颂的体裁加以议论。还有《史记》和《汉书》的最后,各有一篇《太史公自序》和《叙传》,都是全书的总评,也和“赞”的名称是相同的。可是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看到《汉书叙传》里不说“作”而说“述”,便错误地称班固的《汉书叙传》为《汉书述》,那就差得太远了!到了郭璞注释《尔雅》,作《尔雅图赞》,无论是动植物都要写赞辞,内容上赞扬与批评都兼而有之。这和前面讲的魏晋时代的颂有变体一样,也是赞体发生变化之后的作品。从赞本来的意义来看,它产生于对事物的嘉奖赞叹人,所以古来赞这种文体的篇幅就很短小,必须是由四言的句子所构成,大约在一二十句左右,简明扼要地讲完内容,清楚明白地终结全文。这就是赞这一文体的写作要点。赞的产生虽然很悠久,但是实际运用中却不多,从它的大致趋向和归属看,它该算是“颂”的一个支派。
赞曰:容体底颂,勋业垂赞。镂影摛声,文理有烂。年积愈远,音徽如旦。降及品物,炫辞作玩。
总结:
形容盛德致以歌颂,
评述功业写篇论赞。
刻镂形影啊组成声韵,
那文采情理光辉灿烂。
古代的事迹虽说年代久远,
但那美好的颂赞却像清晨那样清新。
后来用赞辞品评动物植物,
往往是炫耀辞藻做文字游戏。
(0)

相关推荐

  • 【《文心雕龙》释意】(九)颂与赞的异同

    第九章 颂与赞的异同(颂赞第九) 关于<诗经>的"四始",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其按照创作风格的分类法,并被视为国内诗歌分类的始创,即"风.小雅.大雅.颂&q ...

  • 《直达云霄的哀思与颂赞》——致袁隆平袁老 张德红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黄色预警里高原狂风 搅扰零落凌乱的心 立夏无夏还冷让南方人们羡慕 心怀隐藏不了冷曦中的哀思 袁老离去九日 但有道不尽的哀思说不 ...

  • 文心雕龙草书集字书法,颂赞 选句二

    文心雕龙?颂赞 选句二 原文:然本其为义,事在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言于四字之句,盘桓乎数韵之词.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此其体也.发源虽远,而致用盖寡,大抵所归,其颂家之细条乎! 大意: ...

  • 文心雕龙?草书集字书法:颂赞 选句一

    文心雕龙?颂赞 选句 原文:原夫颂惟典懿,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虽纤巧曲致,与情而变,其大体所底,如斯而已. 大意:颂的写作,本来是讲究 ...

  • 原创|八一颂赞-冲上云霄作品欢迎品鉴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八一颂赞 作者/冲上云霄 编审/天美五星 八一颂赞 作者/冲上云霄(李丽) - 遥望历史的长廊 聆听历史的声音 翻开军旅的篇章 无数 ...

  • 江花(北京)颂赞元宵节诗歌六首

    七绝六首·颂赞元宵节 江花(北京) (一) 元宵佳节喜连天, 狮舞龙腾夜难眠. 高挂彩灯邀皓月, 汤圆一碗欲馋涎. (二) 正月花灯十五全, 秧歌街舞乐翩跹. 元宵争着莲船看, 宝马香车喜相连. (三 ...

  • 【文本+音频】鲁达基之《颂赞君王并说服他返回布哈拉》

    2018年4月3日,(杜尚别,夏冉)萨曼王朝纳赛尔国王在位的时候,有一年,国王外出旅行久久不归,荒废朝政.当时布哈拉是萨曼王朝的首都,在长期国王不理朝政的情况下,国家主权也岌岌可危.朝廷大臣的各种规劝 ...

  • 《文心雕龙》卷9颂赞诗解1颂者形容美德告神显容

    <文心雕龙>卷9颂赞诗解1颂者形容美德告神显容 题文诗: 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以美盛德, 而述形容.昔帝喾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 自商以下,文理允备.化偃一国,谓之曰风, 风正 ...

  • 《文心雕龙》卷9颂赞诗解2容德底颂勋业垂赞

    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原夫不入, 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又异乎,规戒之域. 揄扬发藻,汪洋树义.纤曲巧致,与情而变. 大体所底,如斯而已.颂也表情,达意非奢, 非赋非铭.赞者明也,亦即助也.虞 ...

  • 《颂赞情满乡亲乡情》小记又来陕西周至乡下的日子 三首 张德红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1.<颂赞情满乡亲乡情> --小记又来陕西周至乡下的日子 外两首 张德红 满眼望去 垂满枝头零落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