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和爸有啥区别?将字拆开才看明白,怪不得古人称父亲为爹爹

如果有人问你,爹和爸有啥区别,想必不少人都会一时语塞,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或许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小时候还在称呼父亲为爹,反正到了20世纪以后,我就再也没听过有人称呼父亲为爹了。现在的小孩子对于父亲统一称呼为“爸爸”。

那么“爸爸”这个称呼好在哪里了,为啥成为了父亲的主流称呼?爹的称呼怎么就“不香”了?

代表父亲的几个称呼

对于父亲这个称谓,甲骨文中以“父”字表达,以手持棍棒之形象征父亲。古语有云“棍棒之下出孝子”,而父亲也承担起管教孩子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孩子要是成不了才,第一需要责怪的便是父亲。

除此之外,自从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以来,父亲对于一个家庭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制度下,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发达,就主要看父亲是不是能干。

可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父亲要承担的角色并没有改变太多,但父亲的称呼却在一直变化当中。

有的地方直接称呼父亲,也有的地方称呼父亲为“翁”,在《广雅·释亲》中记载:翁、公、叟、爸、爹,父也。

也就是说,上面的这几个字,都有父亲的含义,甚至还有人称呼父亲为老爷子……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爹拆字为父和多

爹字一拆,让人有点脊背发凉。爹是由父+多来组成。解释之一便是父亲有多个子女,在古代,三个以上泛指多个。

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说,只有生育了超过3个以上的子女,才配被孩子叫爹。因此,在古代,准确能被叫爹的人,至少也有三个以上的子女。

或许有人会说我在胡说八道,那只有一个孩子的人,人孩子也在叫爹。那是因为人们对于“爹”这个词并没有作太多的限定。

兄弟姐妹多的人叫父亲为爹,是名副其实的爹。独生子女或者兄弟姐妹两个叫爹代表一种美好的憧憬,即古人所憧憬的“多子多福”之意。

这种方式想必大家都能够理解,你比如那些没有儿子的家庭,往往给女儿起名为“领弟”,也是出于这种美好的憧憬。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但并不是很主流,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解释二便是指的有多个父亲;当然,亲生父亲只有一个,怎么可能会有多个呢?

这段历史还要追溯到母系社会,当时女性承担社会的主要责任,男性只不过是作为家庭的添头,承担警戒或者生育任务。

在当时,并不是一夫妻制度,孩子出生之后,多只知道有母而不知道具体的父亲是谁,因此便有了多父之说。

网络名词“喜当爹”为啥不是“喜当爸”,想必这么一解释,就都懂了吧。

爸拆字为父和巴

爸由父和巴组成,父当然就代表父亲了,而巴在古代原本指的是巨蛇,根据“蛇张大嘴巴想吃东西”的表象引申出“巴望与盼望”的意思。

指的是子女们对于父亲的一种殷切的期望,即盼望着父亲能够将他们抚养长大。爸字的出现已经有了1700多年的历史,而“爸爸”这个称谓出现在满清时期。

在清朝时期,他们大量使用叠词,从而出现了“爸爸”这一称谓。在影视作品中,光绪帝就曾称呼慈禧太后为“皇爸爸”。

而“爸”多指男性,于是“爸爸”这个词也就慢慢普及,成为了父亲的代名词。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在晚清时期,坊间称呼“爹”的还要多于叫“爸爸”的,可令人没想到的是,短短一百来年,“爸爸”这个词竟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

后记

爹也好,爸爸也好,说到最后指的还都是父亲。如今的社会潮流之下,叫“爸爸”显得更亲切,也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如果叫“爹”,本能的还是想起在古代社会,子女面对的是高高在上的“爹”,而不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和蔼可亲的“爸爸”。

那么基于这个层面考虑,还是叫“爸爸”更符合当今社会的潮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