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培 | 农家“竖笛”吹火筒

农家“竖笛”吹火筒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清晨,吹火筒是乡村的集结号,家家户户的吹火筒一吹,烟囱里的炊烟即袅袅升起,鸡鸣了,狗叫了,朝霞飞起来了,晨雾被搅动起来了,原本沉寂的空气活泛起来了,一天生活的大幕徐徐拉开了。

日前,我的学生们登台表演竖笛合奏。那浑厚、壮阔、低徊的天籁之音,将我带进了小桥流水田园人家的静谧乡村。我突然想起,农人们也曾经吹过竖笛一样的竹管,那好像叫做吹火筒。
过去农村都用土灶烧饭炒菜,烧的尽是麦秸、稻草、高粱杆等杂草。农村人都知道,灶膛口放着火叉、火钳、吹火筒三件宝,添柴烧火少不了。吹火筒其实就是一截竹筒,长二尺左右,直径约一寸半,最后一个竹节用铁钉钻出一粒黄豆大的小孔,其余几节竹节巴全部打通,以便通气。当灶膛里的柴草突然熄灭,浓烟就汹涌而出,这时如果用嘴直接凑近柴草吹气助燃,往往火苗轰然而起,人若躲避不及,就会烧焦头发,甚至烧伤头皮,脸上也会被浓烟熏黑,染成大花脸。而借助吹火筒,就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吹气时,只要拿起吹火筒,将吹火筒的出气小孔对准柴草下方的余烬,鼓起嘴巴用力从进气口吹进空气,柴草就会重新燃烧起来,而人与火苗隔着一根吹火筒的距离,自然安然无恙。
为了形容那些办事不灵巧、不通诀窍的人,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是说擀面杖与吹火筒外形相似,但中间无孔,不能通气,因此不能用来吹火。可见,做人办事,“窍”很重要,无怪乎,“窍”字下面,有一个“巧”字,即“窍”能生巧之意也。与此相类似,藕有孔,而山芋无孔,乡民们总认为多吃藕,能够开窍,山芋吃多了,则难以开窍,于是父母常劝孩子多吃藕,少吃山芋,其爱子之心可窥一斑。
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吹火筒有吹火筒的用处,擀面杖有擀面杖的用处,无关乎“窍”。藕有藕的营养,山芋有山芋的营养,无关乎“孔”。尝闻“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可见,宝物用错了地方即成为废物,人尽其才即为有用之才,物尽其用即为有用之物,如此而已。
吹火筒起源于何时,确实很难考究,老人们也说不清,总是含糊其辞地说,历朝历代,老祖宗就是如此吹火,恐怕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了吧。可见人的智慧往往来源于实践,那时的人大概没有学过化学吧,也不知道氧气助燃的道理吧。但实践出经验,用心出智慧,吹火筒便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家的吹火筒,到了我们这一代,表面已经丝毫看不出曾经有过竹青的色彩,全然变成了古铜色,滑溜溜光亮亮的,可惜出气口附近皆成黑色,最顶端好像已经碳化,且有缺损,可见年龄不小了。但用起来挺顺手,拿起来除了亲切感,还有厚重感,即刻让人体悟到民以食为天的现实与平凡。
清晨,吹火筒是乡村的集结号,家家户户的吹火筒一吹,烟囱里的炊烟即袅袅升起,鸡鸣了,狗叫了,朝霞飞起来了,晨雾被搅动起来了,原本沉寂的空气活泛起来了,一天生活的大幕徐徐拉开了。紧接着,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眼睛拉拽着老牛走向草坡,大姑娘小媳妇们齐集小河边梳洗嬉闹,老奶奶锅上锅下地忙个不停,老大爷们叼着烟斗,稻花香里说丰年……这幅原生态的乡村晨景图,出现在一代又一代游子的思乡梦境中,让千里万里之外的他乡之客挣不脱这醉人场景的羁绊,怎么也走不出家乡的烟火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千百年来与老百姓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吹火筒终究敌不过岁月的冲刷,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走进了民俗博物馆。然而我们这一代人,闲暇之时,还常常想起曾与我们日日相伴的吹火筒当年的神采与风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