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图文并茂,带你嗨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月十四蛴蟆节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首先来一张镇楼图。这是十分热火的正月十四蛴蟆节场面。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春节止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吃过,就该恢复正常生活了。
而对于南充西路(国道318线以西,主要包含西兴、礼乐、龙蟠、集凤、积善、三会、金宝、龙泉、七宝寺等乡镇)来讲,正月十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
正月十四,才是春节的高潮!
整个活动的参与,完全免费!
蛴蟆灯,可以在现场购买,大约5元钱一个,顺便拉动当地GDP。
还可以弄到价廉物美的土特产,比如鸡蛋、红薯、苕粉之类,绝对巴适。
停车不收费,吃饭各种便宜。
勤劳朴实的南充西路人民,还没有学会宰客、没有学会骗人,大家尽管放心。
此处简单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据说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南充西路爆发一场大规模瘟疫,许多孩童都在这场瘟疫中夭折,村民痛苦不堪。后经一个神秘的高人指点,才知道是由于的蛙神没有得到人们的祭祀,大为震怒,才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降此瘟疫。于此受到高人指点后的人们每到农历正月十四便兴起了这祭祀“蛙神”的“蛴蟆节”,以此来祈求上天保佑村里的孩子平平安安。年复一年,瘟疫果然不再来临,但这拜祭“蛙神”的“蛴蟆节”却也从此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重点内容是:嘉陵区西路,每年都会举办蛴蟆节。几百年来,一直是民间自发组织,而近年来,得到了官方助推,十分的高端、上规模、上档次。
今年,
蛴蟆节民俗活动
将于2019年正月十四在三会镇盛大举行
①先说下交通咋去
这个方案是从嘉陵区政府出发,沿着318线走,大约车程70分钟,60公里。路况不错,国道是8米的,村道是4.5米的。平常跑得飞叉叉的没问题,但过节过,车子有点多,还是稳到点比较好。
当然,也可以走高速。
这个方案需要57分钟,顺便去西充绕一圈,路程60公里,过路费38块大洋。
当然,高速还可以从遂宁蓬溪过去。懒得配图,导航晓得。路程差不多,路费只要13块。
②说下到了现场咋安顿
现在经济发展太快,车辆暴多,人暴多,大家都怕出去打挤。
这是小编前几年去参加的蛴蟆节既视感(中间那个是我),大家随意感受下:
不过,这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停车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改善。
在离三会镇场镇100米距离内设有4处停车场,提供约1500个车位,靠近场镇道路均设为单向通行,可在指定路段单边停车。现场有警察叔叔执勤,一定要服从指挥。
③现场到底可以耍啥子
旅游嘛,耍好,这个是重点。
最重要的耍法,就是参与制作蛴蟆灯。
每年这天,从早晨开始,人们便为晚上的祭祀活动忙碌开了。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扎“蛴蟆灯”。上山砍来一根根和家里孩子身高差不多高的竹子,将竹子的一头敲破,拿一个用竹子编成的圆圈,将敲破的的竹子一端撑圆,用篾条扎实,外面再糊上一圈白纸或红纸,就形成一个灯笼的样子,留一个点灯和透气的小门洞,接着在灯笼底部竹筒里压上软泥,在软泥上插上蜡烛,就成为了一只装满人们祈求平安、消灾避难的“蛴蟆灯”。也有用柏树皮包上腊肉梗浇上油做成的火把,因为点燃后腊肉梗上熔化的油容易烫伤皮肤,所以大多数都是使用由竹子和纸做的灯笼。
如果懒得做,就可以围观和参加各种活动。
④现场可以吃啥子
首先说好,到乡下旅游,不要想那些海鲜大餐,必须考虑小吃!小吃!小吃!
凉粉可以有,十分便宜,几块钱而已。
锅盔凉粉可以有,一套不超过5块钱。
土豪吃法,锅盔夹卤肉,比较奢靡了,十元以上,大手笔!
这个菜是必须来一份的,米豆腐腊肉。正宗南充小吃,外地无。
烤串这种硬菜,当然也是必须的哈!
此外,还有汤圆、饺子、泡面。这些东西和全国各地区别不大,懒得上图。
⑤蛴蟆节重头戏咋耍
对,必须到晚上,夜生活才开始。
晚饭后,天刚擦黑,家家户户的“蛴蟆灯”便陆续亮起来。这时候,鞭炮齐鸣,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举着“蛴蟆灯”、甩着火把聚集到一起。人们将手中的整只“蛴蟆灯”点燃,将手中的火把抡圆,一边欢唱着“十四节,送蛴蟆……”,一边将手中燃得旺旺的“蛴蟆灯”扔进河中或者插在水里,就这样,瘟疫就被赶走了,人们又可以过上平安的一年。在人们心中,“蛴蟆节”已经不单单是为孩子们祈求平安,更多的则是把五谷丰登、幸福健康都藏在了这小小的灯盏中,让它带着人们的期盼飘向远方。
送完“蛴蟆灯”回家,小孩就在大人的带领下,三五成群来到屋后竹林,每人选一根嫩竹,一边双手用力摇,一边唱着童谣: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嫩竹长,我也长。我跟嫩竹一起长……还要比谁选的竹子高,谁摇得最好。嫩竹稍随着剧烈的摇晃,在空中啪啪作响,那声音犹如鞭子划破空气,尖锐而又清脆。摇嫩竹必须选没有断尖的嫩竹,越高越好,小孩子才长得高。
此处有重点:
如果怕人多太挤,也可以不去三会镇。
较近的地方,比如龙蟠、集凤、金宝等,交通十分方便,一般不堵车。
耍法完全一样,气氛完全一致。
而且还可以看见原汁原味、原生态、超自然的蛴蟆节民俗活动。
儿歌不断,是这样唱的:
十四夜,送蛴蟆儿,
蛴蟆儿公,蛴蟆儿婆,
把你蛴蟆儿送下河;
下面上好图!嗨翻全场
仔细看,此图有亮点……
为了体现文学青年的装逼品格,此处适宜赋诗一首:
正月十四
忆昔明清更替日,战乱疫病扰太平
上元前夕百家兴,斫竹为笼送瘟神
寄望康健童谣令,半入清晖半入云
最是一年春好景,红灯散作满河星
汉赋体来一首(作者杨婷)
黯黯蛴蟆,汇于砠下,斫竹山林兮,坻外为家。
趯趯蛴蟆,集于沼洼,执灯踵肩兮,沚边是崖。
蛰蛰蛴蟆,聚于篱笆,夙夜不寐兮,野水成榻。
元宵未值,瘟横前夕。男女齐邀兮,振聩道跻。
携老扶弱,幼童如织。遐迩皆至兮,祈福如一。
旻空如烨,田土如焚。心之所往兮,国安邦济!
顺手再来一篇史上蛴蟆节的第一篇辞赋:
蛴蟆节赋
孟春岁首,瑞风清清,月圆十四,玉盘茕茕。良宵既到,炮竹振振,华盏初夜,波光粼粼。秧歌先闹,高跷后行,长龙共舞,小儿牵灯。美酒通烛,月光辉映,别开生面,西路独盛。
缘起明末西川,疫瘴横生;可怜清初中蜀,战乱频增。但看民生水火,亡消殆尽;何忍故土难离,悲戚在心。幸遇高人指点,意瞩迷津;原因奉献惰怠,天降瘟灵。遣派灾星下凡,蛴蟆托身;百姓需以奉祀,敬送蛙神。
初为祭祀,时久而成仪礼;继代传承,如今更为节庆。桃符吉祥,又见屠苏芳醇;瑞雪嘉兆,运际谷黍丰登。是日晨起,遣童斫竹山林;选材端直,但需一年新生。锤节作笼,圈篾扎牢为身;均分固守,篾丝缠绕当绳。红纸覆罩,辅以浆糊黏亲;黄泥垫底,截取蜡炬成芯。留口通风,垂纸半张作门;靠墙风干,只待日落黄昏。华光初上,老少相邀汇集;祈福人流,接踵摩肩而行。形有百态,竞相争奇斗艳;送灯入水,虔诚清醮众灵。
童谣念念,余响萦绕耳际;嫩竹声声,夜空划出佳音。新春盈盈,共度美辰佳节;春机勃勃,惟愿华夏隆兴。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