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合礼斯为美——《论语》悟读【12】
家人和谐万事兴,庭室幸福一生情。
《论语》第一篇第十二章: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之治国方法,宝贵的地方在此。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也行不通。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悟读】
和,和谐、和睦、和为贵,非盲目随和。和合理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的最完美的体现形式。
和也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做中;表露出来都合于法度,做和。杨遇夫《论语疏证》评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指的是言行恰到好处。”
儒家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亦必有别,有节限,始得相与成和。专一用和,而无礼以为之节,则亦不可行。
有子提出“和为贵”说,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从理论上看,孔子强调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有其合理性的成分。
理解和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绝非无原则的纵容和袒护。宽容不能以“放弃自己独立思考和底线”为前提,为了一团和气,而一味迎合别人。一味迎合别人是无能、懦弱和无主见的表现,尤其对于那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不能宽容,否则就成了纵容。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寒山寺里有和合二仙,一曰寒山,一曰拾得。民间关于他们的传说许多,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二人都是才华横溢,感情深厚,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他们一人手持荷叶,一手持捧圆盒,借喻和(荷)谐,合(盒)好,象征和谐为贵。寒山寺中二个斗大的和合石碑,寒山寺也因此成了中华合和祖庭。和合虽简,蕴含着中华处世之真谛。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告诉我们:“不懂得命运,不能做君子;不懂得礼仪,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语言,不能真正认识人。”
世合处处春光明,
人和家家意气平;
和而合礼斯为美,
慈善萦怀胜花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