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二十二)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2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02
释 解
孔老师周游列国,经常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厄。在经过宋国的路上,遭到了宋国司马桓魋的围困堵截,面对危难,老师对弟子们说:“上天有好生的仁慈之德,仁慈之德的力量是人力无法左右的力量。仁慈之德赋予我以生命,因而天德在我心中,给我以力量和使命,桓魋又能奈我几何呢?”
03
释 字
予
《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余吕切。
《玉篇》:予:以诸切。予者,我也。又音与。《说文》云:推予前人也。
汉字“予”,篆文像上下两个织布梭子尖端交错之状,其中一只还有线引出,用以会梭子推来推去之意,《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本义是梭子推来推去,引申为给予、授予,又假借为“余”,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我”。
魋
《说文》:魋:神兽也。从鬼隹声。杜回切。
《广韵》:魋:獸。似熊而小。又人名。
《尔雅》:魋:魋如小熊,窃毛而黄。(注:窃通浅。)
汉字“魋”从鬼隹声,《说文》:“魋,神兽也。”《本草纲目·兽部·熊》:“熊、羆、魋,三种一类也。如豕色黑者,熊也;大而色黄白者,羆也;小而色黄赤者,魋也。建平人呼魋为赤熊。”本义指一种神兽,或谓一种毛浅而赤黄,似小熊的兽。又指兵士的椎头髻,引申为魁梧高大义。又姓,《万姓统谱》:“魋,桓魋之后。”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教诲,让弟子把握道无处不在,不仅在书本典籍之中,还在日常身边的人和事之中,善于学习的人,时时处处都能得到师教,以修正自身,让弟子从崇贤尚圣,从世俗之人的成功和失败之中,体悟圣人无常师的学习方法。本章通过老师临危处变时的自信安祥的教导,让弟子把握得道者的“不忧”之仁、“不惑”之智和“不惧”之勇。老师周游列国,经常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厄。在经过宋国的路上,遭到了宋国司马桓魋的围困堵截,面对危难,老师对弟子们说:“上天有好生的仁慈之德,仁慈之德的力量是人力无法左右的力量。仁慈之德赋予我以生命,因而天德在我心中,给我以力量和使命,桓魋又能奈我几何呢?”本章通过遭受磨难时,老师的临危泰然、自信安命,无形中施以身教,表现了老师识见的高超、临机变处的坚定,让弟子体悟“权变达神通,据德而无忧”。
本章需要注意二点:一是“天生德于予”,并不是说自己的仁德成就是上天给予的,而是说是通过自己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好古、敏以求之”,通过“择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之后,对天德的领悟把握而获得的。因此本章需要注意“天生德”和“我之德”的两个不同面向,“我之德”是由循天道而生,是对“天生德”的把握和领悟后的顺从。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说:“此处讲的是天的生德,天有好生之德之生德。……我的生命受之于天地之间的这种好生之德,死生自有天命,天命不当丧我,你桓魋能把我怎样!这里能够看到一种强烈的浩然之气,直贯于天地之间。当然,这样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暴虎冯河,直接就与桓魋争个你死我活,而是临事谨慎,审时度势,谋之在人,后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孔子乔装打扮,离开宋国地界,去了郑国。”二是要注意,本章之中孔子绝对没有“我是有德之人,他人不敢害于我”,或以为“我命在天,人要杀我,也杀不了我”的唯心盲目,对本章作这样的曲解,是后世的无知者有意或无意将孔子圣化后的愚知愚见之识。孔子之所以说“其如予何”,表达的是两个面向,一是你桓魋虽能杀了我孔丘之身,但是你能改变得了天生之仁德吗?德乃天生,不专在我身。二是表达了孔子对桓魋、对时事的了解把握和判断,此时的桓魋并不是真的要杀孔子,只是要赶走他们。如果真要杀孔子,怎么会先去砍大树呢?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