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走笔』第114期:孔淑茵丨易水河畔耕砚田
易水河畔耕砚田
人物简介:
邹洪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首届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获得者、河北省劳动模范、易砚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董事长。
碗、砚与磨刀石
世间事物,大抵逃不过个盛极而衰的命数。这其中却也各有分说。有的由衰而败,最终湮没于时间。有的却因适时遇见了改变它命运之人,竟而绝处逢生。因缘际会,人与物往往能够彼此成全。易水砚无疑属于后者。
易砚相传始于东汉,盛于唐宋。易州奚超父子更是曾经做过朝廷的墨官,易砚也一度成为贡品。直至清代,易砚依然盛名不衰,皇家案头、文人书房内均可见它的身影。武士爱剑,文人爱砚,果然名不虚传。南端北易,易砚作为十大名砚之一的影响力自然也名不虚传。
李白素来洒脱,当年他行至易水古砚的产地黄龙岗,曾写诗赞叹:“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一樽,醉卧黄龙不知返,举杯当谢易水人。”能诱得大诗仙生出几分忘返之意,可见易砚、易墨之好。当然,让他流连的,或许还有易州的锦绣山水。
然而李白绝想不到,一千多年之后,曾让他醉里忘返的砚乡竟然暗淡蒙尘,砚不如碗。
砚与碗原本无甚可比性。却偏偏被人拿来作了比较。碗既可以盛饭,也可以盛墨,何必非用砚台,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有人发出这般论调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里正不厌其烦地强调着“坚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高亢的声音顺着风传出很远,折来撞去在大山里回荡。有几声砸在砚台上,尘埃起,却听不见回响。
又几年后,形势慢慢有了变化。有砚乡人尝试推着小车去县城卖砚台。几方砚台,十几块磨刀石。磨刀石的石料是砚台用石的附生品,却显然比砚台销路更好。曾经惊艳了李白的易水古砚,孑孓的身影瑟缩于一隅,被几道目光打量,又漫不经心地移开。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邹洪利还是懵懂少年。但作为一个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孩子,一个从小接触砚和书画的孩子,他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心莫名地就为古砚的命运而疼了。可他却也只能心疼着。时机还未到,将与他共同奋斗的那个人也尚未出现。
明月照大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浪漫的偶然。
阴差阳错,从小立志当一名艺术家的邹洪利刚刚从卫校毕业。他原本有机会分配到省防疫站工作,但为了他念念不忘的易砚,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易县。这样可以距离古砚更近一点儿,也便于他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拜访砚雕师傅。那一日雨后,邹洪利于街头行走时,恰遇了推车卖砚台的张淑芬。张姑娘的小推车当时正陷于泥水洼中,力单难行。邹洪利便热心地上前帮忙推车,自此竟开始了一场与人、与砚皆斩不断的缘分。
志同道合,因砚结缘,可谓一段佳话,也是邹洪利的人生转折点。婚后,他毅然辞去公职,和妻子在当地农贸市场租了一间破旧小作坊,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易砚人生。创业果真大不易,更何况当时易砚正逢低迷之期,砚雕人才凋零。若想有大作为,仅凭二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仅凭比别人多卖出几块砚台也不是最终的出路,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邹洪利夫妻二人虽身置拮据之所,但他们的目光显然比其它同行们看得更远、更通透。于是二人一合计,率先创办了宏达古砚雕刻技校,着力培养砚雕人才。当时办学条件实在有限,学员们没有住处,他们便将自己的婚房做了学员的宿舍。苦些累些没什么,日子还很长,一切需要慢慢积累。
1992年,传承易水古砚衣钵的县工艺美术总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其它多家小砚厂也举步维艰,人心惶恐,千年易砚似乎行至绝地。存在亦或消失,邹洪利再次为易砚的命运而揪心。机会来临之前,总喜欢先扔给你一片荆棘试探你。邹洪利夫妇最终决定踏着荆棘而上。他们倾尽全力,自筹资金接管了工艺美术总厂,独家注册了“易水”商标,办起了培训、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式的燕下都易水古砚厂。
风萧萧兮易水寒,当年荆轲曾一路吟唱着,决然踏歌远走。邹洪利夫妇注册“易水”品牌时,大概也怀了这般的心思,置之死地而后生。形势却比预料之中更加严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房四宝的实用性日趋淡化,砚台式微。加之易砚一直固守着原来的设计风格,粗犷有余,细腻不足,这又无形中削减了几分竞争力。好在对于邹洪利来说,这些缺憾并不是藩篱,有了坎儿,迈过去就好。他开始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地,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进行市场调查,详细了解国内外市场对于砚台的需求状况。更是多次到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请专家教授指点迷津,并虚心邀请古砚收藏家来厂进行设计、技术指导。邹洪利很忙,他痴迷地汲取着各种知识,文学、历史、书法、绘画、雕刻、金石,而他所学的这一切又都是围着易砚打转。他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为易砚闯出一片天地。
在加强自身修习的同时,邹洪利还不忘指导制砚散户们同步更新观念、跟进技术。他心里很清楚,易砚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易砚,而是大家的易砚,是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成百上千年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粹,也是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继续传承下去的瑰宝……
邹洪利就这样边想边行,一路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回头看看他走过的路,竟不由让人想起金庸《倚天屠龙记》里那几句九阳真经的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细品之,颇具禅意和深味。任凭风浪起,大江横流无忌,我自淡定从容,专注守心。邹洪利不懂九阳真经,但他显然深谙此口诀的真谛。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毋庸讳言,传统的易砚图案难免单调了些。龙、鱼、龟、蟾、蚕,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等,左不过一些众所周知的概念,或言志即景或意喻吉祥。倒也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和文人审美。但这显然与当代人的美学认知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邹洪利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免与时代脱节,他积极地求新求变。主题图案的更新,归根结底是理念的更新,是学养的提升。为此,他特意邀请著名书画家寒石先生、砚专家关键老师给砚工们授课,讲授主题、构图、文化审美、时代审美等关键性话题。通过学习,砚工们蓦然发现,有一扇崭新的大门在他们面前徐徐打开,走进去,眼前荡荡开朗。但见白雾绕峰巅,苍松傲云天,流水淙淙汇成泉,乌蓬扁舟一钓竿,怎个诗意高远。转个弯儿,却又遇见乡趣。动物与花草,谷香和农田,青瓦石墙,有顽童光脚骑在牛背上吹笛,有小儿举着一个小风车奔向不远处的褐衣老汉,风正拂过矮墙上的丝瓜花……原来,大俗大雅皆可以入砚,各自有各自的情趣和韵致。
除了主题,另一个决定一方砚台品质高低的要素就是雕刻技法。在邹洪利的带动下,砚雕师们逐步突破过去一味使用的平雕等技法,将现代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陆续引进砚雕中。平雕、立雕、浮雕,阴雕、镂雕、透雕,深刀、浅刀、斜刀、细刻、线刻,各种雕刻技法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相辅相生成。就这样,邹洪利和他的砚雕师们融百家之长,赋予了易水砚更加丰富鲜活的表现主题和表现形式。易砚也随之慢慢脱胎换骨,雄浑刚劲中平添几分细腻儒雅,风姿卓然,远观近赏皆令人心仪。
有一首老歌中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邹洪利刻刀下的砚石无疑更加神奇,不仅会唱歌,还会写诗,会舞蹈,会思想……而邹洪利正是它们的创作者和伯乐。在他看来,每一块石头的形状、成色、纹路甚至每一个石眼里,都隐匿着神秘独特的语言。而他,很乐意做那个破解者,然后因石赋形,因石立意。
一张桌案,几把不同的刻刀。图案已成熟于心间、勾勒于石上,邹洪利正一刀一刀地刻下去,力度或刚猛或柔和,节奏时缓时疾,刀刀自有用意。用不了多久,砚成。只见石矶江畔,有美人带着兰香,扭着纤细的腰肢,扬着清丽的声线,载歌载舞。一方顽石,在邹洪利的手中有了生命和灵性。当然,他胸中的万千丘壑,绝非天赋神功。这般游刃有余的背后,是他日夜研习熬红的双眼,是他数千里奔波学艺的疲惫身影,是一摞摞的草图,是一本本的砚谱和美学书籍。
有些人,纵有神刀在手,仍然无法成为刀中之神。邹洪利手中没有神刀,只有刻刀,但他的刀无疑是极了不起的刀。
忙趁东风耕砚田
当别的砚商还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让书画家们更喜欢自己的砚台时,邹洪利的思路却又转了向。他要在“独特”二字上下功夫,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未做过的砚。
1996年,邹洪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巡视长城为体裁,雕制一方巨砚,为即将到来的香港回归献礼。心动便付之行动。在六易其稿之后,他携数十名工匠耗时一年,终于完成了《归砚》这一稀世珍品。《归砚》重达六吨,以整块珍贵的紫翠巨石为料,雕工大巧,气象恢弘,最后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见证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2000年他设计主创了《中华巨龙砚》。在巴金老人百年华诞之际,又特别设计制作了古雅精美的《家春秋砚》。紧接着便是《归缘砚》《菊花牡丹砚》《君子砚》《群星璀璨砚》《锦绣前程砚》……一方方巨砚相继出品,它们或深邃高远或庄重清雅,各具千秋,并作为重宝被多家机构慎重收藏。
邹洪利的另辟蹊径给他带来了众多荣誉和掌声,但也不乏批评之声。有人说他哗众取宠,离经叛道。有人劝他,回归正途,认真做好易砚的传承。
但是,何为传承?这个问题拷问的其实不止邹洪利,但邹洪利几经思辨,清晰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来,传承就是继承与发扬,是扬弃,是推陈出新。通俗些说,商家做出的砚品一定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货卖用家才有销路。那么,砚台的用家是谁?循规蹈矩的人认为,砚台的用家就是那些书画艺术家们。邹洪利却觉得,书画家们的砚台市场份额毕竟有限,尚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砚厂和砚工。因循守旧只会让市场愈发萎缩,市场都丢掉了,何以传承?所以他的市场定位更宽广,那就是为喜欢砚台的人做砚台。而喜欢砚台的人,不一定非用其来写字画画,也许只是单纯的喜欢,因而拿来把玩、欣赏、收藏、传世。巨砚、观赏砚、收藏砚、变形砚,形式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将砚文化和砚雕技艺传承下去,让它不断档,不绝代。大概正是基于这种考量,邹洪利教徒弟时不仅手把手的教手艺,更多的是教他们生产理念,启迪他们将易砚传承下去的思路。
从最初农贸市场的一个破旧小作坊,到如今的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从一名县防疫站的职工到如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邹洪利的事业越做越大,头衔越来越多。但他始终头脑清明,从未背离初心。他的脑子里终日惦记的都是他的砚。在无纸化办公时代,砚的生存空间如何维系?砚石资源不可再生,要如何保护和并充分利用?在这个崇尚快餐文化的时代,砚雕这门讲究慢工出细活的手艺,怎样才能留住年轻人?如何才能保持非遗传承的“本真性”?问题确实很多。不过人生无论行至哪个阶段,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慢慢想办法解决就是。
历经商海周折的邹洪利愈发从容内敛,他精心打理着自家的砚田,乐淘淘做着砚农,大有返璞归真的架势。更何况还赶上了好时候,石头们又都和他惺惺相惜,总之一切向好。此番却也有交代,人道是:东风正好,恰是扶摇化鹏时!
作者简介
孔淑茵,女,河北保定博野人。曾获全国散文选刊大赛优秀奖;河北省第一届、第二届“古贝春杯”散文大赛奖;河北省第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二等奖;河北省第九届散文名作奖;2017年《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主题文学征文散文奖二等奖。有散文、小说等陆续发表于《散文百家》《清明》《当代人》 《奔流》《读者·原创版》等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2015中国散文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