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张英芳丨 夏日里的博野古梨园
夏日里的博野古梨园
春日里的梨园,千朵万朵,千树万树,白成一片汪洋,美景如画,游人如织;这样一个奇幻的世界,却未免有些许单薄。
这夏日里的梨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硕大的枝叶和青涩的果子挤满了梨园,它们抖擞着精神,似乎在孕育秋日的繁荣。抬头是明净的蓝,眼前是旺盛的绿,我不禁一颤:
是谁把天空洗得纤尘未染?
是谁把梨园养育得如此丰满?
繁花早已谢尽,果子还未长成,园中的小路有些寂静。路旁停放着一辆农用三马车,农具斜靠着车身,一双拖鞋很随意地置于地上,空荡荡的车厢,里面有一个装满水的白色塑料水壶。
顺着小路前行,只见一位梨农赤着脚,头发已被染成银白,在炎炎夏日,在斑驳的光影中除草。听到说话声,他慢慢抬起头,一只手握着短柄锄头轻轻拄在地上,抬起一只胳膊,用衣袖去抹额头的汗滴。
好一个率真自然!我忽然觉得,世上最奢侈的或许不是广厦豪宅和炊金馔玉,而是沃野良田。
从交谈中得知,这位梨农是“夫妻树”的主人。这对“夫妻树”静静地站在那里,根与根相依,叶与叶交错,友好而甜蜜,在悠长的岁月中,将情意绵延成永恒。
只是,有人觉得“夫妻树”这个名字太狭隘,无韵味,其实,无需争辩,也许大俗就是大雅。不过,你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审美,在心底给它起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或者诗意地叫它“执子之手”;或者含蓄地叫它“我和你”;或者,就像北大有未名湖,文学社团有未名社,干脆称它为梨园里的“未名树”……但古梨树永远不变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坚韧、奋发的信念。
这位梨农不善言辞,但当谈起梨树和果子的时候,他的话却明显多了起来。“俺们家一百多棵果树,前几天给果子套袋子的时候,忙不过来,还得雇人;过阵子还得打杀菌的药,大夏天的也有忙不完的活儿……”
记得春天来梨园的时候,曾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出去打工,省事,省心。这位梨农后面想说的话,也应该大抵如此,虽然我知道,没有无数个辛勤的日子不会得来甘甜,但我还是打断了他:“打工有打工的烦恼,你不觉着像你这样挺好么,来去自由,多乐呵。”
他微微一笑:“可不呗,这些年比以前强多咧,道好走咧,来的人也多咧,不愁卖果子……”言语中带着畅快淋漓的底气和自信,让人心生羡慕。
梨园人已越来越离不开故乡,因为他们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留给了这片热土。
共同呵护古梨园已成为自觉行动,古梨园已迎来了新气象:相关部门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梨花节、采摘节,高颜值的梨花、高品质的果子,吸引了众多游客;县乡村各级领导长期关注和全力支持,带领梨农树立新理念,打造梨园品牌。博野古梨园赢得了发展的新契机,成为网红旅游的打卡地,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博野厚重的历史和时代的魅力,更为梨农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
这是一个给家人带来幸福与安定的梨园,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们自主探索的空间。
两对母子,无意于盛夏的高温,在苍翠的林间,谈笑风生。也许蓬勃的梨园能激发灵感,俩小家伙儿的思维也变得活跃:沙土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果子会掉落……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探讨未知,当推断出答案的时候,俩小家伙儿异乎寻常地欢喜。他们也有憧憬呀!
树荫下耕耘的梨农,用汗水浇灌硕果;斜阳中游园的母子,酷热的假日仍不忘茁壮成长——只有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切地感知园中人那饱满的热情和强大的生命力;他们一样,在追梦的路上,毫不懈怠,用心创造美好的愿景。
夏日里的博野古梨园,梦想、奋斗是它的关键词;秋日里的博野古梨园,令人心驰神往。
张英芳
张英芳,中学教师,平时喜欢读书,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存在的美,并乐于把这些美诉诸文字。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文字编辑:任翠霞 杨娜 邓伟娜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