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文:中医治疗房颤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不用射频消融,中医这样让房颤患者恢复正常心跳

闪电新闻

2020-07-13 · 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官方搜狐号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表现为心慌,心跳不规律,脉搏时快时慢、毫无规律,可引起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从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常在发作7天内自行或药物干预后转复;持续性房颤指持续超过7天以上的房颤。

目前房颤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治疗方面主要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等,但不良反应问题严重。当前,射频消融术成为治疗房颤最有效的手段,但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转复率低,两次手术的转复率仅70%,且复发率高,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医疗费用高。可以说,目前对于房颤的防治尚无理想的方法。

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房颤中具有较好优势,减轻不适症状,对心脏无损伤,副作用较小、依从性高等。特别是阵发性房颤,通过治疗,大多数房颤患者发作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持续时间越来越短,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甚至痊愈。而对于持续性房颤,中医药也能改善其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中医从整体辨证,精准判断房颤病因病机

房颤在中医上叫心悸病,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实证多为热扰心神,心神不宁,虚证多为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或阴虚火旺,虚火扰神。临床常见心慌、胸闷、多汗、失眠、焦虑易怒、胃胀嗳气、气短、乏力等症状。阴虚火旺证及气血亏虚证是临床常见的两种证型,另外还有主要的诱发因素如中焦胃气郁滞上逆、肝火旺盛等。

阴虚火旺证

多汗是阴虚火旺的典型症状,约80%-90%房颤病人有多汗症,自汗、盗汗,阵阵汗出,汗出部位可能是全身,或仅上身、头项部出汗。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人体汗液的产生是由于阳气蒸化阴气所得。所以,不论是自汗还是盗汗都是阴阳失调,营卫失和所致。阴气亏虚,阳气偏亢,阴气不足以制约阳气,从而出现阴虚火旺的病机。一方面,阴虚导致心神失养,另一方面,虚热邪气扰乱心神,心神不宁,从而引起房颤的发作。患者除心慌、汗出外,常伴有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乏力,气短,大便干结等症状。

气血亏虚证

老年患者常在劳累后发作,多伴有心慌、气短、乏力等气血亏虚的症状。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主神志。心神的功能不仅能够主管人体思维、意识,同时,调节心脏跳动节律,心神正常的功能活动需要气血的濡养。气血亏虚,心神失养,从而出现心神不宁的症状,临床常见心慌、失眠多梦、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

主要诱发因素

中焦胃气郁滞上逆、肝火旺盛等是主要的诱发因素。部分房颤患者在饱餐后发作,此是由于中焦胃气郁滞所致。脾胃处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协调,气机升降有序。若脾胃功能紊乱,升降功能失调,胃气上逆,胃与心脏相近,胃气上逆动膈,心脏气机逆乱,扰乱心神,心神不宁,从而出现心慌、嗳气、腹胀、憋气等症状。

生气、暴怒等情绪容易诱发房颤。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情志。生气、暴怒、抑郁容易引起肝气郁滞,郁而化火,导致肝火亢盛。肝火上炎扰动心神,心神不宁,从而诱发房颤发作。临床常见心慌、失眠、烦躁不安、焦虑易怒、口苦、头痛、眼干涩、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从整体调治恢复脏腑平衡是防治房颤之上策

房颤的发生多是由于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或火热之邪扰乱心神所致,病位在心,与脾、胃、肝脏密切相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不调,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肝气郁滞,肝郁化火,火热上扰心神,心神不宁或胃气上逆,心脏气机紊乱,扰动心神,心神不宁。所以,防治房颤发生应以调整恢复脏腑平衡为主,使各脏腑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阴虚火旺证

这类分型,多表现为心慌不安、胸闷气短,多在夜间发生,口干口苦,夜间或白天频发汗出,多发生在头、颈等身体上部,烦躁失眠,背胀灼热,便秘,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主。临床常用当归六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本证型患者平素多食用益气养阴之品,如西洋参、黄芪、麦冬、莲子等,慎用干姜、附子、鹿茸等温热、温燥之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辛温刺激之品。

气血亏虚证辨证施治

气血亏虚型,多见于心慌、胸闷、气短,全身无力,口干,便秘或大便不爽,活动或劳累时多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沉弱。治疗上以益气养阴复脉为主。临床常用炙甘草汤合黄芪生脉散加减。该证型患者平素多食用益气养血之品,如黄芪、西洋参、当归、熟地、枸杞子、红枣等。饮食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剧烈活动或劳累,适量运动。

控制胃气上逆、肝火旺盛等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造成中焦气机壅滞,胃气上逆,食管反流,刺激心脏发生房颤。对体胖腹大、胃脘胀闷不适、食管反流者给予木香、枳实、厚朴、莱菔子、槟榔、干姜、蒲公英、白及等煎服以理气消导。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量不宜过饱,避免过量饮酒及刺激食物。

针对肝火旺盛型房颤,可应用调畅情志的药物,如柴胡、香附、郁金、合欢花、芍药等舒理肝气。平时注意控制情绪,学会情绪管理,多进行书法、绘画等调畅情志的活动。

发挥传统经典名方治疗房颤效果好

近期,我们调查分析我科5年内房颤住院患者资料,发现70岁以上老年人易发病;春、秋、冬三季发病最多,夏季发病较少,24节气中雨水、小寒节气发病最多;当归六黄汤、炙甘草汤、黄芪二号方、香砂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等中医经典名方是常用有效方剂。

我们在2018-2019年观察了116例患者,其中有8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35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7天以上)患者。中药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较前减少,持续时间较前缩短,动态心电图显示伴发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减少,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烘热汗出等出汗异常、口干、胸痛、眩晕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部分病人可以免去射频消融之苦,并且中药长期服用,疗效更加明显。

(0)

相关推荐

  • 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原因竟是心里缺水?一张中医古方全消停了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身体,一旦身体出现了问题,就会有很多不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出现心慌.心悸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心脏出现了什么问题吗?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心里缺水.那什么是心里缺水呢? ...

  • 失眠别再用安眠药了!老中医教你1个方法,14天告别10年失眠困扰

    大家好,我是逯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 如有关于失眠.皮肤病.颈肩腰腿痛.中风.面瘫.肺结节.妇科疾病疾病相关问题需要咨询,可以点击头像,通过私信留言,出诊之余,我会尽快回复大家的问题 ...

  • 一个能调节失眠的穴位内关穴是中医常用穴位...

    一个能调节失眠的穴位 内关穴是中医常用穴位,具体定位如图所示.按揉内关穴使之产生微微痛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中医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许多人睡眠障碍是因为胃胀引起的,这类人平时总感 ...

  • 房颤的危害居然有这么大?中医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今天 有不少患者检查出患了房颤,咦?这是什么病,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的范畴,常见心慌.心 ...

  • 中医治疗房颤2

    (周仲瑛) 组成:制附子5克,炙桂枝6克,炙甘草5克,龙牡(先煎)20克,黄连3克,地黄.麦冬.淫羊藿.川芎.石菖蒲.红花各10克,丹参.党参.葛根各15克. 功效:温通心阳,降逆潜镇,散寒通阳,可促 ...

  • 中医治疗房颤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2018-04-25 10:05 图*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 导读 近年来心房纤颤发病率逐渐升高,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 ...

  • 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经验

    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2484人已读 丁老师临证近40年,在长期实践中对早搏一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治疗经验,认为该病属于心悸.怔忡.结代脉等范畴,病因复杂多样,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原发 ...

  • 中医治疗房颤的方法 什么原因会引起房颤

    一.中医治疗房颤的方法推荐 心阳不足是基本病机 临床研究证实,心阳虚是房颤常见证候.房颤发作状态下,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室收缩不规则,心排血量下降,这种病理状态与心阳气不足密切相关. 专家曾对门诊30 ...

  • 中医治疗房颤的方法

    中医主要通过服用中药治疗房颤,但是需要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配合中医治疗.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最容易引发脑卒中,随着年龄增加房颤的概率也相应会增加 ,所以房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需要在明确病因,找 ...

  •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治疗“房颤”他用了40年的方子

    图*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 导读:近年来心房纤颤发病率逐渐升高,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有较好疗效.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在临床治疗房颤有一定心得,本文为丁教授关于心房纤颤的相关论述及 ...

  • 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一.心房纤颤概述 心房纤颤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生,病久不愈则可能发展为持续性房颤. 心房纤颤持续6个月以上者即可称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短,一般数小时或一二天,大 ...

  • 治疗房颤的最新方法

    治疗房颤的安全高效方法 房颤是可以安全治愈的,更把握一点地说,部分房颤是可以安全治愈的,不能治愈的房颤也能让它转变为平和型,使得患者能与房颤安全共存.只不过治疗的方法较常规疗法复杂,很大程度上成功取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