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舌痛的辩证诊断
据《喉科心法》记载患者平日常有齿痛舌痛,牙缝出血,咽干喉燥,耳呜、盗汗、梦遗,夜热夜咳。本病多由肾之真阴亏损所致。故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大补阴丸加减。
舌症四
经言∶舌乃心之苗,此以窍言也。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有所 主。 ,为阴血虚热;若咽痛舌疮,口干足热,日晡益甚,为肾经虚火;若四肢厥冷,恶寒饮食, 或痰甚眼赤,为命门火衰;若发热作渴,饮冷便闭,为肠胃实火;若发热恶寒,口干喜汤, 食少体倦,为脾经虚热;若舌本作强,腮颊肿痛,为脾经湿热;若痰盛作渴,口舌肿痛,为 上焦有热;若思虑过度,口舌生疮,咽喉不利,为脾经血伤火动;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 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病因多端,当临时制宜。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 或边傍,出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濂泉穴,此属肾经,虽宜出血,亦当禁针,慎之。
治验
工部徐检斋。口舌生疮,喜冷冻饮料食,或咽喉作痛,大便秘结。此实热也。用清凉饮,治仲侍御多思虑,舌作痛,用苦寒降火药,发热便血,盗汗口干,肢体日瘦。此脾气亏损 ,血虚之热,用加味归脾汤而愈。 一男子不慎酒色,冬喜饮冷,舌常作痛,小便频数,舌裂痰盛。此肾水枯涸,阴火无制,是心移热于肺,用白虎汤加人参治之。
余曰∶舌本属脾土,肝木克之故耳。治以六君子加柴胡、芍药而愈。 先兄口舌糜烂,痰涎上壅,饮食如常,遇大风欲仆地。用补中益气汤,及八味丸即愈。间药 数日仍作,每劳苦则痰盛目赤,漱以冷水,舌稍愈,
顷间舌益甚,用附子片噙之即愈。服前二药诸症方痊。
来源资料:《口齿类要》 明代·薛己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