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教育的“起跑线”
偶然间,与友人谈起了“儿童教育”的话题,估计是思维空间被某一个驱动给悄然开启的缘故。
既然这个话题处在被“开启”状态,那就干脆畅所欲言一回,算作抛砖引玉,或许能得到一些启迪与新的见识。
开场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中国人使用频率较高,很有警示的一句话: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在什么地方?划的对不对,什么时候去踩起跑线的节点?少不了要听听大家之言,看看许多家长拉着拽着刚刚会走路的婴幼儿,紧迫感来了,丝毫不敢懈怠,就好像进入战时状态。
到处可见的风景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的儿童,睡眼惺忪地开始了全天候的学习旅程,理由是家长怕输在起跑线上。
真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考虑过,儿童的起跑线,跑错了道怎么办,跑偏了又是什么结果?
在每一条跑道上都拿第一,究竟有什么意义,值不值得,即便是拿了很多第一,成年走入社会,综合能力是什么水平,实际上完全是不得同的。
中国社会的儿童教育,是不是存在许多误区,何时进入了儿童教育的理性阶段,值得社会精英思考和评估。
首先,婴幼儿教育的现状,饥不择食,啥热学啥,啥都想学,肯定不可取。小学入学前,过早的“启蒙”进科入局,不利于儿童成长,过早的挤占了幼儿的心理成长空间,剥夺了儿童的天性资源,不利于身心全面发育。认知的初级阶段,强迫孩子没学母语就学外语,学艺术,有多少必要,只能是拔苗助长,给孩子的初始印象,就是世界很紊乱。
进入小学后,课外辅导,各种考级,都在事实上干扰了正常的基础教育。学外语,学钢琴,学小提琴,学画画,学舞蹈,拳打脚踢,什么都要学,要不要学那么多的东西?任何天才,智力资源是有限的,兴趣过多的分流,或许得不偿失。
启蒙有必要,有些艺术门类,打个基础即可,真有天赋,早期的播种种子一定会成为参天大树的,不必怀疑。五花八门的证书,没有必要都装进孩子的包袱,那些沉甸甸的“荣誉”,看似很鲜亮,未必真有用处。
可以说,适当的让孩子学点外语,从小无论是学习英语,还是学习德语、法语,都将会终身受益。业余爱好,量力而行,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是可以的,多则不宜。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每一科都是第一,方方面面都出人头地。其实,大可不必,完全没有必要,只能表明家长在育才路上,闯入了盲谷地带,有些过度误读。
什么原因,当下的社会文化思潮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本质上未必是崇尚知识和学问,是一种盲求心理。或许是因为人云亦云,要么是被身边的仁者智者所打动。
有的家长小时候一直梦想成为什么艺术家,为了圆自己儿时的梦,就把遗憾寄托给了孩子,强迫孩子接棒。这相当于把成长风险转嫁给了孩子,拿孩子一生的前途命运去赌。大人喜欢什么乐器,就非得要孩子去学,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即使几种乐器都考了九级十级,又怎么样?留给孩子的可能是伤心和厌恶心理,很可能孩子长大了会选择终身远离这些东西。
学习一点艺术,无可厚非,出于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习点绘画或音乐是有益处的。将来无论是学文,还是学理工,学点音基,素描和色彩,可以提高鉴赏和审美水平,丰富知识结构,优化思维路径,对从事任何什么职业都是有好处的。
中国几十年来,那么多的美术学院,毕业了多少学生,靠画画吃饭都不容易,别说出绘画大师了,出个莫奈、毕加索,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大概率当作零肯定不会错。
中国的音乐学院也不少,键盘系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能举办钢琴音乐会的有几个?中国就出了一个拿了肖邦大奖的李云迪,已经是不容易了,也不能说少。学习小提琴的人很多,不要说拿个柴可夫斯基奖,就是能够进入专业乐团也难,不说当上首席,成为后排的演奏员,也很不容易。
鲁迅告诫后人从事文学,吴冠中尽管非常成功,可他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从事绘画的,而吴冠中的父亲只希望儿子成为养家无忧的工程师。选择艺术为职业,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纯属偶然中的偶然,概率非常低。那些被身边人热捧的“神童”,事实上,距离成为大师非常的遥远,失去方向感则很容易。
业余爱好值得提倡,音乐,绘画,到什么发烧级别都没错。你可以做个轻松的非职业画家,但不要指望子女成为毕加索。即使你的小提琴演奏水准相当的高,达到可以举办个人音乐会,也不要寄希望孩子能成为帕尔曼。把欣赏放在第一位,你永远都健康愉快,活的一定很轻松。
可以说,起跑线上,晚一步,没有太大的关系。跑偏了,偏离了主跑道,跑的身心疲惫,得不偿失。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第一,是否成才,只要打好了基础,就不应该怀疑孩子有好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稳而不乱,健康的童年,轻松愉快的成才,或许更有发展潜力。 2021.5.29 波尔多小镇
图片为作者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