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是否得了职业枯竭症?

你是否感觉自我压力大、情绪和感情处于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你是否感到人际关系处理棘手,力不从心,经常以消极、麻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身边的人,对他人再无同情心,甚至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

你是否经常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觉得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再付出?

如果你有上述这些感觉,也许你已经患上了“职业枯竭症”!

美国精神学家Freuden Berger首次提出“职业枯竭症”这一概念。

今天,“职业枯竭症”已经成为专业的心理学术语,用来描述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下身心疲劳的感受,一种身心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虽然职业枯竭的问题在我国直到上世纪末才受到关注,但是现在的调查发现这一问题已经严重侵袭中国。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苦心极力之象”vs“宽裕温厚之气”

现代人总是自豪地认为,现代社会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文化都比古代繁华发达得多,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未必比得上古人。

有一次,宋代理学家程颐收到友人张载的一封信,张载在信中将自己最近关于修养的体会写成了一篇文章,请程颐指点。程颐写了这样的回复:

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厚之气。

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者,实得也。

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

《近思录》卷三

程颐用“苦心极力之象”与“宽裕温厚之气”进行对比。前者是指为了某个外在的目标而牺牲当下,把自己搞得很苦;后者则是指工作时从容自得,心里放得开,使工作本身成了享受。

“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者”与“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 形成鲜明的对比。程颐就是告诉张载,要想知道自己人生的修养和境界如何,其实很简单:如果想明白一个道理后,感到内心里非常充实、有活力,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和放松,那说明是真想明白了;相反,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把做人的道理想明白了,但在想的过程中他感到心力交瘁,有苦难言,那还不是真的想明白了,而是勉为其难、自欺欺人罢了。

程颐说张载的文章内容固然不错,但为了写这篇东西,搜肠括肚,费尽心机,搞得自己精疲力竭,身心憔悴。这是何苦呢?他显然是在讽刺一些人为了某一个更大的事业,而把自己当下的生活搞得不成样子,他从养生的角度否定了这种修业方式。

启迪多元思维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卡尔·马克思

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出版了一本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A Bunout Case)的小说,讲述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伴随着精神上巨大的痛苦,最后感到心力交瘁,不得不放弃,逃往非洲原始森林的故事。

为了事业有成,让身心健康受到摧残,即使取得了再大的成就,都是没有意义的。至于有些人的生命质量差到了心理衰竭、身心俱疲甚至朝不保夕的程度,更是与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古人看来,这就叫做“偏执”,应当“去执”。

在西方哲学中,称之为“异化”。所谓“异化”,是指从事一种与人性相对立的工作。不是说他的工作目标不好,而这种以牺牲生命质量为代价的追求,是不值得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马克思认为:

“劳动是一个愉悦的过程,但是异化劳动中,劳动不再是自觉自愿的活动,而变成了被迫的、强迫的、奴役式的劳动。 ”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程颐所批评的正是这种异化或偏执的工作态度,它在今天的职场中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呢?

正心正举

正心: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跟古人相比,现代人在人生修养方面,显得特别缺乏“定力”。《大学》中有句名言,“知止而后有定”。宋明理学家程颢为此问题专门作《定性书》。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程颢《定性书》)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就是要在有情之时忘情,在用心之时无心。

我们虽是有心、有情之物,但是不能受制于它们,我们的情才能收放自如,心才能不为物累。若能出入于有心、无心之间,悠游于有情、无情之际,从容自得,游刃有余,那就说明已入化境,修养的功夫真正到家了。

正举:宁吾真体和养吾圆机

《菜根谭》有言:“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既要“宁吾真体”,又要“养吾圆机”。“真体”,就是真实本性。“宁吾真体”就是学会在热闹中求得宁静,在宁静中把握自己的本性。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回到现实中去,在现实生活中、针对不同的事务灵活地把握自己。

“养吾圆机”,是指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场合和不同的事务来调整自己、保持自己心性不乱的能力。

如果说“宁吾真体”指闹中取静,那么“养吾圆机”则指能够针对各种复杂的事务来调整心理、磨炼性格,从而培养自己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琐务和繁忙中保持心性不乱。其理想都是回到此世而不是彼岸,是入世间而不是出世外,达到面对生活的压力、事务的繁多和不测的事变而能“发而皆中节”,逐渐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拨迷见智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菜根谭》

开启自在之门

很多现代人把自己的全部价值寄托于功成名就之上,一旦有朝一日事业遇到挫折,或可能遇到挫折,就容易感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因为除了事业成就之外,再也找不到什么别的人生寄托了;当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时,就会垂头丧气,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瓦解了。

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在为未来的某个看似必要或宏大的目标而奋斗,而把当下的时光当作手段来对待,据说牺牲当下的生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将来。结果,无数个当下过去了,我们发现自己依然生活在为将来而牺牲当下的情境中。

有时候我们是不得已而牺牲当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但是,事实上,情况未必如此简单。

如果我们真的认识到生命的珍贵,那么无论如何迫不得已,都应该努力把每一个现在过得更有意义,因为人的生命就是由无数个当下构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