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第二十六章《静为躁君》悟读述杂【26】
01
—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02
—
诗解
虽有荣观宛若风,
燕处超然任西东。
静为躁君可致远,
春来秋去又是冬。
03
—
悟读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重要符号。
万事万物,皆有法则。物理现象有物理法则,化学现象有化学法则,生命现象也有生命法则。专家指出,生命法则,玄而又玄。然综合思考,唯有一词,叫“稳态”。即使自己的生命的内部环境保持稳定,不走极端。
在平静中增长智慧,是一条人们容易忽略的生存法则。
三教皆重静。道言“灵台清静,静生定,定生慧 。”佛曰“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也云“静能生慧。”无论时代如何进步,都需要精神镇静心态平静。力戒浮躁急躁焦躁,培育静气豪气大气。
一时显静不易,一生蓄静尤难。
只有把静气当成一种境界去追求、去修炼、去磨砺,静气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事,成为立身为人之强大人格力量。
静气需诗书涵养。书是涵养静气的摇篮,博学之人,视野开阔,静水深流。
静气靠正气支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则静。一身正气之人方可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我超越自我。
静气更需宽广胸怀。宽广可容天下难容之事、平难平之愤;宽广可使人持心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眼里有尘天下窄,
胸中无事一床宽。
当我们抛开杂念,远离过度欲望之纷扰,静心察世,就会发现,世间万物皆循道而动,依道而行,如此而已。当我们在万事万物的变化中,找寻生命法则时,就会发现,唯有按规律行事,方能趋利避害,获得福报,这就是老子所讲之德。
静为躁君。生活中,我们的幸福往往大多败给了情绪。
得之不狂,失之不伤;心有多静,福祐多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