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书后发现自己什么也没记住,那就读两遍!

每次看书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老觉得看了就忘了,读完这一本书以后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厚的感触。尤其是那些很久以前读过的书籍,老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再看一遍看到深处时,才有恍惚记忆,哦,原来这里我似曾相识。但这些我“忘记”的书就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就像你曾经吃过的任何一种美食,你早已忘记你吃的什么,是什么味道,甚至你会忘记你曾经吃过这样东西,但它确实也曾让你有过愉悦,起码没让你饿着,这就是它的作用。书籍也是一样,你看过的书可能你早已不记得原来你还看过,但它确实成为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不必为因为自己的“失忆”而遗憾,因为有些东西它也许只对你的曾经有用。

话说偏了,很多时候在我们读到新的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在读完之后很可能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所以才经常忘记书的内容,可能在看的那一下很有感触,但看完之后就没什么了。很多人可能会通过摘抄来试图记住作者的核心观点,我也一直采取这样的读书方式,但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证明自己,哦,原来这本书我还看过。但是真正的读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简单地摘抄,更多的要深入了解到作者的核心思想,你可以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但你更应该了解的是作者思想的来源,也就是它的素材,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大学选修了一门当代小说与文化的课程,主讲老师一直在告诉我们要学会画人物谱系图,虽然我从来没做到过,因为这种读书主要是运用在读小说中,而好看的小说你只会一门心思的往下读,哪里会想着来画个图。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式,你可以从他们的关系图中领悟出他们的权力关系,而权力关系往往就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二读小说,但有些小说往往你看过一遍,近期就不想在看第二遍,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小说,尽管是经典名著小说往往也只是看小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我们往往就会更愿意读下去。这又涉及到专业读者和业余读者的区别,老师常告诉我们,要像作家一样去读书,我们要读的不光是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谁和谁有矛盾,谁和谁有利益关系,我们更多的要从小说中体会到这背后大的时代背景与它的社会文化,当然,还有更多。

不管什么书,如果一遍没有读懂,那就读两遍。读第二遍时,我们就要更加细致地去阅读,这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这本书的印象,还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小说中的细节,那些我们不曾细想的细节。每一部出品的作品都是经过了作家以及编辑等人的无数修改的,它的巧妙性也许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方能体会其中的奥妙之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