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记 | 青山依旧:忻东旺的风景作品
春风细雨念君安,一年四月又清明。这是忻东旺离开我们的第八个清明节,本期给大家推荐忻东旺的风景系列作品,青山依旧,念斯人。
苏兹达里的钟声之二60X50CM 2012
苏兹达里的钟声之一 60X50CM 2012
2012年8月和孙建平老师一家同往俄罗斯,赞助人是青岛收藏家杨佃章先生。
《观》60cm×50cm_2012 (杨佃章先生)
弗拉基米尔之魂 60X50CM 2012
琥珀宫 60X50CM 2012
钟声 60X50CM 2012
正午的芬兰湾 60X50CM 2012
路线从莫斯科到苏兹达里到圣彼得堡到芬兰湾。
芬兰湾的晨光60X50CM 2012
晚风 60X50CM 2012
芬兰湾阳光足,树皆势态不寻常,高高地生长,像巨人在听海。
列宾故居 60X50CM 2012
这一幅是在画列宾故居别纳特。
房子是三层木结构,画室摆设依旧样,沙发看起来舒适,仿佛刚刚有人起身离开。书房弧形玻璃窗,想像列宾的目光曾多少次由此穿过日出日落狂风暴雪而伸向远方。
同行的导游说,从前,逢周四会有列宾的朋友们来聚。他们是托尔斯泰、夏里亚宾、高尔基、叶赛宁等俄罗斯的文化人。
客人到来前,画家如常地画画,画家妻子在书桌前写她的儿童文学。
客人们乘着马车盛装而来。
大家不仅精心衣着,也带着思想的礼物。
入户后随字牌引导, 客人自助登堂入室。
据说餐饮时不可互助,违规者会被要求去餐厅一角的阶梯上演讲。
我很羡慕他们友情的群体,也欣赏着主客之间的自然而然。
那天,我和东旺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画这幅画。空气安安静静,小花含蓄地开,树继续向上,孩子们在小河边的树林里玩……
列宾的小屋还在那里感受月光,芬兰湾潮汐日复日。
天地之间,人只是经过。
交易担保 画作网 忻东旺纪念网站 小程序
点击查看忻东旺纪念官网
村口 80X60CM 2012 油画
忻东旺:
“家乡在我的心目中是辽阔的徘徊,是孤寂的喧吵,是同族的泯仇,是邻里间的亲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收容在村口的老榆树林中。村口的老榆树林啊,是根植在我心田的家乡。小时候我吃过甜甜的榆树钱儿我所有的梦想都藏在那沙沙作响的榆树叶中。长大后,每当我从外面回来远远看到那榆树林,便有一股暖流冲上心头。这老榆树林已是我心目中家乡的符号。几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挺立着向我招摇。只是他身边身边的小河早已干涸,她脚下的青草小花早已光秃。她孤零零的敞怀看树皮被剥落的象牙白,我的心啊,跋涉在家乡的岁月中。”
忻省池:
开车穿过高耸的杨树林,拐上一条在我看来和其他的小岔路没有什么分别的小径。漠漠黄土的远端是一片榆树林,它从这边贫瘠的土地上汲取不到很多营养,所以没有什么动人的气势。在我的记忆里,我甚至没有关于身处这几棵榆树下的记忆。只是记得父亲每每看到村口的它们,都讲起他儿时这里的郁郁葱葱,树下的水塘里可以洗澡嬉戏——那里栖息着父亲的童年,一段对孩子来说遥不可及的岁月。
张宏芳:
四月,清明节,多忙多远东旺都会放下手中的画笔,去那故乡的冻土上给父母磕头;七月,中元节,村口的榆树林都不会空等。载着一家大小的车轮,从那河沟旁的小路上辗过,每次尘土或泥泞都模糊着他的表情,我不能读懂是凝重还是欣喜。因为东旺有一个我没能力进入的内心世界。
-
四月,坝上春迟,我们在劲风里燃起去年的麦秸杆,火苗捎去那些寄往天堂的钱物,也捎去我们和大哥一家暖融融的笑脸。每当那时我愈加凝聚心神在东旺的身上。
阴历七月十五,是麦熟的收割季,村庄很热闹,远远就看见村口卖菜的乡亲和运输的卡车,婶婶大爷们舒展开阳光和土地共同锁起的眉头,晒黑的皮肤现出浅色的皱纹。在我眼里他们问候的笑容很真诚,羡慕的眼神很深刻。
我记得那片榆树林的色调,对于同一个季节的同一天,二十年已经凝结成恒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