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周岭 精华摘录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周岭

【总纲】

在这份十足的信心陪伴多年之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特别,而是在不断地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开始随波逐流:该玩手机玩手机、该打游戏打游戏;没有多少压力,也没有多少动力;觉得反正日子还过得去,希望也还在心里,偶尔挣扎呐喊一声,而后继续做着短视的选择,沉溺于眼前的安逸。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不知道事物的构成、框架,不知道努力的路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人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一时间,他们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但即使含泪拷问,也似乎错过了最佳时机,毕竟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最后他们不得不敲碎那颗高傲的心,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一小部分人幸运些,在合适的年纪“睁开了眼睛”。他们跳出了成长的陷阱,开始刻意提升自己,为未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他们慢慢甩开了大队伍,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遇到了瓶颈: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他们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

【天性/理性】“大脑”“潜意识”“元认知”

1.【潜意识/意识】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至少可达11 000 000次/秒,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潜意识是它的275 000倍,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快慢对比就会造成“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已被潜意识察觉到,但意识仍一无所知。
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身体里竟然还藏有这样一个高级的系统呢?

2.【天性】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又因它们主导着大脑的决策,所以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

3.【天性弊端】(人类) 本质上依旧是那个为了生存而随时准备战斗、逃跑或及时享乐的“原始人”。进化之手还未来得及完全改造我们(大脑还未进化),这些在远古社会具有生存优势的天性,在现代社会反而成了阻碍,甚至可以说,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4.【理性优势】高级的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

【怎么办】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元认知

5.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时我们的理智脑太过薄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谁在这方面主动,谁就能在现代社会占据更大的生存优势,因为理智脑发达的人更能:
·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
·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6.【觉醒】我一直很想知道,一个人觉醒的起点到底在哪儿?现在大致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觉知。当一个人能够觉知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时候,就必然会主动做出新的选择。

7.【觉醒】好在我们可以觉醒。觉醒就意味着看清,意味着主动改变默认设置,并做出新的选择。

8.【觉醒】【元认知】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被动使用元认知(反思)的人,似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被迫扇动几下翅膀(反思)。而有些人即使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尝试练习扇动翅膀,让自己不断进化,彻底远离危险。

9.【反思】【元认知】实际上,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为我们人类所独有,也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源。

10.理智脑(元认知)怎么启动:好在方法并不难,那就是: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那么,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楚。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11.被“自动驾驶”(情绪脑,本能脑)确实轻松,但这样,我们只能看着路边的风景从眼前飞驰而过,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最终又会到哪里。如果一直处于这种不可控的人生状态,那就悲哀了。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12.【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13.【比喻】人的思维就好比一把锤子,它不但能钉钉子,还能复制出另一把锤子来锤打自己。只要方法正确,时常修订,那么这把锤子就会进化成更高级的工具。

14.【思考】人,生来追求简单舒适,在无觉知的情况下能偷懒就一定不会费力,这使绝大多数人天生抵触思考。然而,我们早已从远古文明进化到了科技文明和信息文明,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极度依赖思考能力,可以说,思考能力是我们立足现代社会的根本竞争力。所以,目光长远的人都会主动、刻意地磨炼自己,尽力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

15.【第三者视角】【灵魂视角】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你的情绪和注意力。(要时常灵魂出走,以嬉戏者的姿态俯瞰事和你。)
一个人如果整天做自己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日子就会变得灰暗无趣,然而面对压力,我们真的就只能承受吗?未必。或许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只是被事情本身给占据了,因为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好消息是,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积极,我们以为自己没得选,其实还有很多角度可供选择,毕竟任何事物都是多维、立体的。看似悲观的事物背后肯定有乐观的一面,严肃事物的背后必然有好玩的一面,我们暂时看不见不代表它不存在。现在,请系好安全带,随我一起去夺取幸福的掌控权吧。
而这种掌控的窍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
另外,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一切被情绪困住的都是你的天性本能,而你要跳出来启动理智)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1. 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2.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3.【案例解读】“Amy曹”一开始就处在困难区。由于想快速看到改变,她制订了远超自身水平的学习、训练计划,结果因体验太痛苦而中途放弃,这非常像我们常见的激励模式。很多缺少经历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总想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还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困难区内。他们总是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做事情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不知道你看了“Amy曹”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在我看来,她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4.【怎么做】从这个底层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肯定: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扩大,所以只要我们遵循匹配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5【怎么做】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就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就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探寻孩子的拉伸区,然后指导他们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而不是看到孩子考不好就一味冲着他们发脾气,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对标优等生,给孩子加学习量、加难度,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复利曲线】. 很多时候,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所以总是拿着天性这把短视之尺到处衡量,以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事实上,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复利曲线就是一种理性工具。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揭示的正是这种力量,不过要想获得这种力量,我们需要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并坚持到拐点。

2. 【突破阈值】
打破这些悖论的方法就是不计得失地先行动起来。有些人并不完全同意这些观点,因为他们行动后依然看不清结果、体验不到好处、消除不了欲望。
如果是这样,我想你有必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行动量,看它是否突破了发生改变的阈值。因为付出的努力必须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影响一个体系,而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阈值时,你的行动就会收效甚微。

3. 【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
从大脑的学习机制推断,无论学习一项技能,还是养成一个习惯,背后都是相关神经元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关联过程。那么在一开始、在神经元关联很弱的情况下,做不好是正常的。
在做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先想想自己的现实状况,给神经元更多的关联时间。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好,我们还要学习什么呢?
我们应该学会用更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最初的笨拙,即使做不好,也要持续练习,给神经元留够关联时间。

早冥读写跑(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运动),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冥想】

【冥想】一条隐藏的成长快车道
【是什么】

在冥想过程中,我们仅需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也就是说,让7个小球(假设脑部的全部注意力就是7个小球)同时做一件事,如果其中某个小球“走神”了,把它柔和地拉回来即可。
【为什么】
①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的脑子里有7个小球,它们代表我们的脑力资源。
不难想象,成绩好的人的真正优势在于,他们能够长时间让“7个小球”同时关注一件事情,以保证高质高效的学习,而在成绩不好的人脑中,很可能一个球在播放背景音乐,一个球在想晚上吃什么,一个球在担心即将到来的考试……真正用于学习的小球或许只有三四个。而且,不学习的小球还可能干扰或压制正在学习的小球,这就可能造成7-3<4的效果,而成绩好的人的小球在集中配合的情况下,可能产生4 3﹥7的效果。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脑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好在大脑的7个小球是可以被训练的,借助恰当的方式可以让它们目标一致,共同协作。这种理想的训练方式就是冥想。
②科学研究表明,通过这种集中注意力的冥想练习,人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大脑灰质变厚,这意味着这种练习可以从物理上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一个人大脑皮层表面积和大脑灰质厚度是影响人聪明程度的因素。
【怎么做】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你会感受到它的效果。当然,把它看成一种健脑操(事实上它就是),就像我们通过举哑铃锻炼自己的手臂肌肉一样,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学习(阅读、写作):深度、关联、费曼技巧、触动、体系、反馈、主动休息

1.【全面解读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否则人生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接,但缝接得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固定下来,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有了自己的东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缝接会相互巩固,形成循环。《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带来的安全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的处境,甚至还会“备受煎熬”。但请一定相信: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你真正产生收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逐步改进。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缝接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

三是反思生活。每日反思

【学习金字塔】

【阅读金字塔】

2.【关联】
这正是大师创作的普遍手法——把远处不起眼的A,关联到近处需解决的B,然后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关联,正是高手们的秘密,但因形式隐蔽,常不为人所知,故而形成了暗箱。
比如在学习这件事上,很多人喜欢遵循这样的模式:阅读很多书籍和文章,不断了解新知识,做笔记、画导图、点收藏,甚至还不时在朋友圈分享;或者时不时抛出新名词、新概念,让人感觉很厉害,以此宣告自己见多识广。然而这样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不是说不好,而是太肤浅。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赵周提出了读书的三个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
·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这既是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不难看出,知道信息点是最浅的层次,完整、深入的学习还包含关联和行动。然而很多人到了第一层就停止了,或是因为心理满足,或是因为根本不知道学习有这三个层次,于是常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始终无法进阶,这其中最根本的阻碍在于他们意识不到新学习的知识点是孤立的。不管这个新知识让人多警醒、使人多震撼,若是无法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足够的关联,它存活不了太久。
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产生了强关联。如果没有关联这个过程,就算有再多脑细胞,你也不会变得更聪明。
鉴于此,我时常也鼓励人们写作。因为单纯阅读时,人容易满足于获取新知识,而一旦开始写作,就必须逼迫自己把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所以写作就是一条深度学习的自然路径。

3.【关联】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这就好比你手中有了一把锤子,其他事物看起来才会更像是钉子,能为你所用的东西才会变多。一个心中迷茫、漫无目的人,即使置身各种情景和知识中,也看不到有益的关联。

4.【缝接】高手们更注重对新知识的“缝接”,这个缝接过程就是关联。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能将其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5.【费曼技巧】正因为这种有意无意的训练,费曼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在从事物理研究的时候,他也会要求同事在向他汇报或者解释一个新事物时,必须用最简单的话来讲清楚。一旦解释过于冗余或者复杂,就说明他根本没有理解透彻。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6.【如何读书】【深度学习】【费曼技巧】费曼技巧的另一个核心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点比“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更为关键和奇妙。因为只有当我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学时,才会真正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将松散的信息编织成紧密的体系和网络,甚至创造新的认知。换言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遗憾的是,很多写作者并不重视这一点,以致长期停留在“知识陈述”层面,无法达到“知识转换”层面。比如一些人读完一本书之后,把全书的框架和观点罗列一番就认为完成写作输出了,这其实远远不够,顶多算是把别人的知识挪了个地方——你只是多了些“军马”,但并不能调动它们,这是无用的。
好的写作肯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之物重新解释。尽管这样做比较难,尽管一开始肯定做得不好,但它必定能让你迈进深度学习的殿堂,飞速进步。
正因为如此,我们最终都应该成为一位教授者。这不是为了获取讲师的身份,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学得更好,因为“教”才是最好的“学”。教授他人会逼迫我们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甚至让外行人也能听得懂,而写作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在磨炼这项技能的路上不断调整、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

7【如何读书】【改变】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高阶读书法:关联、复述】。对于阅读来说,跳出误区也只是刚好回到平地,如果还想继续进阶,我想下面这两个建议非常值得你关注。第一个是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如果一个知识点让你想起了其他的知识、引发了关联,一定要留意,并把它记下来。知识产生关联说明知识网络正在形成或加固,这么做还可能创造新知识,这正是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第二个是读写不分家。如果你在阅读后还能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释,甚至将它们教授给他人,那这个知识将在你脑中变得非常牢固。
阅读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平等、希望和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变得不同,那就请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实践。

8.【读书学习的最高标尺:“改变”】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地抛弃“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要“知行合一”

9.【触动学习法】
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通过运用“触动学习法”,我也得到了莫大的好处,用它来读书、反思、建立个人认知体系,效果非常显著。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当你运用那些知识践行那些道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在你的视野里。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强者,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10.【触动学习法】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我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11.【认知体系】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这就是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12.【反馈-天性学习法】
上天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个强大的学习方法,只是我们不知不觉地忘了它。自从有了文明和理性,人类的学习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天下苦学久矣,是时候回归学习的本源了。
无反馈,不学习
也许是因为在人造的学习体制内待久了,有些人很难相信“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是有效的,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过是奇技淫巧,强大的毅力和认知才是学习的正道。
对于这种观点,脑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因为人类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没有思维、短视愚笨,时常沉溺于游戏、手机、美食、懒觉……但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这看起来很违反直觉,但它确实成为优劣学习者之间无形的分水岭。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有了这种认知,人是会迅速改变的——会拥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会更加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所以凡是向我咨询类似问题的读者,我都会建议他们去产出点什么,要么去说、要么去写、要么去分享视频……总之不能一味地学学学而毫无产出,因为没有反馈的学习不仅是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失败。
但他们肯定要“鼓捣”出一个东西,然后抛出去获取反馈,不断打磨迭代。
这真的是见效最快的学习方式!我在这两年的写作过程中体会得太深刻了。实不相瞒,我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是用来收藏读者留言截图的,这些截图都是大家对我的夸奖、肯定、表扬和赞赏。保留这些截图并非自恋、臭美,而是我深知这些反馈对自己行动力的影响实在是太重要了。每每看到这些留言截图,我都会动力十足,经常在电脑前一坐数小时而不知疲惫。我知道这就是在驱动情绪脑为自己工作,如果自己写的文章没有任何反馈,我真不敢保证仅凭意志力和长远的认知能走到现在。所以“锁定价值—打磨作品—换取反馈”正是我持续写作的真正策略和真实动力。
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默默无闻地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一辈子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机遇。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13.【主动休息】更科学的学习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 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毕竟保持专注并不能仅靠意志力约束,还要靠主动休息“回血”,只有精力充沛了,我们才能保持专注,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分心了就放下笔,没有睡意了就离开床。

14.刻意练习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行动力:【清晰力=行动力】

1.【“知难行易”】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在“想清楚”这件事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而普通人似乎正好相反,喜欢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因为这样似乎毫不费力。于是在普通人眼里是“知易行难”,而在聪明人眼里是“知难行易”,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2.【“知难行易”】【清晰力=行动力】知道和做到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其中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答案正是前文所说的“模糊”。
如果没有猜错,你脑中所谓的“重要事情”,也许就是关于锻炼、读书或是做某项重要工作的一个大致想法,你并没有想清楚明天起床后是去跑步还是阅读,即使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也不确定要去哪里跑,跑几公里,跑多长时间,穿哪套衣服,万一天气不好怎么办;不知道到底要读哪本书,从哪里开始,读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具体要做重要工作的哪个部分,需要准备什么工具,需要什么素材,等等。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所以,仅仅知道要事第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拥有另外一种能力: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行动力最怕模糊,如果我们的头脑中一直有很多模糊的选项存在,我们就需要花心力不断做选择,而做选择是一件非常耗脑力的事情。我们的大脑有可能为了省点力气,而不自觉地选择那个它最熟悉、最确定的选项——做那些轻松、愉快但不重要的事情。
一招建立清晰力
知道了以上内容,我们的脑子似乎清楚了很多,但似乎还是无从下手,不过不用担心,清晰力的建立并不复杂,做到这三个字就可以实现:写下来。(列好任务清单)

【每日反思】
【是什么】
“每日反思”至少暗含了三大底层原理。
一是符合“触动学习法”(下文会详细讲到)。
二是运用了“元认知”。写“每日反思”正是自我审视的过程。在反思中,我们可以用充足的时间来复盘当时短暂的思维过程,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优化,找出更好的认识角度,同时还能启动理智脑,消除情绪的模糊地带,改变本能的默认选择,使我们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会陷入情绪,无法自拔或是无力做出更好的决策。长期练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情绪水平和选择决策能力。
三是遵循了“刻意练习”的原则。如果只是随波逐流,不动脑子地度过一天又一天,我们顶多是增长年龄,但如果能带着要领(在反思中优化出好的处事方法)去生活,我们就会成长飞快。
【为什么】
1.【意义】有反思的生活,就好比每天在时间的溪流中拾取一块闪亮的小石头,然后精心打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有了一大袋认知晶石,这些认知晶石就是我们生活的印记和结晶。有了这些认知晶石打底,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2.它是一个自我觉知的新出口。这些反思让我真真切切地审视了自己的状态和目标,也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写作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通过反思,我越来越多地觉知到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无须外界的帮助,就可以从小处不断完善自己。
3. 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感知细节的能力。甚至只要心中有每日反思这件事,自己对生活的觉知都会大大提高,因为你需要从中发现素材。
4. 它可以让我们正视痛苦。我们的人生无非是由喜悦、平淡和痛苦三件事组成的。喜悦,人人都喜欢,但很容易被淡忘和不珍惜;平淡,容易让人麻木,丧失觉知;唯有痛苦,人人避之不及。
人生迷茫、成绩退步、分手失恋、自控力差、害怕困难……面对痛苦,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难受,而接下来的反应,正是我们成长的分水岭:少数人会选择正视痛苦,反思错误,而大多数人选择逃避,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反思天然有正视痛苦的力量。去反思,去记录,你就会发现,痛苦哪里是什么坏事,那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信号与提示!所以说任何人遇到问题都可以将“反思”作为药引,只要写下来复盘,自然就会得到答案。时间长了之后,我们甚至会产生这种心理:只要有困难或不舒服的事情出现,心里就会暗喜,知道自我提升的机会又来了。这是多好的人生状态啊,这种状态可以消除人生很多的烦恼,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
【怎么做】
1.【触动法】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不管这个点是令人欣喜的感悟,还是令人难受的困惑,只要它在心头燃起火花,就把它摘取下来,记录到文档里复盘。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只需3点: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仅此而已。“每日反思”有时候只有几句话,有时候长达数千字,视心而动,视情而定,只要能让自己更好地看清问题并发生改变就好。
2.如果你去练习反思,也必然会关注【身体、情绪和思维三个层面】,进而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当然也会产生很多灵感、顿悟和创意,只要你去实践,就会有很多发现。
3. 避开“把日记当成反思”的陷阱。
很多人也写日志,但内容多是自己一天之中干了啥,是表达自己情绪的碎碎念,这样的日志不是反思,它和反思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没有触动点,少有深入的原因分析和措施提炼,只是在舒适区内释放情绪,所以这样的日志无法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好的反思是感知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难受的、欣喜的、念念不忘的……这些点正是处在自己成长的舒适区边缘的感悟,人在舒适区边缘学习,成长是最快的。

4. 【改变】请谨记: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所以哪怕只有一句话,且这句话让自己发生了改变,那么反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是尽量提炼认知点或行动点。不要沉溺于情绪释放或碎碎念。因为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所以要尽可能提炼出具体可操作的认知点和行动点,以指导未来的生活,否则很容易让反思变成日记,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列行动清单。当反思足够多的时候,很多行动点就容易被遗忘,这时,建立一个行动清单非常有必要:把最重要的行动点单列出来,时不时地看一眼,可以保证我们能持续地行动下去。
四是对自己极度坦诚。反思是给自己看的,所以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在反思痛苦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极度坦诚,把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挖出来,即使内心的想法让自己感到极度难堪、羞耻,但只要它是真实的,就对自己说出来,承认它,并接纳它。对自己坦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会让自己重生

【后记】

希望人们走出混沌,通过思考获得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和清爽的情绪。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周岭 2021/4/8

(0)

相关推荐

  • 用行动表达情绪:这10项情绪管理理论与技术,我们能做到多少

    情绪是自我的核心.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说情商这个词,情商本意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有人把智商.情商.抗挫折商列为自我三要素. 智商属于知识技能学习,这些都是生存必需,相对好学习.挫折人人遇到,好死不如赖 ...

  • 系统认知的框架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在不同时刻,我们总是面临不同的选择,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如何提升认知 ...

  • 一些常见的「认知扭曲」相关知识科普

    大家听说过「伤痕实验」吗? 美国一所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叫"伤痕实验". 科研人员对参与实验的志愿者说,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会有什么 ...

  • 《认知觉醒》:“脱胎换骨”之术,成长解惑之书

    文丨卿心君悦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 不得不说,我非常庆幸能够看到<认知觉醒>这本成长工具书,尤其是认真翻阅.整理 ...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 230个笔记 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无法直接传递,那就是心智.所谓心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 ...

  • 一束微光的想法

    <认知觉醒>读书心得+精华总结 2021年读完的第6本书(2020.5-2021.1的第82本书) 时间:2021.1.21 阅读7小时,整理1.5小时,输出1时32分 人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

  • 别再为这种错误思维买单了:潜意识的副作用

    这篇文章是对阅读<认知觉醒>一书某个章节的总结和反思,现在读书很慢,但是想的会更深更多. 模糊感来自哪里 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不光有意识,还有潜意识,其中潜意识占据绝大部分,是人类在 ...

  • 芳菲四月,读书笔记:《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这是一本极具实操价值的工具书!可以解答在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读书最重要的是选书,而怎么样才能选好书呢?作者向我们阐述当前面临最迫切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读这一类相关的书籍,从书中 ...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来自话题 #世界读书日 2.7万篇 2020-12-08 12:20(首发于简书) 这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也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本我在读完后,还做了思维导图的书. 我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的. 为什么 ...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有效练习的四个要素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在读书的时候,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有这样的"天才"同学,他们看起来学习很放松,但是每次成绩却很好,他们思维活跃,又特别专注.<刻意练习>的作者告诉我 ...

  • 席延飞:《认知的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累计更文第484篇,本文1254字. 这几天,在读周岭的书<认知觉醒>.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我还是有点畏惧,名词太多,读起来的确没有小说顺畅.真如书中说的那样,唯有自我觉醒,才是自我改变的原 ...

  • 读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我虽然没有学会如何去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但学会了如何应用,如何认知自己,如何做好自己,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我不会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可是我喜欢去看吸引我的框 ...

  • 《认知觉醒》:洞悉成长背后的底层规律,才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今天我要推荐的书是<认知觉醒>. 经常会看到一些介绍"认知"的文章,但是真的能把它拆细了讲出来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而且现在市面上流传较广的.关于认知科学方面的基础书籍 ...

  • 书评|《认知觉醒》:改变,从觉醒认知开始

    改变,从现在开始. 文/漫随 保罗·柯艾略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一书中写到:少年时代,她觉得选择为时过早,而现在已是青年,她又觉得改变为时已晚.可是她究竟把精力浪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这个 ...

  • 看完《认知觉醒》才知道,原来自律改变人生是最大的误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律"成了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标签. 打开朋友圈,满满的都是"自律改变人生"."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放纵者出 ...

  • 周岭为什么能写出《认知觉醒》这样的好书?

    去年9月,我开始看一本书,一直到11月底终于看完,看完的那天晚上内心很激动,发了一个朋友圈,说这本书很好. 后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推荐这本书,再后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这本书,还专门在微信读书.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