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NUA复调专题 | 拍摄日志:被妖魔化的“艺术家”
今天已经是8月3号,广州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导演和场记不断发来采访素材,内容之多已然应接不暇。
去深圳的时候,在旧天堂书店买到一张喜欢了很多年的CD,大乔小乔的合集——《合影》。早上拆开来听,情绪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那时候大乔小乔还很不出名,乔木楠还是个奶声奶气的小女娃;那时候还做着未来要做艺术家的梦,喜欢一些当时非常小众的音乐人……本来今天想要写一篇介绍大乔小乔的文章来重温一下那些消失的光年,正在发微信和导演蔡寅羽说买的这张CD有多好听的时候,蔡导发来了两张图片。
我一下子愣住了,本以为又是每日一乐,没想到蔡导风格如此多变让人猝不及防。林超文是五仙桥的艺术家,他和刘奎纬、陈艺儿、潘学城、秋子合用一间大工作室,虽然二师兄黄海清也总是在他们那边,但是常住人口只有五位。蔡导戏称他们是“五仙”。“五仙”在我们的印象中是积极,自由且进取的!对艺术有着各自的热情和热爱……
情绪很难书写,林书传总是说还有什么是你写不出来的情绪?其实大家都太高估我的表达能力了!看到这两张对话截图的感觉是类似心酸,然后又夹杂着些欣慰,说不上来,难以言说,无从描述。转发了图片给林书传,林书传回我说“也就一份工作,艺术家也能做”。
也是,我们对“艺术家”这个职业都有太多的设定,太多的幻想,太多自以为是的认为。印象中的艺术家应该执着地做着艺术,任何阻挡他前进的事物都是反动派;艺术是他们的生命,是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可以不吃不喝,但不能没有艺术!艺术家们就像唐吉坷德一样,在和万事万物做着斗争,虽然有很多是他们幻想出来的敌人;在他们的世界里,应该没有为了生计而放弃或者短暂放弃艺术的念头产生……我知道的很多广州艺术家都有一份別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大多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像林超文找的反差这么大的一份工作还是让我吃了一惊。
前几天去建宇和莉斯的工作室去喝茶,我们就聊起了这个话题。韩建宇和谢莉斯是一对夫妻,他们都是艺术家,建宇是个留着长卷发的清瘦男生,莉斯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让人心情明媚的一对!建宇现在留校了,但是他们两个人都经历了一段需要靠一份并不稳定的工作支撑自己生活以及创作的历程。建宇说,其实去带高考班还不如去找一份跟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因为重复有标准化的绘画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影响你的创作,而这个影响一定不是有益的。
如果这样说来林超文的这份工作是不会给他的创作产生不良影响的事情。那至少是值得欣慰的。而林超文不顾艺术家的“身份”以及那些看起来有些没道理的骄傲和自尊,去选择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养活自己后续创作的工作,看起来是那么的理所应当,虽然我知道他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內心一定是犹豫甚至是挣扎的。但其实我是为他高兴的。
突然想起那天在建宇工作室聊天的时候,建宇说了个笑话给我听。他说他和斯斯住在loft345,于是经常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因为老是在一家档口买菜,买了差不多一年的时候,那家档口的老板终于忍不住问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建宇回他说“我在广州美院工作”,结果对方恍然大悟地说“我果然没猜错!你是在美容院工作的!搞美发的对吧?!”
……
艺术家也是人,并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没有那么多的不可以,也没有那么多看似高大上的事情要做。微信里这边厢艺术家群里在讨论今天要去赶哪个开幕式,结束之后去哪家喝茶闲聊;那边厢林超文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挥汗如雨,为自己的明天努力赚钱。无意去评判哪样的生活方式更好,但是艺术家走出这个名号所带来的束缚,不再拘囿于白盒子之内,在我看来是一个突破。或许这样更接近艺术的本质:没有界限,没有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