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头条#襄阳三国遗迹之( 三)

马跃檀溪处位于襄阳城南1.5公里的真武山北麓 ,曾经的真武山登山小道的入口处,与“襄樊铭”石刻相邻。在干涸的古檀溪边,一块山石上有一处马蹄印样的凹陷,传说是刘备的的卢马所踏。因《三国演义》为世人所知。

襄阳民间传说,蔡瑁因白马毁其农田,设伏抓住了白马,刘备见到此马,十分喜爱,偷偷放了,白马曲蹄涕泪点了三下头为谢,转身逃走,蔡瑁借机要杀刘备,刘备逃之檀溪边,无路可去,白马现身驮上刘备,一跃三丈,跳过檀溪,奔入山中。跃马之处,留下了白马深深的蹄印。
世语曰:(刘)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此文收入《 裴松之注三国志》,同时收入的还有东晋史学家孙盛的评语:此不然之言。备时羁旅,客主势殊,若有此变,岂敢晏然终表之世而无衅故乎?此皆世俗妄说,非事实也。认为这件事不是史实,而是后人杜撰的。但也说明这个传说至少在晋朝都已经流传开了,也可能从三国时就有此说,所以说此处为三国遗迹也不为过。唐代诗人胡曾春游檀溪,有诗一首是:“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跳檀溪。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抒发了对刘备跃马过檀溪而产生山河依旧、物是人非的感叹。
1983年设为襄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筑围栏和两座汉晋风格的门柱,蹄印上方石壁上阴刻:马跃檀溪遗址,溪上建有石桥,名的卢桥。 现在看去隐约有颓废的意思,希望有关单位能加强保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