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作文《站在这片土地上》,一开头,就赢了
要求以“故土”或者“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构思?
郁达夫用故都秋天的雨、枣树等景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鲁迅通过将过去的故乡和现实里的故乡进行对比来反映了农村、农民生活的现实,汪曾祺以鸭蛋、湖水等意象来写自己的家乡高邮,等等。
像以上几位名家一样,我们要表达对家乡的感情或者期望,首先得找到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片菜地、一间老屋、一段段童年的记忆,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等,接下来就要合理地将这些素材组织起来。
来看看这篇一等奖作文是怎么构思的,又具体写了些什么。
晋侯鸟尊:
晋侯燮,周武王的孙子。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把唐分封给自己的弟弟叔虞,唐地有一条晋水,晋水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条河流。后来,叔虞儿子燮父即位,并将唐改名为“晋”。晋侯鸟尊就是晋侯燮父祭祀祖先用的器物,可以说是晋文化的源头。
先说说本文的亮点。
视角开阔。
我们一般提倡从小处着手写自己的家乡,这样更接地气,更有生活气息,很多人也喜欢看那种以平实见深意的文章,但是本文没有这样写。
山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作者想到了并很好地利用了这点。文章选取了晋候鸟尊、文化名人、晋商、老陈醋等来表现山西的特色,这些事物,有王家器物,有著名食物,有文化名人,有颇具代表性的普通人,还有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物,如此,视角开阔,气韵宏大。
还有,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章,比较容易脱颖而出。
组材合理。
文章对所选素材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古与今,详与略,点与面,一一写来,井井有条。
有人可能不太喜欢这种并列式的构思方式,认为它有些模式化。所谓模式化,就是只有样式,没有内容,或者形式和内容不贴合。本文在内容方面还是很用心的。
本文最令人舒服的地方,可能就是开头结尾了,言浅意浓,读之,余味绵长。
再看看文章的不足之处。
内容上:对晋侯鸟尊的象征含义揭示不够;选择的几位文化名人都是诗人,选材上有些单调;除了开头结尾,主体部分都没有扣题,各部分之间可以加一些衔接性的句子。
语言表达上:修饰词语不够贴切,套话比较多,抒情不够自然。
另外,本文原题叫“凝眸黄土”,范围太大,没什么意境。你认为哪个标题更适合本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