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 ‖ 不仅留在光影中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风 月
不仅留在光影中
穿越在光影之中,同里就像是一条时光隧道。
忽而进入《红楼梦》中葬花的小园;忽而进入《林冲》中鲁智深的饮酒小楼;忽而进入《家春秋》中的高府;忽而进入《董小苑》中的董宅……
呵,进入的分明是人物的一种心境之中,在那里,你可以与故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在那里,你可以体验到那种消失了的情怀;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幽远的氛围。
自从1983年,谢铁骊导演的《包氏父子》,把同里作为外景地之后,这里已经成了中国电影的摄影基地,至今已拍摄了150多部影视剧。
站在那块方柱型的,刻有“中国影视基地”的石碑前,我的眼前飘忽着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而又令人百感交集的画面,那些银幕上、屏幕上的故事,以及人物已经深在融化于我的血液之中,我的情感之中。
曾记得1996年陈凯歌的《风月》在同里拍摄,那里几乎成了影视界的焦点。张国荣、巩俐,还有当时的王靖雯(王菲)几次前去试镜。《风月》掀起的风波像谜一样吸引着人们去猜测。而最终拍成的电影所弥漫着的清冷、凄迷的情调,隐隐地沁入人们的心肺之中,让人着迷。
《风月》到底是风花雪月,还是“无形之大莫过风,有形之大莫过月”?
而影片中那份令人心魂俱伤的绵绵怅恨,正是“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断肠”。
风月,与同里的情景相交融,便漂浮出几分江南特有的诗情画意。庞府那阴森深幽的祠堂、一盏盏随风摇曳的纸灯笼、一望无际的荷塘,还有那“天香里”房间中的火红的玫瑰、一杆烟枪、一把钥匙、一只耳环、一瓶毒药……种种美丽而诡异的意像,让人痴迷,这是电影的魅力,更是同里所带给人的情调。
同里的老街上,留下过那时我曾经走过的青春岁月,也留下过那时曾经的梦想。
岁月匆匆,一切的一切,只能寄托于那流转的光影之中。
站在长庆桥,环视四周,就像置身于环形银幕之中,太平桥、吉利桥、那水巷、那葱郁的树木、那街道的石子,还有那老宅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讲述着不同年代的故事。
有《绣花女传奇》、有《聊斋》、有《红粉》、有《姑苏一怪》、有《戏说乾隆》、还有那《半生缘、一世情》……
呵,我希望其中也有我的故事。
唐亮 苏州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苏州市小荷作文教育培训中心。著有随笔集《六月九重天》(两集),发表于各报刊散文、影评、书评类文章,上千篇,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