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龙川河||贺 喜(外一篇)

贺 喜(外一篇)

文/龙川河

1980年高中毕业回乡那会儿,我只有十七周岁,但年长的同学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农村说亲的早,陆续举办结婚喜事,为此,要好的同学们相约一道去贺喜,成了一项重要活动。贺喜本就是为了热闹一番,怎样才能隆重一些,同学们商量我们也挂红。

结婚挂红在甘肃陇南陇东一带流行,本是结婚那天新郎的主要外家亲戚,重外家即父母亲的外家亲戚,人数较多前来贺喜的一种乡村民俗形式。八尺红布,或更长些的红布则扎个红花,以及红被面等,在距离院子外一百多米的村庄道路上,在锁喇声中,鸣放着鞭炮,挂到新郎胸前,鸣锣开道,高举喜条子字画,可谓浩浩荡荡,整个村庄夹道欢庆的场面,一拔一拔亲戚的到来,把婚礼的推向一波一波高潮。同学们给新郎挂红,虽然打破了传统,但显示了同窗的情份,从围观者投来羡慕的眼神,赢得了乡里乡亲的肯定。

当时一般人情送礼也就三、四角钱,同学每人统一收五角,十人以上就能成规模,红布一尺是四角。主要麻烦的是喜条子,听说要到传统的纸活匠处购买,都是普通纸糊的,当时就没有字画装表行业。我便购些贴墙用的花纹纸及白纸自己做,再用木棒子削成上下轴,需一天完成,再找村里学校的老师写上字,便大功告成。

二十多年后,我到邻村的同学家作客,在厅房炕头坐稳,突然看到墙上的字画上有我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上前仔细端详,原来是我们曾经送的喜条子,已经发黄,与旁边的精制字画真是相形见绌,的确邹邹巴巴的,不成样子。我说同学们都孩子长大了,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字画装裱,更无宣纸材料,就是胆子大,早该取下了。同学说,街上买来的字画就是贴在墙上好看些,同学们送的喜条子,可不一般,那是青年时代永远的记忆,那种同学之间的情分,不是随便能比得了的。

多年以后,在城里参加的贺喜真不少,看那迎亲的车队长龙,仪式多隆重,人们急急忙忙吃罢,去忙于工作,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回想曾经在家乡的贺喜经过,让人猛然醒悟,原来心中早被那简朴热闹的场面占据了。

文学笔记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少不了要记笔记,课堂笔记,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培训笔记……工作到老,学习到老,记过的笔记真是数不胜数。如此明目繁多的笔记,遗憾的是几十年后,能够保留下来的实在太少,只有为数不多的文学笔记保存下来。

1980年左右,是文学的春天,春潮滚滚,催醒了神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热血奔涌,投入到爱好文学的洪流,记起了文学笔记。我把文学笔记分了范围,一是精制的小笔记本,外出随身携带,阅读到好的格言警句及惊奇古怪事例记下来;二是按景物、场面、心里、人物描写分别成册,根据报刊杂志上的精彩段落记下来;三是将报刊上的好文章剪切下来,用胶水粘贴在专门的笔记本中。

随着工作生活的变迁,文学笔记也随之发生变化,记得在昆仑山上的石棉矿工作,能读到的书实在太少,笔记记成了日记内容。报纸根本送不到山上,偶然收集到矿部办公室几年前的百科知识台历,把它装订成册,成了平时阅读的宝贝。工作一忙文学笔记记得较少了,尤其是到了审计岗位,为了供今后的工作借鉴参考,把经手的典型案件以故事形式记录下来。道是从未间断过对报刊上文章的剪切,资料多了就用会计账簿活页粘贴。进入网络时代后,从注册建文集,到开通个人微博博客。现如今的微信朋友圈,QQ好友动态,转载好文章,写出解决业务上难题的心得体会,发布最新作品,文学笔记随着时代的脉络不停地跳动。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百科知识,那些精美的文字,不仅提升了知识水平,还成了文学创作的素材。当我奋笔疾书时,思路如泉水奔涌,《红柳花》的写作,就是看着日记完成的;特别是一件件审计案例,在提升执法水平的同时,最终《尴尬日子》跃然纸上。在企业财务工作中,所保存的文档资料,梢加整理,一部财务故事问世。

文学笔记,虽说是普通的笔记,但是字里行间流动着的是曾经的青春热血,它承载着理想与信仰,伴我成长,促我奋进。

龙川河,本名晋憧憬,原名晋早元,1963年2月生,甘肃省漳县人。1983年到新疆,1986年起在《巴音郭楞日报》、《新疆日报》、《审计月刊》、《中国审计报》等发表作品,出版有诗歌《浪花集》,长篇小说《尴尬日子》、财务故事《老板的心思》,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原创首发】故乡三题——李小平

    故乡三题 ◎李小平 1.龙川河 平静的水,带着内心的 呼啸,恬静地穿过故乡的领土 在那一层清甜的流水之下 有汉唐饱蘸时光的笔墨 书写桑田  书写水色 婉转的河,穿过我的梦境 龙川的子民,都是在那一刻 ...

  • 散文《爱的牵挂》龙川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十多年前,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一个位于沙漠边缘的小县城.有许多人对我回来感到惋惜,学习那么好,可以留在外面 ...

  • 散文《春天的约会》外一章 龙川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1.散文<春天的约会>外一章 龙川河 春天是约会的日子,春节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一场飞雪过后,地上湿润润的,春天早早 ...

  • 【秀美龙川文学群个人专辑——薛红芳】

    等你的季节 ◎薛红芳 金秋的雨夜 叩开了谁的梦幻 渐渐远离的脚步 触动了谁的思念 是雨水太长 还是分别太久 一切都在梦中淡了颜色 想念在深秋 离别在雨夜 昏暗的路灯里 只残留着你那道幽深的暗影 秋风吹 ...

  • 吴卓杭《​拔河比赛》指导老师:陈海燕

    拔河比赛 浙江省杭州市光华外国语学校603班 吴卓杭 上个月,学校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很不巧,在抽签的时候,我们抽到了全年级公认最强体育班级--六四班.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同学们并不沮丧,课间开始积极地 ...

  • 【佳作精品】《秀美龙川文学》精华作品——张鹏的诗

    又见秋风 ◎张鹏 宁静的天空白云朵朵 一行行候鸟振翅南飞 咕咕低语着乔迁之喜庆 飞舞飘零的黄叶 用娇小身躯相拥重生根须 回馈伟大自然的孕育 广袤原野披上泛黄衣裳 嘀嗒细雨带来丝丝寒意 调皮的星星眨巴着 ...

  • 美丽景色 (组诗) | 龙川河

    戴上耳机听更嗨! 1.红柳芽 焦黄的戈壁 似久病的躯体 暖风吹来 吐露出缕缕血丝 烈日   狂风洗礼 一切被青翠接替 容前颜更换了 绿洲已经崛起 2.陇南春 暖风吹到陇南 雾茫茫一片 清晨吆喝的牧牛声 ...

  • 【河粉文学沙龙】苑秀风 难忘岫岩那条河(散文外一篇)

    河粉文学沙龙让你的文字飞向远方...... 苑秀凤散文两篇 苑秀风的<难忘岫岩那条河>和<忆房东>,抒写了知青时代,下乡到岫岩,与村庄里那条哨子河支流的小河,及与湾沟村农民产生 ...

  • 【乡土文学】盛中波||爱心奖 (外一篇)

    爱心奖 (外一篇) 盛中波 在小萝卜头动物幼儿园的大院里,正在举行着一场十分有趣的联欢会,有穿衣比赛.拔河比赛.拍球赛跑.遮眼找家长--小动物们玩得可开心了. 这时,长颈鹿园长拿着话筒开始宣布:&qu ...

  • 蒋喜妍:逐梦路上(外一篇)

      作者介绍 在富春四小三(5)班,有一位11岁的小女孩,她活泼好动,但有一样东西却能让她非常安静,那就是书.她喜欢各种各样的书,只要一有看书的机会,她就会扎进书堆里,任谁叫她也不应.她的兴趣爱好也很 ...

  • 【◇星夏卷•创新佳品•诗歌篇◇】《​爱情海洋》||□ ​龙川河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诗歌直播间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 ...

  • 【散文】李河新/醉卧草原是我家(外一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醉卧草原是我家 (外一篇) 李河新 月亮已经匍匐在蒙古包上,整个草原像大海起伏的波浪,一轮一轮的波浪浪峰丰满,又像一个一个睡美人.一群马正在远处 ...

  • 贺书棋丨对子女不能太娇惯(外一篇)

    对子女不能太娇惯(外一篇) 作者:贺书棋 女儿出生以后,因为她母亲有病,再有子女的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对女儿特别钟爱.娇惯. 那时我在外地工作,只有周六下午到周日下午在家,对女儿就更加亲近,不但有时间就 ...

  • 【乡土文学】龙川河||守住生命的底线

    守住生命的底线 文/龙川河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甘肃老家农村,村里的学校中午刚放学,学生们潮水般的冲出了校门.突然人群中传来爆炸性的新闻,第五生产小队寺沟村民兵在山上打了只金钱豹,大人们都没顾上收工回 ...

  • 石岩磊:鸟喜又逢春,人贵遇知音(外一篇)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不久前, ...

  • 【乡土文学】龙川河||勤劳人家最美

    勤劳人家最美 renqingmei 文/龙川河 每当我想起甘肃漳县的老家,总会眼前浮现出哥哥晋朝元的影子.朝元哥其实是三大伯家的上门女婿,他的家就在生产大队的另一个自然村的生产小队,由于家里兄弟多,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