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穿支针法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本文正式提出一种针灸的手法,叫皮穿支针法。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需要一个精准定位皮穿支的设备,第二,依据对皮穿支解剖的理解。显然这样会导致以前各种所说的针法,统统作废;可能越是名师高徒,越反对皮穿支针法,也越难以掌握。第三,西医很容易理解,普通人也很容易理解。最适合就是自己扎自己,自己诊断,自己针灸。

目前仅仅是开始,因此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掌握。

皮穿支方法就是在精确确定扎针位置,扎针点基本上基本上是在2毫米之内,不同的人测量都是一样的。这一个就不多说了。

刺激的基本原理如图:把细针放到皮穿支的筋膜口处。

也就是说,扎皮穿支时候,对解剖认识的越多,越深刻,越容易出现效果。

问题是现在西医解剖对皮穿支认识多吗?答案是不多。太多解剖生理方面的困惑,否则我也不会跑到哲学上寻找出路了。前边写了那么多文章,都是困惑下写的。但是,如果要求不高,现有的西医解剖生理知识也够用了。有很多问题,只能在下一步慢慢来了。

根据个人体会,我慢慢意识到,皮穿支针法最特别的一点对进针时候疼痛要非常重视。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进针疼痛的,不同的身体状态也会有不同的疼痛。因此,不要害怕疼痛,要正视疼痛,可以说针灸时,针尖接触人体开始之后那种疼痛是有诊断意义的,目前也看到好几个扎针人对那种疼痛有一种期待感。从中医的阴阳角度来说,期待感、兴奋心情与恐惧、害怕感是一对“阴阳”,过多的兴奋,比如喝酒喝大了,必然导致更多的失落和难受;同样,持续的低落也会导致极度的狂喜;因此,扎针时候即期待又害怕疼痛,这时候的进针可能效果是最佳的。

而要在这种时刻进针,只能依靠操作者个人。

外来操作者往往习惯于把针快速的插入,不去追逐针感,有些人甚至像插秧一样插。这样效果,可能只发挥出一种。《灵枢·终始》要求医者集中思想于用针:“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由此来调动病人的“神”和“气”:“以移其神,气至乃休”;随后医生的用针必须既坚定用力,又谨慎掌握:“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显然,在现代的工业流水线式医院中,医生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与体验皮穿支针法的人聊天中,有女性甚至说扎的时候感觉血管在一动一动。作为骨科医生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她自己扎自己,全神贯注,出现这种感觉也是正常的。

慢慢的把针扎进皮肤,不同的进入尺寸,意味着触及的组织不同。同样,部位不同,结构也不同,扎法的方法也有差异不同。只要放慢节奏,动作缓和,从刺痛到酸胀,到传感,一点点把多种针感扎出来,经过几次后,人就会对扎针非常熟练。所以,普通人,都是可以自己扎针治病的。

总之,皮穿支扎法,要求是:针是一点点的进入,疼是一层层的体验。《针灸内篇》中有说:“凡针人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这种感觉由自己操作最好了。

皮穿支扎法,都不用撞击,提拉念错等花里胡哨的动作,针进皮后大部分地方就有针感了了,如果探测器声音很小,针感也弱,可能需要调整方向,但也不要急,慢慢的调整,很容易探测到。

皮穿支针法高级版内容会很多,包括扎什么部位,把针感向哪个方向引导,疾病不同扎法有什么不同等等,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一开始我觉得在不彻底了解的情况下不能开展针灸工作。

现在我不是这样观点了,认为在一个原则下,完全可以大胆尝试。因为是无创的。使用0.18或者0.20毫米的针刺,进入深度在2厘米以内,在腹部、四肢,基本上没有任何伤害的。除了年龄大的老人,年小无知的孩子,带有皮肤问题的人,等等。普通正常人,看过一次视频就开始扎针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进针法,即使留针半小时,再拔出时候也难以分辨针眼。做到了黄帝内经里的“不伤筋不伤脉不伤皮”。

皮穿支针法,目前看在人的神志问题上效果是最好,最初我以为是在疼痛疾病上会有效果,事实证明我错了。那些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的人,胃口不好胸闷不适又找不到器质性病变的人,使用皮穿支的扎法,效果很好。所以,用莆田系广告的方法吹牛就是壮阳滋阴。不过,现实中,也有人反应却是性生活好转了,所以曾经和人开玩笑就是夫妻扎一块钱针的就相当于前戏了。现在淘宝一根针在1毛钱左右,一块钱就是十个针。因为找皮穿支很麻烦,第十个扎进去,距离第一个针估计半小时了,恰恰好好的出针时间到了,正好是神清气爽、十分敏感的时候。或许皮穿支针法流行之后,到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个暗号。吃完晚饭后,夫妻二人相对一笑,来一句“扎一块钱的”。

由于皮穿支针法过于精准,以前的都要改变,几千年的历史太多的医者写过各种针灸手法;有一些针灸手法是为了扎出针感而创造出来的。既然皮穿支可以精准定位,那么相应的的扎法就需要重新梳理。

我相信,读者中肯定会出现一个皮穿支针法大师。

(0)

相关推荐

  • 针灸,“针”和“灸”的区别是什么?

    针灸是我国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针"."灸"总是放在一起,是因为两者经常结合使用:事实上,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两个概念. 针,字从金从咸,表示古代制作 ...

  • 腰疼痛针灸:

    ​第一组针:手掌面四个骨叉贴骨进针,一寸针,后溪一针,共五针.这个针法我常用治疗腰痛,扎出效果好的可能针入痛止,我用最长时间的五分钟左右也会出效果,疼痛减轻. 体质,病气不同,因人而异. 第二组针,骶 ...

  • 皮穿支针法之二

    提出"皮穿支刺法"这个新概念,不是为了开山立派. 这事没有意义,而且特俗.现在已经有了头针脖子针脊柱针腹针踝针手足针,耳针颊针五行针全息针,火针艾灸针电针磁针等等,加上西方的干针, ...

  • 干针,针灸,皮穿支针刺

    群里有人讨论干针.以前我可能还是局外人,现在开始提出皮穿支针法,那么肯定要参与干针.针灸之间曾经爆发过的论战了. 一 皮穿支针刺治疗方法来源与皮穿支与穴位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来源于中医,这一点是大是大 ...

  • 奇经八脉与皮穿支

    黄帝内经的概念很多,有一些概念只有只言片语.比如奇经八脉.从皮穿支角度理解奇经八脉和阿是穴以及"宁失其穴务失其经",很容易,但是要知道很多显微外科的解剖知识.因此得分为两部分,本文 ...

  • 皮穿支(穴位)定位的演示

    这是一个朋友体验用超声寻找穴位录下来的. 因为这是显微外科医生的专业操作.很多朋友看不明白,我特此解释一下. 这一个仪器,是日本货,名字叫做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读者可能更熟悉的是b超,基本上在医院里是一 ...

  • 皮穿支和血管体的概念,以及背后的意义

    皮穿支,英文字是perforator,有人用一个词是perforating cutaneous vessel.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后者明确加上一个cutaneous.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皮.皮肤.但是从解 ...

  • 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穴位皮穿支内容是这个公共号的主要内容,剩下的就是吵架群的总结. 写了很多篇,很多人看文章之后感觉非常乱,看不懂.其实,乱,可以理解,因为我心里也没有这个想明白,我是通过写来梳理,这是我的责任.但是看不 ...

  • 皮穿支与穴位的研究历史

    我觉得以后会有很多人不断的说类似的话.因此,我觉得需要把这一个事情说清楚.以后在有人说类似的话,就直接翻出这一篇文章.这里面有三个前提: 1.        我是中国人.必须站支持中国.支持中国文化的 ...

  • 回到中医的思想源头-穴位皮穿支之五

    前几天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文章<灵枢>乃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作.黄龙祥认为"黄帝内经不可能从天而降,作者的编撰思想也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在前人已经探索取得成功经验之上 ...

  • 关于穴位皮穿支的讨论(之四)

    上一篇文章是应吵架群里的人的要求写的,因为在吵架时聊到这个,发现他们不理解.于是我就想写长文,却发现怎么写也写不深刻,也没有啥深刻逻辑,只是很简单的推理一个"总量恒定"导出来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