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免死金牌真的管用吗?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后元二年 前87年
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帝聪明能断,善用人,行法无所假贷。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
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
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译文】二月,丁卯(十四日),皇帝驾崩于五柞宫;停灵在未央宫前殿。皇帝聪明果断,善于用人,执法严格。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皇帝女儿夷安公主。后来隆虑公主病重,用黄金千斤和一千万钱为儿子预先赎买死罪,皇上答应了。
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越来越骄纵,最终醉酒杀害公主的傅姆(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锒铛入狱;由于嫌疑人是隆虑公主的儿子,廷尉便奏请皇上亲自裁决。左右近臣都替昭平君求情道:“之前隆虑公主已经预先为昭平君赎罪,陛下也是答应了的。”
皇上说:“(弟为女弟)妹妹老来得子,死后把他托付给我。”皇上语未尽,泪沾襟。叹息良久后又说:“不过法令是列祖列宗所制定,如果由于我妹妹而徇私枉法,我死后还有什么脸面入祀高庙!
【解析】一、楚地陈家
隆虑公主是汉武帝的嫡亲姐姐,嫁给了隆虑侯陈蟜,馆陶公主刘嫖和堂邑侯陈午之子,陈午是陈婴的儿子,陈婴是秦末县令,以2万人起事,号称苍头军,后拥戴项梁为王,楚汉战争后,陈婴降汉,封堂邑侯。
陈婴后裔三代四次与皇室联姻,显赫一时:陈婴孙子陈午娶馆陶公主,曾孙女陈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曾孙陈蟜娶隆虑公主,玄孙昭平君娶夷安公主。
班固《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堂邑安侯陈婴。以自定东阳为将,属楚项梁,为楚柱国。四岁,项羽死,属汉,定豫章、浙江,都渐,定自为王壮息,侯,六百户。复相楚元王十二年。十二月甲申封,十八年薨。
陈家是标准的楚世家,起事早,功劳大,项梁因之发迹,可惜站错了队伍,但到了汉朝,皇室仍然要和陈家联姻,楚地仍然要靠陈家治理,陈家可以说是显赫的地头蛇了。
二、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
有时候,我就想,隆虑公主是不是害了昭平君,如果隆虑公主没有为昭平君预先赎买死罪,昭平君是否还会敢如此的骄纵?
正是由于隆虑公主预先赎买死罪,还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昭平君认为自己怎么折腾都不会死,才会这么有恃无恐。
所有的骄纵,都始于偏爱。赎买死罪本是一道免死金牌,如果昭平君没有免死金牌,何以敢胡作非为。反过来看,免死金牌反倒成了昭平君的催死金牌。
情之深,爱之切。情深不寿,大概说的就是如此吧。意不可太过啊。父母溺爱儿女,则儿女骄纵。情侣偏爱对方,则有恃无恐。很多姻缘都是因为偏爱而日渐废弛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恋人之爱彼亦需为之计深远。爱不光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是放手让他自己面对疾风。为人父母总会老去,为人配偶也总有一天离开。
老是喂鱼只会使对方变得不会捕鱼,有朝一日,没有人喂鱼了就要饿死。老是宠着也只会让对方变得浮华暴躁,因为宠坏了而傲慢骄纵,总有一天会耗尽另一半的所有耐心,更会因为保护得太好了,而没有受过社会的毒打。
从而有朝一日被社会吊打,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说前阵子那个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但凡稍微有点意识,但凡稍微低调点,也不会搞出大新闻。
追根溯源,还不是因为被宠坏了,每次都有人替他负重前行,直到有一天,觉得天大的事自己老公都能搞定,结果搞出了头条新闻,害人害己。
更伟大的爱,不是偏爱,而是克制。
三、同样是蓄意谋杀,为什么下场不同?
同样是蓄意杀人,为什么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不仅不治罪,反而替霍去病隐瞒。 怎么到了昭平君这里,就变成铁面无私了?汉武帝是昭平君的嫡亲大伯,关系不可为不亲,而且隆虑公主还提前为他赎买了死罪,准备不可谓不足。
其原因,就是因为霍去病犯得是暗罪,所谓暗罪就是未发之罪。霍去病在上林苑射杀李敢,有没有目击者暂且不论,跟随皇帝狩猎的都是亲信中的亲信,皇帝完全有能力控制住消息,阻止扩散。
而昭平君犯的是显罪,侯爵府邸不比禁宫深苑,人多眼杂控制消息走漏的难度级别大大提高。在昭平君杀人的消息扩散出去后,如果他不是隆虑公主,按照汉律,死罪可赎,可能还真就赎了。
正因为他是隆虑公主的儿子,罪名显露,身份极为敏感,不公平永远是引起社会矛盾的焦点,容易触动百姓G点,所以汉武帝才不得不杀了昭平君以慰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