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拆台式”的教育方式,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亲戚的婚礼。同桌的是一家五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一个6、7岁的小女孩。

可能小女孩感到有些无聊,于是要求拿妈妈的手机看动画片,但是被妈妈拒绝了。

可小女孩不死心,开始跟爸爸各种软磨硬泡。于是爸爸有些心软了:“要不给她看会儿吧。”

“不可以!大家都在吃饭呢,不能惯着她这么没规矩。”孩子的妈妈态度很坚决,爸爸只得搂过女儿轻声哄着。

看到要求得不到满足,小女孩使出了“杀手锏”——又哭又闹的开始“撒泼”。

看到孙女哭了,奶奶赶紧把自己手机塞到孩子手上:“来来来,奶奶的手机给你玩。”然后对儿媳妇说:“这外面那么多人呢,别让人看笑话了。咱们回家再说……”

看到如愿以偿的小女孩,再瞧瞧一脸无奈的年轻妈妈,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情景,在这家人之间绝对发生过很多次。

1

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而每个人的管教方式也有所不同。什么虎妈猫爸、严父慈母,再加上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的从旁协助……总之,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家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战线”。

就像婚礼上这家人,妈妈管教孩子,爸爸、奶奶却不停地“抹稀泥”。这种做法会让小女孩得到两个结论:

1. 妈妈说的是错的,因为爸爸和奶奶是支持我的。

2. 有爸爸和奶奶在,妈妈的话我可以不听。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网上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拆台式教育

“赶紧关了电视去写作业!”

“没事儿,看完这集动画片在写也不耽误。”

“多吃点菜,不许挑食!”

“孩子喜欢吃啥就吃啥,多大点儿事啊!”

“你这个月都买了好几个玩具了,这个就不买了。”

“不就是个玩具嘛,也不贵,孩子喜欢就买呗。”

……

当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旁边总有一个人在跟你唱反调,拆你的台。结果就是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而你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也受到了挑战。

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又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呢?还不如一方不管的“丧偶式”教育呢!

2

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到过: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绊脚石,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相互拆台。

之前孙俪就曾在微博上吐槽邓超是“绊脚石”:

底下评论中也不少家长“深受其害”:

“我老公也是。晚上女儿不洗漱,非常不听话,我轻轻的打了她屁股一下。我老公就过来说以后不要打我女儿……”

“每次我闺女犯错我教育她,她爸就会心疼说孩子好好的,你说她干嘛。当时真的好气,想连他一起打死!”

“我家是奶奶,只要我刚开始训我儿子,他奶奶立刻就冲过来护着,说孩子小,以后会明白的……”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组数字:

北京一权威机构曾对900多名中学生及其家长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家庭,采用过“红脸(哄)白脸(管)”的教育模式。

所谓的“红脸”,就是哄着、护着,安抚为主;而“白脸”则是严格管教,树立权威

而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会有本能的选择倾向自己的那一方,利用父母对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来“钻空子”。

很多情况下,孩子会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

当孩子面对“白脸”时,往往会非常听话;但面对“红脸”时,则会放飞自我,表现得非常任性。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代表孩子明白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对错。他们只知道反抗“白脸”会受到惩罚,但“红脸”会满足自己的要求。

对待一件事,孩子没有自身判断力,只会根据对面人的反应,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方式,“看人下菜碟儿”。

结果不仅达不到所预想的教育目的,反倒问题越来越多,让孩子养成了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坏毛病。

3

在真人秀《婆婆与妈妈》中,黄圣依和她老公杨子为我们展示了“拆台式”教育的另一个问题——

黄圣依4岁的儿子安麟在街舞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坐在一旁的杨子过来大声呵斥儿子:

“动作一定要标准,重来!”

“只要是合不上音乐,就不能喝水!”

“再来,快点儿,老师要发脾气了……”

黄圣依和婆婆在一边看着,心疼的不得了。黄圣依一边给孩子递水一边劝老公别太严厉,可是扬子一把将黄圣依拽开,让她不要说话。

舞蹈课结束后,两人的争执依旧没有停止。

扬子不停地指责黄圣依给孩子报太多课,导致孩子没有精神,甚至冲着黄圣依大吼:“儿子都要让你养废了!

而这些争吵与怒吼,都是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的。

父亲的怒吼和严厉,母亲的尴尬和欲言又止,奶奶在一旁偷偷抹泪……这一切都被幼小的孩子看在眼里,脸上也浮现出了茫然又紧张的表情。

很多父母都曾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影响到了本来和睦的夫妻关系。

而这样的冲突,如果多次出现在孩子面前,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阻碍了孩子健康的性格发展。

他们会认为“父母是因为我吵架、不开心的”,进而产生严重的负罪感:听爸爸的话,觉得对不起妈妈;听妈妈的话,又觉得是对爸爸的“背叛”。

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小心翼翼、不自信、性格阴沉,逐步发展成讨好型人格,或者性格执拗、偏激。

我大学时同宿舍的一个女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她其实很优秀,学习不错,长得也很漂亮,在同学之间人缘一直不错。可她就是很自卑,平时唯唯诺诺的,从来不敢拒绝别人。

“我特别害怕别人因为我不开心。”

她曾告诉我们,小时候她爸妈总会因为教育的问题吵架:

“爸爸妈妈总会因为我而起争执,这让我觉得自己很笨,总是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听他俩谁的。听一方的,另一方就不开心,然后又会吵起来……”

4

李玫瑾曾说:“管孩子,只能有一种声音。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手表定律”:

给猴王一只手表,猴群按照统一的时间管理生活作息。有手表的猴王就是权威,一切由他说了算。

可当猴群里有了第二、第三只手表,而且每个手表的时间都不一致的时候,猴王就没有了威望,猴群也开始混乱。

这个定律放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给出不同方向的多种规矩,或是因为心情等原因肆意更改,也会破坏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规则意识。

互相“拆台”的教育方式,会让父母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并让他们试图以“钻空子”的方式,来挑战父母的权威;

与此同时,父母的反复无常也模糊了他们对于规则的边界感,令他们不知所措,无法判断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在教育孩子的这个问题上,父母乃至全家要达成共识,在教育方式、理念上要保持一致性。

首先,要确立共同的立场。

如果家长之间有不同的管教方式,可以提前沟通好。要“红脸”就一起“红脸”,想“白脸”就一起“白脸”。只要大方向没问题,采取什么措施都是可以商量的。

其次,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对错。

如果对于某件事的处理方法父母意见不统一,可以先遵从原则性强的一方,另一方先闭嘴。

第三,不要互相诋毁、拆台。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因此即使不赞同对方的某个想法,也不要对孩子表达不认可的态度。这样会损害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间接鼓励孩子产生反抗心理。

无论是“红脸”还是“白脸”,我们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认知

与其纠结怎么让孩子听话,不如家长们自己先找到平衡点,创造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