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行之青铜器博物馆

我拢共去过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两次半。

第一次吧,是初到宝鸡,不知道地方,满大街找路,误打误撞跑到石鼓山上去了。结果发现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就在石鼓山旁边,只是当时人家已经下班了。

我心里说就当认个路,然后跟大家去爬石鼓山。——所以,这第一次充其量算作半次。

不过这半次的经历却颇有意思,叫我们记忆深刻。

我们上石鼓山的时候,才是华灯初上时分。星星点点的灯火,缀在石鼓山腰身上,看上去像闪闪的星星。石鼓塔被一片光托着,像是浮在半空中一样。再看东岭廊桥,被一席光影笼罩,壮观地拉通渭河两边。我们就想象,走在这片“金光隧洞”里,一定跟在神话里的天桥上漫步一样美妙吧。

当时的天气好好儿的,略有点风,——初夏的风,凉飕飕的,吹在人身上就是一个字,“爽!”

可是,等我们刚刚蹬上石鼓塔,突然狂风大作,接着便是劈头盖脸的雨点全力砸下来。旁边几个带伞的人,赶忙把伞撑开。可是风太大,吹得人东倒西歪的,撑开的雨伞就像小孩儿的玩具,被肆虐得一忽儿反张开,一忽儿又随着风向往地面上狠栽下去。

我们赶忙拿衣服遮住头,呼喊着笑闹着跨着台阶往山下跑。

那忽儿石鼓园路口的车也像在躲雨似的,跑得飞快,公交车和出租车完全打不住。好不容易,拦住一辆出租,我们钻进车里,赶快往酒店跑。

快把我们搞笑死的是:车刚到火炬路酒店门口,雨停了,星星又出来了。

我们几个互相看着彼此浑身像落汤鸡一样的狼狈样儿,在火炬路上仰天大笑:有像宝鸡这么捉弄人的么?

第二次去是2017年7月份暑假期间,那次是专门去青铜器博物馆的。——我这么强烈要去看,是由缘由的。

2016年7月份,我们单位组织党员学习,去看了江苏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那里面也有青铜器,当地导游说,“这里是青铜器之乡。”

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经常看资料,都说宝鸡是“青铜器之乡”。我们这是遇到了真假美猴王,还是逢着真假李逵了。所以,我就一直要去看看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馆。

我那天是11:00吃点饭进去,17:00出来的。一路看下来,看得我晕晕乎乎的,——主要是不认识字儿太多,爬在那里使劲儿看,跟看娃娃片儿差不多。

我走到外面的时候,外面的太阳正火热炙烤。有点晕,又有点饿,更多的是挫伤感。可以说,这一次青铜器博物馆之行,把我直接给整懵了:完全不认识字。

中国早期的文字,古远生僻,作为文物的释名,文字跟文物一样久远。“完全看不懂!”回家的路上,我一直跟自己说:“看来我只有重新回幼儿园复读了。”

那一次回家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来读《诗经》看《三国》,顺便也查一些资料,准备再去青铜器。

第三次是2019年“百合杯”,那天上午没有比赛,我们赶到了青铜器博物馆。——因为不方便,也怕被人笑话,我没有带《古汉语词典》。

这一次,我是跟在南方的一个旅行团后面,蹭着听解说。解说员主要阐释了这件文物的由来和它身上的故事,为了激发游客的好奇心,里面还是有点虚构演绎的成分。我似乎懂了一点儿,但又不怎么太确信。

历史是很严肃严谨的事情。有人说历史是死的,有人说历史是活的。这两种说法都自有他们的道理:前者是说历史就是既成的东西,任何人无法更改;后者是说,每一件文物,都是会开口说话的,只是能听懂的人太少。

难怪有专家说,看青铜器博物馆,最好是在下雨天,一个人静静地去看,这样才有感觉。

其实吧,看青铜器,就像看经典文学作品,要反复翻看,不断琢磨。也像看经典的乒乓球比赛,要不断回放,反复观看,从每一个细节看整个过程的起伏变化。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苏轼关于读书的一点建议。其实,看青铜器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要泡在里面,才能得其点滴。

我在做计划,打算第四次去宝鸡看青铜器博物馆。最好是逢着下雨天,撑把古旧的油纸伞。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摄影:何震)

(公益广告1:龙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广告2:书法臻品 品质人生)

(0)

相关推荐

  • 【醉翁专栏】屈建修:破阵子·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前言]青铜器既是商周时期青铜制造文明发达的体现,也是商周社会状况的反映.这是因为在当时,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甚至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性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篇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这是中国唯一专门展览青铜器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厉王胡簋.逨盘等三件禁止出境文物.原来墙盘也在这里,不 ...

  • 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中国”在里面

     中华石鼓园建在"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宝鸡市石鼓山上.工程总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30.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由园林绿化.广场. ...

  • 呦呦鹿鸣,周野之藏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村民在挖地基时偶然发现了青铜器.文物部门遂即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发现了大量青铜器,被评为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批墓葬年代为商末周初,出土文物体现了历 ...

  • 消失的南美玛雅人去哪了,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找到了线索

    {上图1为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树.图2,3为南美墨西哥的沙漠霸王树.} 前言: 惊掉下巴 玛雅人,不见了,可能来到了中国,居住在陕西省宝鸡市! 是不是,看到这儿,您已经惊掉了下巴! 看文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古代玉器】

    汉代 螭纹玉韘 汉代 玛瑙剑璏 明代 螭纹玛瑙璧 明代 荷花白鹅纹玉饰 明代 莲鹭纹玉饰 明代 龙纹玉带饰 明代 雁莲纹玉饰 齐家文化 玉琮 清代 螭纹龙首玉带钩 清代 螭纹玉璧 清代 二龙戏珠纹磬形 ...

  • 青铜兵器与车马器:纽扣分享山西青铜器博物馆之七强固威行篇

    青铜兵器与车马器 山西青铜器博物馆系列之七 纽扣分享 山西青铜博物馆隶属于山西博物院,是中国第一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 .该博物馆展出青铜器物多达2200余件,上起陶寺,下至秦汉,跨越整个青铜时代.其中 ...

  • 宝鸡行之大散关

    去东湖是因为苏轼在那里待过:去大散关是因为陆游的那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我觉得,男人一定要去大散关走走,那里能让你找到战争的感受,能掂量清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

  • 新作速递丨伊沙11月作品:宝鸡行

    <宝鸡行>(组诗) <宝鸡厨艺诗会> 鼎 最初 是用来煮肉的 诗人 用锅 做水煮肉片 这是 文明进程中的 厨艺诗会 <文明与野蛮> 鼎 用来煮肉时 是炊具 鼎 用来 ...

  • 【三秦文学】王明利:【宝鸡行吟】(七绝十二首)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张 小 鱼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宝鸡行吟 (七绝十二首) 文/王明利(陕西宝鸡) 过渭河湿地 柳絮榆钱拂面行,眉开碧岸踏歌 ...

  •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镇馆之宝竟是从废品站收回来的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中国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宝鸡是真正的青铜之乡,著名的大克鼎.毛公鼎全部出土自宝鸡.博物馆具有"数量多.重 ...

  • 银川行:来博物馆寻找“牛明星”,憨憨的样子也是国宝

    在我看来,宁夏就是一处宝藏之地.相比国内其他省份,她的存在感并没有多强. 处于大西北腹地,面积只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被内蒙古.甘肃和陕西三省夹在其中,实在很不起眼.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宁夏,和初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