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土炕

       “热被子大炕,胜过做皇上。”
        还是国庆假时候,气温就低到了叫人缩头缩脑想钻热被窝的程度。“秋雨入梦起乡思。”今天这样的天气,我的心已经飞回了老家火热的土炕上。
        前年,镇上几个小干部拿着文件来村里说,要拆锅头土炕,要煤改气。那个摇头晃脑得了吧几的派头,用翻转的舌头漫画着干净卫生整洁的新农村景象,仿佛天然气已经通进了家家户户。
        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街口,大家都说拆了咋办啊?电褥子还没买呢,天然气可能还在天上呢。
        “文件上规定的!”一个留着三七分偏头的瘦个子“哗啦啦”地摇晃着手里的文件,撇着薄嘴唇。
        “把屁个拌下了。”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被他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给惹毛了,拔出嘴里的烟锅袋,啐了一口唾沫。
        那天我恰好在老家,实在看不过眼。就过去问他们:“把锅头平了,土炕挖了。中午这顿饭咋办?今天晚上睡觉咋办?”
        镇干部们张了张嘴巴,没吐出一个字儿,就那么一开一合地咂巴着,发不出声音。那样子,就像鱼被扔到岸上,急促地张着嘴巴一样。
        老家靠坡,现在都是果园果树。修剪了的树枝,被大家拉回家铡成柴禾,整整齐齐地码在院里屋檐下。过了风的硬柴禾,干得通透。白天烧火做饭,饭香;晚上烧火热炕,炕热。自我记事时起,一直就是这样的。
         那时候,老师叫我们写作文,我最爱用“炊烟袅袅”这个词了。真的是这样的:淡淡的蓝色的烟从人家屋顶上升起来,在空中摇摇摆摆飘飘荡荡,有时候是一条细线,有时候像一团棉花,挂在蓝天夕阳青山里,美妙极啦。
        山道风硬,且刁钻。老家就像一个捂紧棉袄扣紧毡帽,拢着袖子弓着身子缩着头,把自己蜷在山坡一处避寒的老人,哆哆嗦嗦的。逢着西北风“嘘嘘嘘”吹着口哨裹过来的时候,大街上便空空旷旷的,见不到人影儿。——大家都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熬冬呢!
        我童年时代的冬天大多时候是在土炕上度过的。我自小冻脚后跟儿,很严重,最严重的时候脚后跟儿的肉都会溃烂,脚完全不能着地。没有办法,我就像小绵羊一样被家人圈在土炕上。
        土炕晚饭后烧一次,热一晚上;早饭后再烧一次,热一白天。我就在炕上爬被窝里看书听广播,看的书是《烈火金刚》《地道战》《李自成》;听的是广播连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电影《虎口脱险》等等。或者就坐在窗台边,小爸把糊窗户的白细纸抠个洞,我扶着窗台从小洞里看人家在外面场院里打雪仗,捉麻雀。
        有一次,我印象很深。我们在学校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我摁耐不住自己的玩兴,央求小爸跟我捉麻雀。
        我们用一根很长的细线系住一根小树枝,小树枝斜撑着雪地上的竹筛子,筛子底下撒着玉米粒。绳子的一端一直拉到窗台,通过小洞进来,在我手里攥着。
        我们静静地趴在窗台上,看着麻雀们先在柿子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吵嚷着,然后三五个胆子大的飞下来走到近处探头探脑地看看,又缩回几步。一忽儿走近竹筛子,一忽儿又扑棱棱地飞开。如此反反复复,复复反反,试探半天,终于忍不住钻到筛子底下去衔玉米粒。
        “拉!”小爸一摁我胳膊,轻声发号令。
        我赶忙一拽绳子头,那边的竹筛子猛然扣下来。嘴里叼着玉米粒的麻雀来不及反应,就被扣在了里面,“吱吱吱”乱叫乱扑腾。
        小爸赶快跑出去,把筛子掀开一条缝儿,把麻雀一一抓住,用红毛线拴起来,绑在窗台让我玩儿……
        土炕上,有我童年的乐趣,又给了我走近书籍的机会。
        我们读了初中以后,分了家。土炕比原先的大了,竹席需要两张掺和着铺才行。炕边一角放着纺线车,母亲要趁着冬天夜长的时候摇着纺车纺线。
        那时候的冬天,母亲天天晚上都在“嗡嗡嗡”地摇纺车,搓成细条的棉花棒就变成了细细的线条。纺线锤一天天地粗大起来,终于可以卸下来了,放在一边盒子里。
        母亲一个冬天纺的线,来年开春三四月,就可以上织布机织成布,供我们一家人做衣服,织被单,纳鞋底。——土炕上,是我们一家人穿衣的希望所在。
        我对土炕的感情尤其深厚。每年冬天回家,都要钻进热炕头被窝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平凡的世界》来看。外面的风越大雪越大,看着越有感觉。真的,我读着读着,就走进了小说里面,我自己成了孙少平。
        今天上午,又回了一趟老家。父亲把土炕烧得热乎乎的,我进来门来不及在屋子里转转,就钻进了热炕头。土炕睡着真是舒服,把腰舒展地展开,底下热腾腾的,又不会上火。
        吃了午饭,我都懒得下去,就那么斜着身子躺下来,没多大一会儿就入了梦乡。
        梦里是我们过年夜,一家人围坐在滚热的土炕上,给老人们拜年,讨压岁钱,吃土炕竹席底下掏出来的核桃,炕边热的熟柿子……
        这几年,盛行“回乡”。大概,不只是老家的山水饭菜,还有老家热乎乎的土炕吧!

(作者简介:陈启,平时扫地,闲时打球,偶尔写作。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陕西中考语文专版。)

(0)

相关推荐

  • 麻雀说

    中午歇晌,躺着还没睡着.几只小麻雀飞进了院子,落到了屋里的地面上,叽叽喳喳的像是说了些什么.有点喧嚣,有点急迫,终究还是听不懂鸟语,即便她们一直在闹个不停! 至于麻雀是否有什么想法,我不知道,也不清楚 ...

  • 老家的冬天

    算起来,除了过年放假,已有近三十年,没正儿八经在老家过冬了. 其实,和大连相比,老家的冬天,也还是很冷的.虽没有海边的寒风刺骨,但那种干冷的感觉,还是有些让人生畏. 小时候的农村,一般人家冬天也没什么 ...

  • 追忆土炕

    冬季,我常常忆想老家的土炕.土炕不仅承载着父母恒温的关爱,还储藏着诸多我童年的梦香.我的老家在鲁东南山区,年少时每家每户都有1-2盘土炕.土炕自然与土分不开,是用特种的黄泥与麦糠按一定比例和成泥后,再 ...

  • 乡村隆冬记

    <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冬天,才是真正的冬天."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

  •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100号作品】李秀亭||怀念老家的土炕(散文)

    怀念老家的土炕 作者:李秀亭     主编:非   鱼 年逾八旬的我,离开生我.养我长大的老家快七十个年头了,每当冬季寒风呼啸.雪花飘飞的时候,对老家土炕怀念之情就会骤然袭来.尽管现在生活在具有中央空 ...

  • 马明霞/散文:怀念老家的土炕(外一章)

    怀念老家的土炕(外一章) 文/马明霞 图/网络 当缤纷的落叶正在初冬的童话里喧闹时,那雪便乘着落叶来了.我瑟缩着躲进温暖的被窝感受着电热毯传递给我的温暖,心中却满满的都是关于老家土炕的记忆. 记得小时 ...

  • 老家的热炕头

    南人住床,北人睡炕.       每当数九寒天,万家灯火的时候,我就会油然地想起老家的火炕.大概是印象太为深刻的原因吧,一想到温馨的老家,暖洋洋的灶间,热烘烘大炕,由不得眼窝湿润润的.         ...

  • 农村睡了好几代人的土炕,有人却说它对身体不好,是这样吗?

    我敢和再座的各位朋友打个赌:只要是从北方农村走出来的60后.70后.80后,谁要信誓旦旦说没有睡过农村的土炕,那他绝对是个"假农村人"! 我的老家在西北农村,这里的冬天寒风刺骨.滴 ...

  • 【山西】史光荣丨散文/老家的土炕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老家的土炕 史光荣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亳清河畔的老家亳城村,住的是窑洞,睡的是土炕.     在低矮灰暗的窑洞里,土炕就是聚焦点,是整个窑洞的心脏,不仅是家里最大的物件,也是家 ...

  • 怀念老家的土炕

    17-12-29 08:3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怀念老家的土炕(散文) 王瑞 我是个恋乡恋家情愫极重的人,在久离老家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眷恋着我的老家.特别是当我一 ...

  • 仰高 ||老家的土炕 ||“一人一城一故事”优秀征文选登(214)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原创】老家的土炕

    以下是第 220 篇推文,欢迎批评指正! 在北方的农村,过去几乎每家都有土炕.一到冬天,火炉就烧回了家里,既可以生火做饭,又可以用来取暖.火炉是北方农民冬天取暖的主要设施,而与火炉相连的土炕,也成为了 ...

  • 怀念老家的土炕(散文)

    原标题:怀念老家的土炕(散文) 王瑞 我是个恋乡恋家情愫极重的人,在久离老家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眷恋着我的老家.特别是当我一个人漂泊在城市的街头,更会不由地想起老家的土炕--那孕育了我人生梦及爱心的 ...

  • 记忆中西北老家的热土炕,让我时时心中有个牵挂

    几年前,我还在老家的时候,自一进腊月后,母亲白天忙活,每天到傍晚时候总是早早就去先烧好阳坡房的土炕,然后一个人走到院子外场边上张望. 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她希望在外工作的儿孙年底了能很快回家来.每次看到母 ...

  • 海王的老家 “亚特兰蒂斯”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还是小学时候,打着"史前文明未解之谜"标签的促销儿童读物里,我第一次知道亚特兰蒂斯. 失落大陆,埋在大西洋底,我曾幻想过那儿的生活. 就像<西游记>里的龙宫,肆意漂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