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土地与牛

我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明显感到他的手在颤抖,望着年老虚弱的父亲,我的心突然很疼很疼,这是父亲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呀,很快很快就要消失了……
                 ——题记

   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是个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生命安全,时时受到威胁,别说温饱问题了。父亲就这样,在饱一顿饿一顿的艰难环境中,走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到了青年时期,我国全面解放了,农村土地开始了实行生产队工分责任制。多劳多得,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算是天大的恩赐了。终于结束了有力无处使的颠沛生活,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吃上一口饱饭了。

  那时,父亲年轻力壮,为了多赚工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他包揽了很多工种。据他回忆说,春播时,他白天就牵牛下田,扶犁耕作,挑牛粪下基肥。晚上挑油灯,去秧地拔秧苗,不知疲倦地忙活到下半夜,合一会儿眼,天不亮就起来继续忙活。夏收时,他白天挑谷上晒场,晚上就筛谷打米。忙完了夏收忙秋播,还有种红薯花生玉米之类的旱地杂粮。

  总之,在当时,根本没有一天的空闲时间,而每个人都忙着快乐着,只为吃上饱饭了,多么简单的要求呀。再到后来,分田到户了,父亲有盼头了,他望着自己寄予厚望的土地,更是无微不至地侍弄着,播种,施肥,除草他都细致认真地对待。他期待用他勤劳的汗水,让土地开花,长出生活的希望,让一家人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父亲是个耕田种地的能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农科技术员了。他用心对待各种农作物,善于观察与揣摩各种庄稼的生长习性,投其所好地适时灌水,晒根,施肥,催长。因此,他种的庄稼,总比邻居的更好,产量也更高。在当时,大家都是以土地为生,以丰收为目标。所以,在收获季节,我家的田地里,总是聚拢了很多邻居来集体议论,研究我们的庄稼怎么长得这么好。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隔了一堤田梗而已,为什么产量就跟不上我们的呢。父亲也不隐瞒,很高兴地给大家分享经验。在他看来,他的庄稼种得好,年年持续丰收,是他的骄傲与荣耀。他很乐意传授给大家,可奇怪的是,邻居们始终学不到父亲种地的精髓,明年依然重复着这些情景与环节。

  那时候,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父亲种的庄稼会是全村最好的呢?长大后,我渐渐明白了,那是因为父亲用心对待庄稼。因果关系,这应该就是正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吧。凡事只要用上心了,我相信没有做不到最好的,这是最自然的和谐之道,不止肤浅地用在庄稼上,对于任何事也是同样道理。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一辈子都在与土地打着交道。他爱着土地,开始时是赖以生存,后来温饱解决了,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可父亲还是离不开土地。种地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可以说是一种乐趣与寄托了。父亲还爱着他的牛,那是陪他一起种地的好伙伴。

  父亲常常说:牛是最累最苦最伟大的,为我们付出全部,直到生命的尽头。而它自己,只需要青草裹腹就满足了。记得我小时候,农村家庭普遍还是很穷,买一头自己的牛也是奢侈。于是,大家都想到一个办法,解决耕牛的问题,那就是几家人合用一头牛,然后错开时间来犁田,这样牛就更累了。

  后来,渐渐地,我家也有能力买一头属于自己的牛了,父亲对牛更加爱惜。当时,我放学回来与周末假期的时间,还要负责放牛的,每当我牵起牛绳,父亲总是千叮万嘱地吩咐我,把牛牵到肥育的草地上,牛吃不饱你回来也别吃饭。当时,听了父亲的话,小小年纪的我,委屈得想哭了,在他心里,是牛重要还是我重要。

  众所周知呀,那时候基本没有什么荒地的,而且各家各户也有牛了,草地资源实在有限。为了让牛吃得肚子鼓鼓的,回家交差,我与小伙伴们只能把牛牵到村子背后,比较远的山坡上,这也只能限于周末与假期的时候才能够做,因来回需要半天的时间。平时放学后,只能把牛牵到附近的田梗上,这也不是一个轻松活,要把牛绳牵得紧紧的,唯恐它抬头就吃了庄稼。

   后来,我父亲又想到一个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就是养母牛。因为他觉得一家一头牛后,牛的活就不多了,很多时候闲着。他觉得养一头母牛,产了牛崽子,养到能耕地了,就可以牵到牛市场卖掉,换点钱。反正牛就放草地而已,不用投资什么成本进去。

  于是,我的苦日子来了,母牛一年产一次子,往往是这头小牛还不能卖掉,它的弟弟妹妹又来了。我记忆中,最多的时候,是同时牵放三头牛,一头牛母亲两头牛崽子,可以想像有多折腾了。当时我只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在管不住牛,去糟蹋了邻居的庄稼时,我对牛哭了,怕人家骂我,更怕父亲骂,哭解决不了问题,但当时,我能做到的,只有哭了。

  父亲很爱护牛,在农忙时,牛忙活多了累了,肯定会瘦下来一点的。父亲很心疼,他把大毛竹的一端削尖,留一个斜斜的口,在牛归栏后,把三个鸡蛋把破,混上凉开水,倒进 竹筒里,左手轻轻托起牛的下巴,右手握着竹筒,缓缓地把蛋液倒进牛的喉咙,他说这是给牛补充营养。

  每次,看着他喂牛的细心样子,我似乎确认了:在他心里,牛我还重要。要知道在当时,鸡蛋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那时家里养几只母鸡,下蛋还舍不得吃,要孵小鸡,再养成大鸡,逢年过节杀来给一家人吃。为这事,我反抗过,说我也没鸡蛋吃,父亲怎么把鸡蛋给牛吃了?父亲说:“你有牛辛苦吗?你干的活比牛多吗?如果你能把牛的活替下来,我天天给你吃鸡蛋!”听了他的话,我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随着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如我一般的农村孩子,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着长大了。随着家乡工业的发展,他们并不安心于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平淡生活,很果断地洗脚上田,另谋生活了。那片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已不再是他们手中的香饽饽了,反而成了弃之可惜的鸡肋,很多田地也没自己耕种了,当然,牛也跟着消失在农村里了。

  水源好的田全租给外省来的菜农种蔬菜,旱地早就不耕种了,荒置多年,杂草比人还要高。我的父亲也老了,头发全白了,他时常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杂草丛生的地,说:“多好的地呀,都没有人愿意耕种,浪费喽。”说这话时,父亲透着深深的不舍与无奈,他深爱着土地,离不开土地,更不忍心看着他钟情一辈子的土地,在他的眼前,成了被人遗弃的孩子。

  这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痛,我又能理解多少呢?就像前几年,父亲见缝插针地在房前屋后翻地,种花生,黄豆之类的杂粮。我怕他身体吃不消,也希望他安享晚年,没少责怪他,有时,甚至在他“屡教不改”时,情不自禁地大声吼他:“种地种地,你就知道种地,你都种了一辈子的地,还要种,你就不能过些清闲的日子吗?”

  可他依然我行我素,我也渐渐明白了:父亲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怎么可能放得下呢?干脆就由他性子干了,只要他干得快乐就行了。后来,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有一种爱叫顺从,尊重他的选择,也是一份孝心。

   现在,随着农村转城市化的发展方向,轻轨修到了家门口,长长的铁龙穿村而过,我的娘家——父亲所在的整个村子的土地,无论愿意或不愿意,都被政府无情地征收了。前段时间,商讨了大半年的补偿拆迁计划,终于达成协议了。随着协议的定稿,十多台推土机与勾机,迫不及待地,轰隆隆开进了村:先把村背后——我小时候放牛的山坡推平,作为安置房的宅基地,然后,再慢慢建楼房,把村民集中安置。

   今天早上,我扶着驻着拐杖的父亲,从家慢慢地走到山脚,看着勾机不停地作业,望着这片变得面目全非的土地,他的眼神空洞,又无奈,自言自语地说:“农村人,离开了地,算是啥呀,没有了地,以后的子子孙孙怎么生活呀。”

  我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明显感到他的手在颤抖,望着年老虚弱的父亲,我的心突然很疼很疼,这是父亲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呀,很快很快就要消失了,村子里的乡亲们,也很快很快就要从农村人,变成了家家都住商品房的所谓城市人了。可是乡亲邻里们,谁也高兴不起来。

  发展建设是上级强加的堂而皇之的理由,可是,当乡亲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一辈子,建起来的温馨家园,被机器无情地摧毁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那种无能为力的无助感,不置身其中,谁又能真正理解呢?

   我百感交集地望着父亲,望着眼前这片童年时放牛嬉戏的山坡,马上就要夷为平地了。那些童年时攀爬了无数次的树,在电锯的威力下,无助地倒下了,眼前这片躺着我无数梦想的土地,现在变得满目疮痍,突然让我觉得很陌生,那些年那些月那些日子那些小伙伴的笑声,仿佛还在山上回荡,可惜,一切都失去了最初的模样。

  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了,要不是父亲在身边,我真想找个角落,躲起来大哭一场,宣泄心中憋屈的情绪。这里承载着我无限快乐的童年,承载着我无数欢乐的笑声,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根植在我记忆的血液里。现在,我要亲眼看着它,被乱七八糟的机器无情地践踏,直至支离破碎,再一点点地,慢慢消失了,教我如何不心痛?为我记忆中最纯真美好的时光,为这一去不复返的家乡故土……

PS:今天,微信系统提示我开通赞赏了,虽然我知道这个功能于我而言,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我还是要把开通赞赏后的第一篇文章,献给我天堂的父亲。于是,推一篇与父亲相关的旧文,这篇文章写于2014年8月30日,首发江山文学网,当时的父亲,已是体弱多病,步履蹒跚。写完这篇文章后的一个月零八天,也就是2014年的10月8日,父亲油尽灯枯,与世长辞了。距离现在,已经是两年半了,愿我亲爱的父亲,化成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闪在我生命的每个角落里……

  

网名:一泓夜雨;对文字抱着虔诚的态度,相信一支瘦笔,能写尽红尘清欢。此生最大的愿望是:想平凡的事,写平凡的字,做平凡的人,用文字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QQ号:1273853357   微信号:ae1273853357

(0)

相关推荐

  • 【周末散文】打工的母亲(15年前的旧文字)

    下班回来,正忙着做午饭,电话响了.是父亲.隔着五百里地距离,父亲在老家的公用电话亭里,劈头问我:"你妈给你打电话没有?"听得我一头雾水.父亲和母亲不都在老家乡下吗,怎么会母亲给我打 ...

  • 散文天地•范学凯作品‖总第921期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zjxsyzz.com 父亲·土地·毛驴 文/范学凯(辽宁) 前几天周末休班,我和往常一样回老家看望父母.我把车刚停进院子,母亲像往常一样急忙从屋里迎了出来. ...

  • 秋天是一首怀念父亲的歌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秋天是一首怀念父亲的歌 作者 | 姜国建 原创 | 乡土赊旗(ID: ...

  • 粮食是个宝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粮食是个宝 作者:焦克志 老祖母活着的时候,常常说:"粮食是个宝,是人世间最重要.最 ...

  • ​我的村庄

    ​我的村庄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

  • 朱良启丨关于拾粪的记忆

    晚上出外散步,一不留心踩到了谁家爱犬随意拉在人行道上的狗屎,妻子开玩笑说我交了"狗屎运",搞得我哭笑不得.但这脚下令人厌弃的不雅之物,却勾起了我对当年在农村拾粪经历的回忆. 农村俗 ...

  • 在南方的农村,为何很多庄稼地里要放几块大石头?有何用意?

    文/农夫也疯狂 庄稼地是用来种植庄稼的,一般农民在耕田.种地的时候,如果见到有小石子了,一般都会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一起扔到庄稼地以外面的地方.不过在南方的一些山区,确实能经常看到有些庄稼地里有一块块 ...

  • 父亲的庄稼情

    东方的鱼肚白刚露出地平线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在去往庄稼地的路上了. 美美地喝上一大瓢水,把锄头往肩上一扛,毛巾往腰间一搭,父亲便意气风发地出发了.崎岖的上路上,父亲迈着轻盈的步伐,嘴里哼着欢快的小曲儿, ...

  • 父亲是一头牛

    文丨陌陌清荷 侠 道 父亲还守在老家干重活,有时候心疼,让他来深圳,托朋友给他介绍份轻松工作.他倒好,先是舍不得离开奶奶,后是舍不得那栋房子.不知道是因深圳消费高,还是太眷恋故乡,他生死不来深圳.他总 ...

  • 父亲的割牛草理论

    农耕时代的乡村农家,家家户户都要一头牛,赛鹤岭老家已复如是.父亲年轻时,就给大队放牛割牛草.父亲说,割牛草是个技术活,会割的处处是牛草,不回割的跑遍一座山也找不到,勉强割回来牛看都不看一眼.父亲割牛草 ...

  • 赵括的父亲有多牛?堪比廉颇的赵国名将,曾打破了秦军不败神话

    在一般人看来,历史上的赵奢其实并不算太出名,大家对于他的印象更多的是来源于赵括,也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奢是赵括的父亲,曾非常有预见性的断言,日后赵括不堪大用. <史记>中记载,赵括熟 ...

  • 盘古开天始相觅 千古知音谁觅回?“原创首投”土地情" / 牛圈

    "原创首投"土地情" 牛圈-- 盘古开天始相觅 千古知音谁觅回? 几回相寻几空费 千辈万年觅得难斗量的泪 脚下的土映入眼帘的地 绵延逶迤孕育着生命足食丰衣 情深深,意密密 ...

  • 父亲与土地

    父亲是农民的儿子,他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他从不否认自己是农村人:如果有人说他文化革命前的师范生,是"知识分子",他反倒觉得不自在.其实,他是很接地气的. 父亲说,1962年春,即将 ...

  • 不难预料,十年之后土地将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有地的农民朋友最牛

    早几天,有农民兄弟请俺吃饭.俺问:有什么喜事呀?对曰:卖地分红了几十万.哦!俺虽然去吃了饭,但心里却很难高兴起来,只想说说守住土地的重要. 俺不觉想起了一个远古时期的故事-- 一群贵族为了躲避杀身之祸 ...

  • 北京协和医院有多牛?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我...

    北京协和医院有多牛? 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我说他头疼,但是从来也没去检查过一直瞒着家人.直到97年说眼睛看不到了,才去医院做检查,发现脑袋里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包裹了20根血管和视神经,甚至包括脑主动 ...

  • 《庄稼 · 土地 · 父亲》II 逯玉克

    -请扫码关注- 诗人思归平台欢迎您 投稿微信号: CZJ690430 温 馨 告 知 <诗典藏>一书征稿开始,欢迎老师们踊跃投稿!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节约每一粒粮食 作者简介: 逯玉克, ...

  • 父亲去世半个娱乐圈到场,张一山每年陪其扫墓,今25岁比父亲牛

    傅彪,作为一个老艺术家,作为一个靠实力作品说话的演员,即便是已经离世很多年了,但是依旧是非常受欢迎的,更是大家十分怀念的一个老演员.其实,傅彪最开始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将军,因为从小傅彪就生活在军区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