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里 我们都是那个不敢说真话的小孩

最实用的心理疗愈&最落地的身心灵平台

文: 凡默(斑马)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资深占星探索者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完全活在一个本体中,全然的爱、全然的信任,就是一种纯然的存在。

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恐惧没有害怕没有区分性,没有二元对立,与母亲也就是相当于与源头浑然一体,是一个完整的存在。

后来,我们开始与父母、环境互动,我们就开始慢慢形成人格面具,因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认不出我们的本体并且无法鼓励我们,慢慢的我们就会有了很多概念、身份、价值观、经验,这一切形成了人格。

其中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就是,我们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不敢在重要关系中说真话。

因为在童年,我们是依靠父母而生存,而对生命本身从童年我们就有一个深刻的体悟,那就是我们要先生存后发展。

我们会发现,我们按照父母认可的人格标准——乖一点、按照大人的标准说话、嘴巴甜一点、甚至不要说实话。

疲惫不堪的时候说,妈妈我不累,就会得到表扬,是个男子汉真厉害,如果实话实说,就会招来批评,不吃苦,这么大人了走这点路还累。

想妈妈的时候自我鼓励,宝宝不哭,让妈妈上班赚钱,我去幼儿园。

诸如种种,我们就是因为父母与环境都认同我们的人格,而不鼓励我们发展内在的本体中的真实面向,所以我们就慢慢的在这个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相信了这个人格结构就是真正的自我。

一旦我们进入亲密关系,我们就成了那个不敢说真实的小孩。

因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最容易把对方投射为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我们就不由自主的或者根本没有意识的开始重复童年的模式。

我们因为惧怕“我不够好”对方就不爱我们了,所以我们在关系里尽全力的表现自己甚至牺牲自己,简直就是那个讨好父母以求活命的孩子。

我们因为惧怕“关系被破坏”,我们无法做到透明化真实的沟通,我们害怕我们的阴暗面流露出来后会被抛弃,会被看不起,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会把内在真实藏起来。

在《懂得爱》这本书中,作者曾明确的指出来,亲密关系不是由性关系和身体决定的,它的品质是由彼此双方的坦诚和脆弱程度决定的,越坦诚越脆弱越亲密。

可是我们却习惯了在关系中将我们内在真正的脆弱全部掩饰起来,在关系中要么呈现讨好、要么就是逃避,要么就是指责攻击。

一个妻子其实想对刚下班的老公说,我今天情绪不好很需要你的拥抱与安慰,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指责与抱怨。

一个老公想对自己的亲密爱人说,我很恐惧你会离开我,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冷漠与逃避。

当我有一天流着泪对自己的爱人说,其实我很惧怕分离,所以我才会如此的索取,请你理解我,内在还是一个没有整合好的小孩,我经历了与父母分别不同的分离,这让我很害怕。

当我不再用一惯的强硬与掌控要求爱,要求对方为我做什么的时候,那一刻,我们彼此体验到了心与心的靠近与亲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