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藩王与明朝亲王的爵位较量

原创2021-06-09 18:21·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七日,五十八岁的前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王瑶),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李成桂正式篡位,不敢以“国王”自居,以“权知高丽国事”的身份向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上表,请求明太祖朱元璋册封自己为国王,太祖朱元璋不予批准。

明太祖十分的鄙视李成桂,当年他趁元末明初北方动乱之际,率领高丽军队企图侵占明朝设立的铁岭卫(今朝鲜咸镜道与江原道交界处)并渡过鸭绿江准备进攻辽东,但明军完成集结准备作战时,李成桂吓的直接调转兵马跑回去篡位。

朱元璋评价李成桂其人“顽嚣狡诈”(墙头草),拒绝册封其为朝鲜王,身份还是定为“权知朝鲜国事”。李成桂无奈又为高丽拟定了两个新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上表请朱元璋决定,太祖选朝鲜二字,自此史称“朝鲜”。

明太祖朱元璋对李成桂的评价是顽嚣狡诈

李成桂掌握政权后,他的五子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大君,经过两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杀死幼弟,又击败四哥李芳干),李芳远在建文二年(1400年)被封为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权知朝鲜国事的“定宗”李芳果)禅让,于松京寿昌宫继位,身份依然是权知朝鲜国事。

这时明朝因建文强硬的削藩政策,导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朝皇室内战爆发。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支持朝廷的一方,建文帝对朝鲜采取怀柔政策,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并正式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赏赐亲王爵位的九旒冕九章服。这样,朝鲜李氏的头衔由“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李朝的国王。

那么朝鲜国王,与大明宗室爵位亲王,郡王对比到底属于哪一个档次,由于没有明确的史料定义,所以本文在亲藩相见礼仪,王府规格,子女爵位,服饰等级以及朝见天子礼仪等方面做一下对比,以方便大家讨论,甄别定位。

严格的说,明朝的开国伊始,宗室之内并没有藩王的称谓,明朝王爵主要分为两等,即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两种王爵,在《明会典》,《明祖训》等明朝典章中,王国和藩国是两个概念,亲王封国而不是封藩,亲王就国而不是就藩,王国礼而不是藩国礼,亲王前加以一字封号,郡王加以两字封号(郡名)。

明初藩王则是指与确立与明朝形成宗主国关系的周边国家,清朝张廷玉主持修纂的明史“初,太祖大封宗藩”这个宗藩的称谓要分开来看,“宗”指的是朝廷裂土分封给宗室亲王,郡王的“国”,“藩”则是指中央王朝周边称臣纳贡的自治君权国家。

朝鲜国王

所以在《明会典》明确细分了亲王册封,就国,王国,朝觐等礼仪以及藩王来朝,上贺,朝贡等礼仪。

朝鲜国王与明朝亲王礼仪(参照藩王来朝仪)

假如明朝亲王会见朝鲜王,前期王府官员设亲王座于王城正殿之东稍北,西向。设朝鲜王座于正殿之西稍,东向。

朝鲜王的拜位在藩王座之南,亲王答拜位于王座之北。朝鲜王随从官员的拜位于殿门外、北向。亲王府赞礼官二人分立于殿内东西。

设承传官二人立于殿门外之东西。接伴舍人立于两名位于内赞礼官之南,东西相向而立。引从官二人立于亲藩两王拜位之北。

王府官员侍立于承运殿上左右。全部东西相向而立。

亲王与朝鲜王见面之日,王府所司陈列仪仗于大殿东西。朝鲜王至王府门外时,执事者各就各位,做好准备。

修复的代王府

亲王身着皮弁服陞座后,朝鲜王来到承运殿下,由两层丹陛西阶而上,来到殿前。亲王降座,出迎于殿门之外,二王既见。

王府官员引亲王由承运殿中门入,捨人引蕃王由西门入(与本支郡王一致),各就拜位。

赞礼官赞拜,朝鲜王先拜,亲王答拜,各自就座,引班引蕃王的随从官员来到拜位,皆向亲王行四拜礼。告别时,蕃王前往亲王座前,亲王降座,朝鲜王向亲王行举手揖礼,礼毕,亲王返还后府。蕃王离开承运殿,王府官员送至亲王府正门外。

从藩王来朝会见亲王礼仪来看,亲王身份高于朝鲜国王,体现出宗主国亲王的地位。

王府规模和建筑等级

朝鲜国王居住王宫名景福宫,是汉城五宫的正宫,也就是朝鲜王的正宫。景福宫是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于洪武二十八年(朝鲜)将原来高丽的首都由松京(开城)迁到汉阳(汉城)时建造的新王宫,得名于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现在的记述为330栋建筑组成,共计5792个间,总面积为57.75公顷,换算下来有577500平方米。

明朝的亲王府面积基本在二十万平方米以上,有房八百多间,最大的周王府面积达到约39万平方米,王府与北京紫禁城720000平方米相比约占其54%,与南京紫禁城1160000平方米相比,占比面积约33%。

但以如今残存的朝鲜景福宫面积与明朝亲王府(城)的面积数据的对比意义不大。

李成桂始建景福宫时规模要比现在的记录数据要小得多,明初始建时共有房屋五百余间,在明万历二十年由于壬辰倭乱被烧毁,之后一直都是废墟,朝鲜王移居庆运宫。直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高宗四年)朝鲜高宗之父兴宣大院君为了儿子朝鲜高宗将其修复,扩大到了约58公顷。之后十余年中(同治11年和光绪二年)内遭遇两次大火;1910年,日本攻占朝鲜,把景福宫建筑基本上“扒了个精光”,1995年韩国政府开始再次修复,成为被韩国引以为傲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之一的景福宫。

朝鲜高宗修复的景福宫与现存建筑的对比

明靖江王府复原图,明显看出景福宫与靖江郡王府的规制相似

公元1897年10月12日凌晨2时,朝鲜高宗李熙前往圜丘坛(祭天坛)祭天,仪式完毕后,朝鲜高宗在庆运宫(今德寿宫)坐上龙椅,接过了新制的“大韩国玺”,穿上十二章衮冕,正式登基为皇帝。并宣布成立“大韩帝国”称“大韩皇帝”,改年号为“光武”(开始想把国名定为大华。年号有“韩建光武,固以崇矣”之意,以中华正统自居)改王太子为皇太子,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终止了和中国的藩属关系,景福宫也由原来的王宫升级为“皇宫”。

朝鲜高宗修复后的景福宫复原图

大明亲王府规制等级甩景福宫几条街

咱们回到主题,综合所述,原来的景福宫在明代的规模不要说与紫禁城相比,就是和亲王城相比也是逊色不少。

“乾清宫”

另外,“自尊心与自卑心”极强的韩国对考古数据注入的水分有多大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在景福宫的中文导游介绍图中(原谅我找不到图了),把景福宫的面积描述为691921平方米(69万平米),把景福宫宫名的由来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含义改成“大福从天而降”,把城门也改成“神武门”,宫殿命名为“乾清宫”,极力塑造高大上的形象,回避作为明清藩属国的历史。

现存景福宫建筑

景福宫的正殿为勤政殿,这是一种清代的殿名叫法,为皇家园林中皇帝处理朝政的宫殿。在明代景福宫的主殿肯定另有其名,正殿主要用于举行国家的重大庆典,接见外国使节等重大外事活动,是景福宫各殿之首。

笔者在疫情前也因工作原因数次去过景福宫,发现其样式区别于我国明清宫殿样式,明显融入唐宋时代建筑特色而形成朝鲜建筑风格,正殿两侧吞脊上翘,重檐之间间隔很高,飞檐弧度也很大。

景福宫勤政殿符合王府规制,鉴于两层丹陛之上。

大同修复的代王府承运殿

勤政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在两层丹陛之上,基本上符合明代对王府一级的等级要求。但大殿面阔仅五开间。明亲王府正殿承运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的,坐落在六尺九寸的两层汉白玉丹陛外加高五尺九寸的月台之上,复绿琉璃瓦墙柱涂以红色。“宫殿窠拱攒顶、中画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所以对比记录中的明朝亲王承运殿,景福宫的正殿显得“简陋而且小得可怜”,勤政殿是景福宫里唯一丹陛上带石栏杆建筑。

景福宫勤政殿

当然李成桂当年建造景福宫之时,也有可能将正殿与明朝靖江郡王府的主殿承运殿建造的一样,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的格局,而不是像现在的景福宫勤政殿两层丹陛上略显突兀的盖一座那么“瘦小”的五间正殿,显得格格不入。

网友自绘的靖江王府承运殿,重檐歇山顶,红漆大柱,覆绿琉璃瓦,低于亲王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

景福宫勤政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

代王府承运殿为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

冠服等级的对比

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李芳远马上学习其父李成桂的“顽嚣狡诈”的方法,赶紧遣使上贺表,表示希望永远成为大明藩属,忠诚于太宗。请赐予冠冕服饰,明太宗(成祖)朱棣赐其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等,并以鸭绿江正式划分边界,再次册封他为朝鲜国王,享受亲王服饰待遇,但他作为明朝的藩王只能称孤,寡人,尊大明年号,不准称朕。臣下称其为大王,殿下,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明朝亲王与正妃

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定:“不许用玄(黑)、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于是便出现了亲王的四爪蟒纹,到了明英宗时期,五爪龙袍开始滥赐。根据《李朝实录·世宗实录》,正统十四年(1449年)朝鲜世宗迎接明朝使臣及敕谕时记载,朝鲜世宗李祹对礼官说:“昔日我服四爪龙衣(蟒袍), 后来听闻天朝亲王穿的都是五爪龙(蟒龙)衣, 我也希望穿着五爪龙衣来接待天朝上使”。希望皇帝陛下(明英宗)也赐给我五爪龙服(蟒龙), 而今我让世子穿四爪龙衣(四爪蟒袍),则与我无嫌,对于朝廷法制也不算妨碍”。众朝鲜官员皆从之,也就是说大明并没有赐给朝鲜国王五爪龙袍,而是朝鲜世宗李祹一种僭越,但明朝政府也懒得对这个藩外之国进行处理。所以至此开始,朝鲜的历任国王小小不言的都穿上了五爪龙衣,而之后关于朝鲜世子,世孙的服饰规格(世子着四爪蟒袍,世孙着三爪蟒袍),朝鲜宫廷之内一直争论到清同治年间,今天见到的朝鲜世宗之前的朝鲜国王的画像身着五爪龙袍的,基本全是杜撰的。

李成桂身着“五爪“龙服

而朝鲜王后也开则饰以凤。公主、翁主和嫔妃则饰以花型图案。王后的赤翟衣是明朝皇帝明惠宗朱允炆下赐给朝鲜国王的,是特许的王妃级别的服饰。而天青色翟衣作为明朝皇后的服饰,朝鲜王妃穿了就是僭越。

所以在服装等级上,朝鲜国王靠着“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的方式“享受了”与大明亲王的服饰相同的等级。

子女爵位对比

明朝亲王嫡子一律袭封为亲王世子,次嫡子与众庶子册封为郡王。亲王世子早亡,册立王世孙,世子无子,次嫡子由郡王晋升王世子。郡王嫡子袭郡王爵位,余子皆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后嫡子不再世袭罔替,另外嘉靖帝以兴藩承继大统,通过大礼仪之争,尊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睿宗献皇帝。

朝鲜李朝的封爵体制与宗主国明朝不同。李朝的国王之子,嫡子(正妃所出)封为大君,庶子封为君。嫡子大君中的储君为王世子。嫡女封为公主,庶女封为翁主。朝鲜宣祖开创册封或追封本生之父(旁系继承王位的国君)为大院君,比如前文提到的兴宣大院君,就是朝鲜李朝高宗(日本傀儡韩国开国皇帝)的生父。

和大明相比,朝鲜宗室也有类似的宗室世爵爵位,大院君由长房长孙继承,嗣孙四代之内的封一品君,四代之后世袭都正之职。到了纯祖之时,不论血亲远近,只要是大院君子孙能到达二品的就可以封君。

所以咱们看韩剧,一大堆这个君那个君的,与明朝爵位相比,朝鲜李朝的大君对比的是应该为亲王世子与郡王长子之间,而君对比则为镇辅两级将军之间。

参见皇帝礼仪对比

明朝永乐前,亲王还没有受到政治约束前,亲王进京觐见天子,常服相见三扣头而不拜。天子执大圭(正式接见)代表祖宗宗法之位时,亲王行五拜三扣头礼。若亲王是天子长辈论亲亲之谊行家人礼时,天子要向亲王行四拜不叩头礼,亲王座受。

朝鲜李朝国王没有来过大明的记载,但明会典在藩王来朝中明确的记载了参见流程。

明朝天子如果在奉天殿接见朝鲜李朝的国王,那么朝鲜的国王从午门接谕时,就要行跪拜礼,由午门西门而入,走奉天西门直到奉天殿丹陛之下,在威严的仪仗和礼乐中,明朝天子服皮弁奉天殿升座,乐止后,朝鲜国王在丹陛下向明朝天子行四拜礼,礼毕由丹陛西阶来到殿前,由奉天殿西门而入,来到殿内御前,乐止俯伏拜跪,称“茲遇某節,欽詣向皇帝陛下稱賀”。

说完贺词后,承制官跪承皇帝制、来到蕃王前站立宣制,宣制后,朝鲜王俯伏(跪下)、兴(起身),再拜,礼毕后,由奉天殿西门退出奉天殿回到丹陛下的拜位之上,乐止,朝鲜王及随属俯伏四拜。

然后明天子驾临谨身殿,朝鲜王亦前往谨身殿奏对。完毕后,天子命光禄寺卿设宴,皇太子座于天子御座東偏、稍南。诸王座于太子座依次向南,全部西向,朝鲜王座于殿中之西第一行东向,与諸亲王座相对。

朝鲜王在明期间,凡遇朝会或宴会,朝鲜王班次居侯伯之下。其他藩国使臣、及土官朝贡,皆如常朝仪。

一个是大明“下天子一等”的亲王殿下,一个是藩外属国的朝鲜王,一个是宗室王国的国王,一个化外从属国的藩王,严格的说,比较起来朝鲜王的身份地位远不如大明亲王。

所以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朝鲜李朝国君与明朝的政治待遇低于亲王,在冠服,府邸和礼节上高于郡王,所以大明与朝鲜国王对等的爵位应该是明朝初年册封的开国郡王靖江王,在外独立自成一系,为大明的藩属,由中央帝国册封。而明太祖也将朝鲜列为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

清朝接着跪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