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治疗
【选穴原则】病症及引起病症的原因所在身体的分区编号和腕踝部针刺点的编号是一致的,所以可按相同编号选取针刺点。例如,属于1区的病症取针刺点1,属于2区的病症取针刺点2等。针刺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一般不超过3个。具体取穴原则如下。
(1)以中线为界,在病症的同侧取针刺点。例如,右侧肩周炎,针刺点取右上5;左足跟疼痛,针刺点取左下1等。
(2)以横膈线为界,病症属身体上部的在腕部取针刺点,病症属身体下部的在踝部取针刺点。例如,腰痛,在踝部取针刺点;头痛,在腕部取针刺点等。
(3)若病症恰在中线位置,分不清左右时,同时在两侧取针刺点,在前中线位置上的病症取两侧1。例如,气管炎所致的频咳,针刺点取两侧上1;遗尿或白带多,针刺点取两侧下1;腰椎棘突部位疼痛,针刺点取两侧下6。
(4)有时病症虽在中线上,但尚有其他症状可作定侧时,按其能定侧的症状指向选取一侧的针刺点1或6。
(5)以痛为主要症状时,尽可能查出压痛点,选取与压痛点所在区相同编号的针刺点。若为广泛性疼痛病症,除以最痛点作为针刺点外,还要在痛点的两边再分别选取2个针刺点,即选3个针刺点。
(6)上肢或下肢有运动障碍,如瘫痪、震颤,发生在上肢时针刺点取上5,发生在下肢时针刺点取下4。
(7)对全身或不能定位的病症,例如全身瘙痒症、荨麻疹、盗汗、失眠、高血压或某些精神症状,针刺点均取两侧上1。
(8)对以非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主要以引起病症原因的解剖部位为依据进行选区。例如遗尿,其病位主要在膀胱,所以根据膀胱所在区而选取针刺点下1。
【操作方法】
1.针具选择通常采用30~32号1.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儿童多用1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2.针刺方法为使毫针能刺进皮下表浅部位,针体不宜过硬。
(1)体位:针腕部腧穴时,患者取坐位,针踝部腧穴时最好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且针刺部位的肌肉要尽量放松。
(2)消毒:针刺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且范围应稍大,以免针体卧倒贴近皮肤表面时受污染。
(3)持针:右手持针,用拇、示、中三指夹住针柄,示指和中指的中部在针柄上,拇指关节微屈置指端于针柄下,环指在中指下夹住针体,小指在环指下,将小指贴近皮肤表面。
(4)进针:针刺方向通常朝病症所在一端,即在针刺部位以上时,针朝向心端,若病症在手足部位,则针朝离心端。针刺时,针体与皮肤呈30°角,用拇指轻捻针柄,使针尖快速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即可放开持针手指,使针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针尖会将皮肤挑起直径约0.2cm大小的皮丘,此时循纵直方向将针沿皮下轻轻推进进针深度一般为3.8cm。在针刺点1或6处进针时,要使针的前进方向与腕踝内缘平行,因为腕踝部上端较粗而下端较细,若仍循纵直方向刺入,往往易刺至肌层。推针要缓慢,不必动针体,推针手指不应感觉有阻力,患者局部不应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
(5)调针:以下情况需要调针。①针刺皮下过深:局部出现胀、痛等感觉,此时可将针退至皮下后再做更表浅插入,上述症状多可消失。②针的方向偏斜:针偏离纵轴,应将针退至皮下后重新调整方向再插入,以免影响疗效。③针刺入的深度不适当:若刺入深度不够,致使症状未能消失或消失不完全,可将针稍推进;若刺入过深,在原来症状部位反出现沉、木感,或头昏、心悸等症状,则应将针稍退后。
调针是腕踝针疗法重要的步骤,经调针后部分症状即可改变,有时甚至显著改变;但有时调针后症状未能改变,可留针观察。有的症状在留针过程中会逐渐显示疗效,如部分疼痛、麻木感、哮喘、精神症状等。但调针并非必要步骤,对在当时无法断疗效的情况,如睡眠障碍、白带多、遗尿等就不须调针。调针结束后,可用胶布固定针柄。
(6)留针和出针:一般留针30min。慢性病或疼痛较重时,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但最长不应超过24h。留针期间,一般不做捻转或提插等加强刺激。出针时,用无菌棉签轻压针刺点,以防皮下出血。
3.疗程与间隔一般病例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不必间断。
【适应证】
1.内科疾病头痛、高血压、眩晕、偏瘫、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上腹胀痛、绕脐痛、侧腹痛、膈肌挛、呕吐、尿频、遗尿、心脏神经症、冠心病和胸闷等。
2.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癔症、神经衰弱、肋间神痛、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3.骨伤及软组织疾病项背痛、肩周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周身关节痛、足跟痛等。
4.妇科疾病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乳汁不足等
5.儿科疾病小儿遗尿等
6.五官科疾病目疾、咽喉炎、牙痛、耳痛、颞颌关节紊乱症等
【注意事项】
(1)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针刺点部位皮下有较粗血管或针尖进皮处有明显刺痛时,应本着离点不离线的原则,可适当地将针刺点位置沿纵线做上、下移动。
(3)若针刺过程中出现晕针、滞针、血肿等现象,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