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混社会的人,最大的能力是“语文好”

图源:《男人四十》

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

我一直有一个偏见:语文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到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上,而非似是而非的美育。不过这种大话可以放过不表。本文想简单谈下阅读理解能力,这是一种最不起眼、难以标准化、无法清晰评估的能力,但也是文科研究最基础的能力。碰到怎么读书都不开窍的人,我常常会觉得,这就是中学阶段语文训练不行,阅读理解能力一塌糊涂。当然了,问题肯定不仅仅是“课堂语文训练不够”这么简单。阅读理解只是理解——“听得懂别人的话”——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态,即以文本为中介的理解,通过阅读进行理解。我们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语文训练。阅读理解的基础性、宽泛性乃至含混性与它的“难以训练性”是一体两面的。

顺便提下,许多擅长混社会的人,最大的能力就是“语文好”,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知道不同的人的所思所想,能够准确领会对方的意图,进而说出对方想听的话。不过,理解能力好的人未必擅长社交应酬,未必能在酒桌上谈笑风生。不怕羞、临场反应快、风度好等等都是长期生活训练产生的综合能力,且与人的出身、社会地位等密切相关。常见的情况是,有钱有地位了就自信了,就能侃侃而谈了。总之,单纯理解能力好还不足以使人成为人精。许多优秀的文科学者、文学家大概都属于善于观察和理解,但拙于临场表达的人,他们习惯反思,喜欢用文字阐发理解。

阅读理解能力,重在理解对方说了什么,而非能说出客观上正确的是什么。比如一个二流学者可能谈科斯定理完全谈错了,那么,理解他的标准在于,你能重述他的错误观点,而非背出一段对科斯定理的正确解释。理解别人的错误、理解别人的误解,这常常比了解客观上正确的观点要难。

那么,怎样才能理解对方的话呢?

首先,我们得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对词语的精确理解,良好的语法训练或至少是语法直觉,对各种修辞手法的准确掌握,基本的逻辑能力等。阅读理解的对象,无非是在特定语境中写下的话。话由词语构成,词语之间通过语法联系在一起。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只是特别简单虽然也极为基本的一种“语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套路,比如致辞往往空话套话很多,论文多半老老实实说话。特定的话很可能用了讽刺、归谬、夸张等修辞手法,我们不能头脑简单地将其当作老老实实的陈述句进行解读。

此外,即便是陈述,作者也很可能只是在转述、重构他并不赞同的观点,而非表达他自己认同的观点。中国学者大概直来直去的文章读多了,看文章习惯一条线、一根筋读下去,不会在脑子里紧抓层层叠叠、曲折漫长的论证线索,于是读到那种作者花几段乃至几页篇幅,以平和的语气重构对方观点的文章时,老是误以为这些观点是作者本人赞同的观点。

上面一段勉强对阅读理解能力作了一些技术性的拆解,肯定不完整,也无法完整,归根到底,它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能力。并且,相比于对实际说出的内容进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进行这种直接的理解之前,能够拥有正确的理解方向。

有良好阅读能力的人脑子里有多套概念系统,能根据对话者和语境,准确判定该在哪套概念系统中对相关表述进行解读。理解一个人说的话,意味着能绕到他脑子背后去,对他正在说的话所预设的知识结构、意图等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话作精确的领会。这是一种在生活里、小说中才能学到的能力,课堂实在很难传授。我们得见过许多人,了解很多情境,脑子里有许许多多人格典型、交往模式,才能获得这种能力,才会见到一个人就能根据他的当下表现和生活经历判断他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识结构如何,有什么诉求,存在哪些情感障碍,表达上习惯夸大其词因此十分话只能当三分听还是反之,进而我们可以判断——比如说——他是客气客气还是真心实意在邀请你帮他提论文修改意见,他是在讽刺你还是真的在夸你……头脑简单的人对这些问题不敏感乃至无意识,任何人在任何语境中说的任何话都当成最朴实的陈述句来听。

比绕到别人脑子背后去更难的是绕到自己脑子背后去,即有自省能力。如果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对自己进行分析,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而这也有助于理解他人。比如,如果我是个出身悲惨又自尊敏感的人,那我很容易变成玻璃心,容易误会别人,把别人毫无恶意的一句话误解为对我的讽刺乃至攻击。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零零碎碎的话,归根到底是想说,阅读理解能力很重要,也很难训练,但也没必要把它神秘化,还是有一些条理可循的,可以有意识训练和提高,虽然这必定是一项漫长的工程。此外,文科确实很难,也确实和理工科需要的禀赋存在一些区别。Sheldon在本文的意义上大概是个缺乏理解能力的人,不过这种能力缺陷不妨碍他成为优秀的自然科学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