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丨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

  存在先于本质

  问题之所以变得复杂,是因为有两种存在主义。一方面是基督教的存在主义,这些人里面可以举雅斯贝斯和加布里埃·马塞尔(Gabriel Marcel),两个人都自称是天主教徒;另一方面是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这些人里面得包括海德格尔以及法国的那些存在主义者和我。他们的共同点只是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或者不妨说,哲学必须从主观开始。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试拿一件工艺品——例如一本书或者一把裁纸刀——来说,它是一个对此已有一个概念的匠人制造的,他对裁纸刀的概念以及制造裁纸刀的此前已有的工艺(这也是概念的一部分,说到底,即一个公式)心中有数。因此裁纸刀既是一件可以按照固定方式制造出来的物件,又是一个达到某一固定目的的东西,因为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人会制造一把裁纸刀而不知道它派什么用场。所以我们说,裁纸刀的本质,也就是使它的制作和定义成为可能的许多公式和质地的总和,先于它的存在。一把这个样式的裁纸刀或者书籍就是靠这样在我眼前出现的。我们这样说是从技术角度来看世界,而且我们可以说制作先于存在。

  当我们想到上帝是造物主时,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把他想象为一个超凡的工匠。我们考虑哲学问题时,不管是笛卡尔那样的学说,或者莱布尼茨的学说,多少总含有这样的意思,就是意志跟在理性后面,至多是随理性一同出现,所以当上帝创造时,他完全明白自己在创造什么。由于这个缘故,人的概念在上帝的脑子里就和裁纸刀的概念在工匠的脑子里相仿佛:上帝按照一定程序和一种概念造人,完全像工匠按照定义和公式制造裁纸刀一样。所以每一个人都是藏在神圣理性中某种概念的体现。在18世纪的无神论哲学里,上帝的观念被禁止了,但是尽管如此,本质先于存在的思想仍然没有人质疑,这种思想到处都碰得见,在狄德罗的著作里,在伏尔泰的著作里,甚至在康德的著作里。即人具有一种人性,这种“人性”,也即人的概念,是人身上都有的,它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普遍概念——人的概念——的特殊例子。在康德的哲学里,这种普遍性被推向极端,以致森林中的野人,处于原始状态的人和资产阶级全都包括在同一定义里,并且具有同样的基本特征。在这里,人的本质又一次先于我们在经验中看见的人在历史上的出现。

  无神论存在主义——我也是其代表人之一——则比较能自圆其说,它宣称如果上帝并不存在,那么至少总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了。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人的实在(human reality)。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指什么呢?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如果人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一开头人是什么都说不上的。他所以说得上是往后的事,那时候他就会是他认为的那种人了。所以,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而且这也就是人们称作它的“主观性”所在,他们用主观性这个字眼是为了责难我们。但是我们讲主观性的意思除了说人比一块石头或者一张桌子具有更大的尊严外,还能指什么呢?我们的意思是说,人首先是存在——人在谈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感觉到自己在这样做。人确实是一个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而不是一种苔鲜或者一种真菌,或者一棵花椰菜。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连理性的天堂里也没有他,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可并不是他想要成为的那样,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想要”或者“意图”,往往是在我们使自己成为现在这样时所作的自觉决定。我可以想参加一次宴会,写一本书,或者结婚——但是碰到这种情形时,一般称为“我的意志”的,很可能体现了一个先前的而且更为自发的决定。

  不过,如果存在真是先于本质的话,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

  “主观主义”这个词有双重意义,而我们的论敌只在其中一个意义上做文章。主观主义一方面指个人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指人超越不出人的主观性。这后一层意义在存在主义哲学里是比较深奥的。当我们说人自己作选择时,我们的确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做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说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做出选择。因为实际上,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在这一形象或那一形象之间作出选择的同时,他也就肯定了所选择的形象的价值,因为我们不能选择更坏的。我们选择的总是更好的,而且对我们说来,如果不是对大家都是更好的,那还有什么是更好的呢?再者,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且在模铸自己形象的同时我们要存在下去,那么这个形象就是对所有的人以及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都是适用的。我们的责任因此要比先前设想的重大得多,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人类。举例说,如果我是个工人,我可以决定参加一个墓督教的工会,而不参加共产党的工会。而如果我以一个会员的资格,宣称安分守己毕竟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因为人的王国不是在这个世界上,这就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我要人人都安分守己,因此我的行动是代表全人类承担责任。再举一个比较属于个人的例子,我决定结婚并且生男育女,尽管这一决定只是根据我的处境、我的情感或者欲望作出的,我这一来却不仅为我自己承担责任,而且号召全人类奉行一夫一妻制。所以我这样既对自己负责,也对所有的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

  摘自《超越生命的选择》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相关推荐

  • 萨特丨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那个东西

    文 | 让-保罗·萨特 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那个东西.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这第一原则也就是人们所称做它的主观性之所在,那些反对我们的人用主观性这一字眼是为了责难我们.但是,我们所讲的主观性的含 ...

  • 【萨特哲学】人赋予了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小 播 读 书 /// 01/07  2021 存在先于本质?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存在主义"是当代非常盛行的一种价值主张或者说流行文化,可能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过这个词,但 ...

  • 道德经日课050丨人这一辈子,不管怎么活,都是出生入死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0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 ...

  • 锵谈丨“人在任何困厄的苦难中,都要振作自己的自信。”——陈永锵

    <和祥>陈永锵 画余絮语 节选 ▼ 目标与意志 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忍辱负重,但,一定要目标明确,意志坚定! <摇曳春寒>陈永锵 ▼ 瞒骗与聪明 骗别人,或者也算是一种聪明 ...

  • 夜读丨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

    文/淋雨 二十四节气里,有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唯有"小满",并没有另一个与之对应的节气叫"大满". 这是因为天地有则,人事有度,过则殆矣. 常言 ...

  • 通明禅语丨人的一生,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我佛慈悲 如果把生命的过程当作是一种修行的话,在见自己和见天地之后,再去见众生就是一种慈悲的觉悟.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见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懂得自省.大道至简,最重要的是本心,认清自己需要安静, ...

  • 诗词丨人闲花亦静,心清雨亦轻

    很喜欢一句话: 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不管是老叟,还是幼童,那种安静的样子最是美丽,那种沉思的姿态最是赏目,那种默而不语的神情最是心生喜欢. 人生最可贵的,莫过于以一颗纯粹清澈的内心生活,多了一分淡泊 ...

  • 三观丨人,越计较,命越不好

    作者:云谷禅师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若事事都过于计较,只会让人身心俱疲. 计较的越多,内心就越是痛苦,烦恼缠身,自己中毒就越深,身边再多的福气也 ...

  • 夜读丨人无信,必不立;人无品,必无用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周国平说,人不能把无力支配的东西,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爱情,仕途,名望,财富等等,是许多人的毕生追求,可它们总是充满变数,不可捉摸. 在无常的命运里,或许成为 ...

  • 朗诵丨人,别等老了才明白

    青青子衿 诗词天地 5天前 ◆ ◆ ◆ 人,别等老了才明白.mp3来自诗词天地00:0005:50 文丨彩云追月  诵丨星韵 人,青涩.懵懂的时候,可谓思想单纯,快快乐乐,没有太多的贪欲:待渐渐走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