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陈果夫是怎么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
陈家本就是浙江吴兴的名门望族。
陈果夫祖父陈延祐生有三子。老大陈其业是晚清秀才,走的是实业救国的路子,在吴兴经营丝织业;老二陈其美早年经商,后来混江湖干革命,是蒋介石的带头大哥,在上海滩很是风光过一阵子,后来因锋芒太盛遭袁世凯暗杀了;老三陈其采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后,先到湖南武备学堂任总教习,后来进入金融界。
陈果夫是陈家的长房长孙(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陈立夫),自幼家教极严,他的母亲何氏是大家闺秀,未入私塾前就培养他节俭、勤劳、守礼等一系列中国传统的操守和修养,据说,何氏为了锻炼陈果夫的耐性,还曾特意教他绣花。
八岁时,陈果夫进私塾读书,但几年读下来学业很是平平。在外闯荡的两位叔叔认为没见过世面,书终究读不出名堂,于是将他从老家接出,推荐送进了浙江陆军小学。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都有这么一个特点,讲规矩,但有主张,尤其是陈果夫,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在浙江陆军小学时就得了个“道德经”的外号。
说到有主张,有一回,陈果夫在《中国日报》发表文章,大肆披露陆小总办的丑陋面貌,最后竟叫堂堂总办灰溜溜地挨了一个撤职查办。
辛亥革命爆发时,陈果夫挺热血,跑去找到二叔陈其美,主动要求去汉口做一名炮兵。二叔陈其美听了,喜而不拦,叫他去干,结果没干多久,黄兴都觉得陈家小子是个人才。
后来黄兴推荐陈果夫去招募训练士兵,在很短的时间内,陈果夫竟组织起1000多人的城防营。
汉阳失守后,陈果夫追随黄兴来到上海,由于操劳过度,导致肺部血管破裂,落下了终身不治的肺结核病根。(后来每每登台讲话,陈果夫都随身携带个小痰盂,放在脚边。)
1914年,22岁的陈果夫与朱明结婚,讲规矩的人经营婚姻没话说,二人从此恩爱厮守一生。
讲到陈氏兄弟的发迹,陈果夫的岳父朱五楼也是功臣。此人在上海商界人脉很广,陈果夫在上海滩重新开始的第一份钱庄工作,就是他这岳父给安排的,至于其他的铺路,更不在话下。
那时候,陈家二叔陈其美已死,吴江帮的张静江、戴季陶非常照顾流落在沪的蒋介石,他们出资让蒋介石做期货生意,有钱一起赚,有酒一起喝。
陈果夫加入蒋介石阵营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陈果夫能干实事,老蒋的期货公司,实际的担子是由这小青年担起来的。
后来,蒋介石获得孙中山提拔,青云直上,掌管黄埔军校,而陈果夫在这一些时期充分展现了他的组织才干。
在上海,他先是负责采办一切军用品以及其他物资,老蒋见他干得好,又报经孙中山同意,任命他为招兵委员。
这工作陈果夫干得更漂亮,他总计为黄埔军校教导团招募了4000多名新兵,为黄埔三期招募了1200多名新生,更关键的,这些新兵大多是江浙籍,有这些子弟兵扎场子,老蒋在黄埔的腰杆子就算硬起来了。
老蒋这人,根本兴趣在军事方面,政治党务原本也是大哥陈其美负责的,眼见陈果夫有叔叔的长处,无叔叔的毛病,加之用这大侄子又是报昔日大哥的恩,所以老蒋大权在握后,直接将陈果夫提拔到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的位子上。
陈果夫没怎么上过学,严格意义上属于“不学有术”的那一类,他的弟弟陈立夫就不同了,此人算是精英学霸,1922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系,1925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本想走实业报国的路子,先干个高级工程师之类的。
大概是看出了陈家兄弟都是忠诚可靠的干才,将陈果夫提上去不久,老蒋干脆又把陈立夫从美国叫回来,做自己的贴身大秘,并且嘱咐说:“革命的矿产更加丰富。”
陈氏兄弟由此携手,加之老蒋信任,很快他们就组成了CC系,控制了国民党从中央到基层的各地方党部,后来就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
1935年,陈氏兄弟的政治声誉达到了顶峰,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对政治吃得不深的缺点。这一年11月,国民党“五大”选举,陈果夫所得的选票居然比蒋介石还要多四票。据说,如果不是陈其美的遗孀出面,老蒋这次可真要怒了。
为了制衡陈氏兄弟的中统,之后不久,老蒋便开始扶植戴笠大搞军统。再后来,干脆叫陈果夫专心去做江苏省主席,你不是有才干嘛,那就用你的才干带动全国的发展去吧。
哥哥陈果夫干的实事不少,弟弟陈立夫也是如此,他长期担任教育部长,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做了不少事,像李政道、杨振宁这些后来的大学者,当年之所以能够顺利念完西南联大,走出去,皆得益于陈立夫倡导的“贷金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统的二陈和军统的戴笠,对老蒋都是忠诚的,当然也可以说他们都是老蒋的政治操盘手、打手。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其间陈立夫为维护老蒋反动统治,与周恩来多次针锋相对,为压制反内战舆论,更不惜制造“下关惨案”,可以说,那阶段的陈氏兄弟是极其顽固、反动的。
但极其顽固、反动的陈氏兄弟在敛财捞钱这一项上,却并非坊间传言的那样,陈家跟孔家、宋家不同,至少他们没大贪、大发国难财。
那时候,之所以把陈家列为四大家族之一,主要是因为抗战胜利后,陈氏兄弟主管接管了大批的敌伪资产,陈果夫更先后担任过国民党中央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等肥差要职。
为什么不贪?
陈果夫曾实打实地说过,我从来不装穷,也不装阔,一切均从平淡中过去。病时不得不撑,能够不求人,总是不求人。做了金融界的领导人,只是一份薪水以及少数夫车费。因为我现在还是一个公人,公私不能不分。从民国20年至今,没有做过一笔生意。自己爱惜羽毛,也是为公人争这一点儿体面。假使把我所管的都变成我所有的,真把我变成一个豪门,那么可以为保产保命而出国了。
他还说过,我看历史,又看到亲友中的人,只有做事业的,其事业永远留存,其他遗钱给孩子,或个人贪污很多钱的,颇多不久消失。而且人总是会死,一朝消逝,存钱无意义,可惜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但政治从来都是残酷的,从现实利益出发的。国民党败逃后,老蒋为找替罪羊,丝毫不顾陈氏兄弟的忠诚、才干、操守,很无情地就把屎盆子扣到了陈氏兄弟的CC系头上。
风光退尽,陈氏兄弟的晚景都不好。
陈立夫远遁去了美国,费了半天劲才跟人合伙搞了一个养鸡场,后来还遭火灾烧了个精光。
后来,陈立夫还在美国唐人街卖过皮蛋、辣椒酱、年糕等等家乡特产,老蒋得知后这一些后于心不忍,最后将他召了回来,算了保了一个善终。
陈果夫也好不到哪里去。赋闲在家后,陈果夫连看肺结核的医药费都没有,最后是老部下实在看不下去,含泪报告老蒋,老蒋这才拨了5000元,实在可怜。
1951年8月25日,因为结核菌已经入侵大脑,陈果夫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后与世长辞,享年只有59岁。
回到陈氏家族的发迹,临死前,陈果夫对其一生有过总结,也算是一个答案——住繁华都市多年,未尝入妓院、舞场、赌场之类,为无聊之消遣;管钱始终不将钱作为私有,或为金钱所管,反之,愈不爱钱;读书未尝为书本所囿,或自以为知足;管人事不作弄人,不私于人,更不自用私人;做官未尝作威、作福、营私或运用政客,作固位之想,及幸进之图,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接近商业工作,自己做到不做生意,不与人谈私利;办党务不作植党之想,办教育亦然;生病能摆脱烦恼,始终抱乐观与进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