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 ​南桥往事(散文)

南桥往事

文|王霞

从古城路往南走,一直走到土城河边上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跨河桥上,这就是南桥,因位于邓州老城区的南门而得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原来的老桥因年代久远、破损严重而重修,前几年古城路改造的时候桥面又加宽了,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从桥北头再往北走约200米,是老邓县城的南门。圆形的城门两边是青砖砌成的约三层楼高的望楼,望楼紧挨着土城墙而建,是县城回字型防御工事的外围。小时候经常和邻家的孩子在桥上玩耍。据老人讲那是一座三孔拱桥。桥很小,桥身用巨大的条石铺成,下面有三个弧形的券拱,中间大两边小,线条流畅,别有风韵,有两辆牛车的宽度。两边的栏杆是青石雕刻的六棱柱子。在柱子之间有白色的条石连接在一起,上面有浮雕“王小卧冰”等二十四孝图,花纹精巧,栩栩如生。桥的名字叫“太师桥”。为纪念明朝一代名相李贤而命名。它最早的名字叫“大丰桥”是明李贤之子李玠以父亲的名义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所建的三孔砖拱桥。清顺治七年(公元1652年)被大水冲坏,生员,杨生等捐款重修。顺治九年李贤后裔李宏勋又重修成石拱桥并更名。

在城门和桥之间西边的城墙脚下,临街一排晚清风格的普通民房,紧挨着它的后面,面对着护城河的是一户几十口人居住的普通的院落。二十多间参差不一的青砖瓦房和土墙茅屋混杂,像一件旧衣服上的杂色补丁,这就是我的家。我家的东南方向,紧挨着桥西边栏杆的只有两户人家。他们的房子建在一块伸向城河中间的多边形的飞地上,像是一个微型半岛,更像是停泊在岸边的一只渔船。那渔船的“桅杆”,是一棵斜向生长的大树,它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探向河中间的小洲上空。小洲上长满蒲草、芦苇等植物。河面上鸥鹭成群,鹅鸭成行,蓑衣扁舟,游鱼吹浪。雨季到了,河水涨起来了,平时安静、温柔的河水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翻着浊流,从上游汹涌而来,沿途夹带着被雨水冲下来的树木、人字形的草房屋顶以及檩条、椽子、西瓜、死猪,死羊等杂物在桥拱洞分流处,呼啸东去,好像要把桥掀翻。涨起来的河水有时候离“半岛”人家门口的河沿儿仅有一尺多高,离他们低矮的门槛儿也只有两米多的距离,他们家的大人小孩这个时候会非常淡定地蹲在自家门口,漫不经心撩起河水洗脸刷牙、洗衣服,洗脚,仿佛那条河是他家硕大的蓄水池。他们有一个和我同岁的小男孩,每天吃过饭就会靠在他家西边山墙边,吸溜着鼻涕,怯生生地向我家门口张望。他在等我出来玩儿。

我们最爱玩的地方就是桥上。桥面上整天市声攘攘,热气腾腾。摆地摊、卖小吃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有粽子、凉粉、糖陀螺(糖糕)、卤鸡爪儿。还有推着车的流动摊贩,吹糖人儿的,卖花喜台儿的,卖水果切西瓜的(那时候几乎没有人买整只西瓜的,都是站在路边临时切一块吃)等生意人。我和邻家孩子一天到晚都在桥上游荡。我最喜欢的是啃鸡爪儿,一只能啃一大晌,味道好极了。卖鸡爪儿的是个瘦小、干巴的老头,人们都喊“三劳”,不知道名字叫什么。他家的烧鸡远近闻名,多年以后我上小学了,路过他门口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买两只,包起来,下课的时候偷偷躲起来啃。那味道至今想起来还会流口水。在桥的西南角是奶奶家搭的卖胡辣汤的临时棚子,听妈妈讲我不到两岁的时候,每天睁开两眼儿下了床,就蹒跚着一个人走到桥头上,坐在奶奶摆在桥栏杆上的饭桌边的矮凳上,等着奶奶给我盛半勺儿汤喝,喝完了奶奶会塞给我一根油条,我手里攥着油条一个人又蹒跚着走回家。直到后来“割资本主义尾巴”,奶奶的胡辣汤再喝不成了,桥上的让我留恋的小摊也都销声匿迹了。桥面好像退潮的河水,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有一天,清静多日的小桥又热闹起来了。一群群穿军装的青年男女,高举着“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大红旗敲锣打鼓地出现在桥头。被人群围成一个又一个小圈子。小孩子们总是在人墙内外、在无数条腿组合成的柱子里拱来拱去。记不得人们唱的什么了,只记得他们的脸搽得红红的,眉毛描得黑黑的,在人群的围观下,跳来跳去、不停地变换着队形。我常常出神地盯女演员的漂亮的军装、好看的军帽羡慕不已,直到歌尽人稀,太阳落山。这是我最早的音乐启蒙。很多年后我到原邓县一中上初中,报了学校刚设置的音乐体育班。上午文化课,下午是音乐课,音乐老师是南阳下放到邓县一中的“右派”,男性,中等个,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声乐、舞蹈、器乐样样都好。我们在学校里,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总也完不成的家庭作业,天天不是唱就是是跳,过得开心极了。那也是我这辈子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美好时光。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刚刚走过,“游街”的人来了。他们一行几十人,拖着长长的队伍,自北向南一路走来,到了桥上就是终点,该返程了。古城街两旁的砖砌台阶上面挤满了市民,仿佛全城人都出来看热闹了。队伍里的男男女女都头戴“高帽子”、胸前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黑色大字、打着刺目的红色叉叉。有的脖子上吊着一只破烂鞋子勾着头、用眼的余光往两边的人群里睃着,有的满不在乎东张西望,眼珠子乱转。我夹在人缝里,弄不明白咋回事,只是觉得他们的高帽子形状不一,胸前的纸牌、还有的脖子上吊着的破鞋子,都非常滑稽、非常有趣。

桥老了,栏杆上的柱子都摇晃了,铺着的条石与条石之间有着一条条指头粗细的缝隙,我和小男孩们没事的时候会趴在地上,透过缝隙看着缓缓东去的河水,把捡来的小石头子,从空洞里塞下去,看它们咕嘟一声掉在河里,在水平面上砸出来一个小窝,旋即就消失不见了,连个个浪花也没有溅起来,心里竟然有点莫名的惆怅。有时候我们会趴在桥栏杆上,看着河中间小洲把水流分成两股,随即又在洲尽头缠绕在一起溅起了好看的浪花,欢唱着向东流去。秋天到了,小洲上的蒲草长出了褐色的冰棍似的圆棒棒。芭茅也抽出长长的淡紫色穗穗,像河水里升起的紫色云雾。而夹岸芦苇则像美人的丛聚的峨眉,遮蔽着一波碧水。凉风吹过,满河的植物郁郁青青迎风而舞摇曳生姿,美极了!

桥终于要拆了!某个秋日的早上一觉醒来,忽然发现桥上来了很多的陌生人,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拿着尺子图纸,在围起来的桥上忙碌着。大人告诉我,这是架桥队,要修桥了。依稀记得有个中年男子,他穿着一身几乎已经看不出来颜色的外套,里面是秋衣之类的内衣。一脸的皱纹,中等身材,瘦小。他看见我们一群小孩总是笑眯眯的。大人说,他是修桥的工程师。那一年被记载在《邓州志》里,公元1968年,大概是秋天吧。

从明弘治12年李贤后人修“大丰桥”起到清朝顺治年间两次重修,一直到上个世纪再次修建到古城路改造时期的加宽。期间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历程。桥的材质由砖而石,石而混凝土。它结实了,平阔了,也变得平庸,粗糙,一览无余,把人们从小桥流水的意象中直接拉回了冰冷的、没有质感的钢筋、水泥、石子的混合体上。它失去了原有的了美学价值,完全作为一个实用的存在,承载着南来北往城内外的人流车流。它变得更加繁忙,匆匆走过的人们不会驻足多看它一会儿。横平竖直的一孔桥身,没有了美丽的弧形酮体,栏杆上也没有匠人们一刀一刀精心凿出来的美丽花纹,站在桥上一眼望去,只有石砌的河岸和岸边新栽的水泥杆子上伸出来的路灯。河中的小洲不见了,空荡荡的河面上,没有了浪漫的芦苇,风情的芭茅,也没有了在小洲上飞翔的水鸟和在水上自由自在游弋的鹅鸭。

桥是城市的延伸。一座桥与一座城生死与共,血脉相连。南桥,因地理上的原因而自生的名字。它浅显、直白,没有故事,也缺少意境。不知道这个名字始于何时,也不能预测它的未来。但是,一座矗立了六百多年的桥,它蕴含的厚重的文化记忆,不是这个简单的名字所能承载的。无论是“大丰桥”还是“太师桥”都有沧桑感、历史感。它饱满,立体,见证了邓州城几个朝代的兴衰变迁。现在这座古老的桥连同古老的城早已和那个时代的人一起灰飞烟灭,它已经羽化成了一张薄薄的纸片,浓缩成几行铅印的文字,偶然的一天,它被有心的人从布满尘土的书架上拿下来,翻阅着泛黄的纸页上的城市,人们也许会从心底发出一声无奈的喟叹!

桥是有温度、有生命的。靠近河岸住的两户人家,在古城路改造的时候,被政府拆迁了,我们家也早已搬到了离桥五百多米的河北岸。原来老旧的土坯瓦房的院子现在变成了族人的洋房庭院,那个总是站在墙角等我的男孩,因为不便说出的原因已经形同陌路。当年摇摇摆摆走到桥上的小女孩,也走到了人生的秋天,红颜苍发,人生如寄。那座记忆中的老桥却时时出现在我的梦里,仿佛把我的童年拉得很长很长。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王霞,网名飘雪。河南邓州人,住花洲街道蓝湾社区。文学爱好者。以散文为主,兼写古典诗词。闲暇时读书写字为乐。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王霞 | 城阁无处不春风

王霞 | 杏山缘

(0)

相关推荐

  • 这个古镇尚未开发民风淳朴,百年古桥挂满被子,环境好得不想走

    浏阳大围山镇的白沙古镇是个纯粹的湖南边陲小镇,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穿城而过的大溪河是浏阳河的上游,河水清澈见底,河上跨着两座桥,一座是能过汽车的公路桥,一座是只能人行的古石桥,古石桥已有数百年历史 ...

  • 冬日过济宁

    47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冬日的一个周末,应朋友的邀请南下济宁.在这里,我有幸一览至今仍能通航的山东段古运河. 从山东城市网站上了解到: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区的交接地带 ...

  • 阿帆║​小城旧事

    林薇因说,爱上一座城,无非是因为城里的某个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可能是因为城中某处别致的风景.可能是因为城外十字路口拐角的某个小摊,可能是因为这座城的河流给了你一种归属感,可能是因为这座城伴你走过 ...

  • 马富海||【散文】白河桥之恋

            白河桥之恋 文/马富海 一 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南阳的白河大桥,是刻在我童年记忆里的两大雄伟建筑.它们是站在低洼处的我,能看到的两座隐隐约约的山峰,承载了我对远方.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待和 ...

  • 江阴西门大洋桥

    作者/陈金华 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均在西门大洋桥畔长大,伴着'大洋桥'这座江阴人耳闻眼熟的通途变迁渐渐长大.悠悠岁月,依依难忘. ▲图为1958年前西门大洋桥周围地图,碉堡右侧为城墙基础,高高的 ...

  • 【鲜衣怒马】徐静| 延续

    鲜衣怒马 鲜衣怒马少年时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白驹过隙,岁月荏苒,千帆过尽,往事随风,看着这些学生青春逼人的文字,既羡慕又嫉妒.羡慕他们如旷野之鸟,活力满满,间不容发, ...

  • 桥南桥北(散文)

    有时间没上街,脚板痒,顺口就是,到桥南桥北走走.走走,真还能让脚板不痒,一走也能让心放松并能买些高兴回家,譬如桥南成片成堆的门店里可以觅到一些从此爱不释手的小摆设小玩艺,生活日常小东小西,桥北干活市场 ...

  • 王凌琴:爱心着意化为桥【散文|文友佳作推介】

    作者简介 凌琴,姓王,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多年笔耕,鲜有成就,歪歪斜斜,一串脚印.兴来舞文弄墨,时结青涩小果,乐人悦己,不值一提.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 ...

  • 西桥南童年往事

    观兖州 知天下 西桥南童年往事 江庆崙 人总有些童年情节,童年是人生的一片净土.二十年的职场生涯忙忙碌碌,不知不觉把我推进了不惑之年,有时真想远离尘世的浮华.古人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 ...

  • 见字如晤 抚笺思人 ——睹张允和、吕恩、王映霞书札忆往事 张昌华

    . 见字如晤 抚笺思人 --睹张允和.吕恩.王映霞书札忆往事  张昌华 . 庚子春暮,商务印书馆为我出了本<他们给我写过信>,那是海外师友函札的结集.微信圈一位未见过面的朋友问我,&quo ...

  • 见字如晤 抚笺思人——睹张允和、吕恩、王映霞书札忆往事

    张昌华 庚子春暮,商务印书馆为我出了本<他们给我写过信>,那是海外师友函札的结集.微信圈一位未见过面的朋友问我,"续集"(内陆部分)何时面世?我告之,目下正在日夜兼程, ...

  • 他是徐静蕾的前任,冯小刚的贵人:风流才子王朔的传奇往事

    遇见荠麦青青 荠麦青青与你一起书世间万相,品人生百态,最终,找到一条自我修行之路. 7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荠麦青青 当年的文坛,没有谁比他红!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荠麦青青 洞 ...

  • 【上海情怀】太平桥往事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太平桥往事 朗读者/叶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沪语播音员 文/王希平 四十年前,我家里曾经 ...

  • 罗兰朗诵《​镇南桥》(外二首)​作者黔中凡人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镇南桥(外二首) 作者:黔中凡人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镇南有一座桥 史上,黔蜀二省通衢 大岩门是你坚实的屏障 岩门河是你流淌的血液 氧化铝,氟 ...

  • Intel第11 代酷睿处理器南桥芯片正式登场,集成了新一代的 Thunderbolt 4、USB 4

    Intel新一代的Atom x6000E CPU(代号Elkhart Lake)和第11代Core IoT处理器(代号Tiger Lake)终于在近日正式发布了:Tiger Lake处理器具有12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