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铭记
“自己”在时空中不断地蜕变,读完一本书和未读一本书的自己是不同的;懂得爱和不懂得爱的自己是不同的;心眼已开和心眼未开的自己又是不同的。
林清玄
其实我们一直在和自己建立关系。你爱自己,身心是统一的,有了喜悦;你恨自己,身心是分离的,有了怒怨。所有情绪来源都是触动了曾经的铭记。
留在意识中铭记越久远,必定越深刻。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井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井绳触动了记忆。
如果因为别人别了你的车而大发雷霆,那么生活中的争执,也会让你情绪失控。行为总会被过去的铭记操控。
小时候喜欢象棋,学会了看棋谱。忍不住向父亲展示。却得来一盆冷水“学这个有什么用”。这就种下了不会再和他人谈论想法的种子。
成年后,也会在关系中,因害怕对方的拒绝否定,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铭记也成了阻碍尝试的勇气。
我们的喜怒哀乐都与过去息息相关。曾看过一个报道,昆山一位电动车主砍死宝马车主,争执本身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后果。只因争执激发了各自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记忆。
如果不去改变,性格就会延续这种模式,不是被意识控制,而是被过去的印记控制。这是大部分人控制不住情绪的原因。
这又不是不可改变。用新的铭记代替旧的。它不是简单的什么都不做。过去的铭记已经影响你几十年。那么从当下开始,尝试一些和昨日不同的生活方式。
花一点时间独处,读书,写作,思考万事万物从何而来。自省会让意识更能了解自己。找到了来途,也就找到了归处。
把抱怨变成赞美;把滔滔不绝变成聆听,把凌乱变得整齐。从点到面,逐步完成一个蜕变的过程。
你害怕被拒绝,就尝试多推销自己,大胆说出自己想法。把敏感变得钝感。让行为影响潜意识,新的铭记就会形成。
控制不了情绪,多去观察它的源头,不要在他人身上找原因。所有的问题都会回归到自身。这是不是迁怒,是不是触发了童年的记忆。当你持之以恒找到每次发怒的因素,就学会了从愤怒中退出来。
从坚持三秒钟,逐渐到一分钟,最终形成习惯。你会发情绪也变得积极起来,那些埋怨抱怨的词汇已经远离你。
万物并没有固定的特性,如果有特性人们看到的都是一样。你看到的和别人不一样,并不在于事物,而在于角度,角度在于铭记。
《入菩萨行》提出一体的概念,想一想“我的身体或我自己”,我们通常非常强烈地把包裹身体的肌肤做为“我”的边界。如果我们手握手,“我”的范围止于指尖,而“你”的范围则始于你的指尖。
什么是我?其实是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所做的决定,将我的范围局仅限于你的切身利益,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能断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