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卫风·芄兰》/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1310期)

天语说:

宋代朱熹《诗集传》:“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二章)言其才能不足以长于我也。”清代牛运震《诗志》:“'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讽刺之旨已自点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仪咏叹一番,而讽意更自深长。诗情妙甚。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毛诗序》说:“《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
关于惠公的故事是这样的:卫宣公名晋,为人淫荡放纵,未即位以前就私通他的庶母夷姜,即位以后正式立为夫人,生太子名叫伋。太子伋长大成人,宣公替他聘齐僖公的女儿宣姜,做太子妃,尚未迎娶,宣公听说宣姜姿色绝世,就动了贪图的歪念。先建筑一座豪华的宫室叫新台,直接把宣姜迎到新台,自己纳为妃。生两个儿子,大的叫寿,小的叫朔。宣公因宠爱宣姜,又因自己夺取太子妃,心中有鬼,将往日怜爱伋的心情,都转移到寿和朔的身上,反而憎恶伋,心想百年以后,要把卫国江山转给寿或朔。
公子寿天性孝友,与伋相处有如同胞,而伋又天性仁孝,温柔敬慎,没有失德,所以宣公不能显露他的心意。可是朔,虽和寿一母所生,贤愚大不相同,天性狡猾,阴险毒狠,仗着他母亲得宠,私自蓄养死士,不但憎恨伋,连对他的胞兄寿,也不在眼内,心怀夺位的妄想,常挑激他母亲宣姜对伋反感,于是母子合谋,常谗言毁谤伋子,宣公信以为真,更加憎恨,要把伋杀掉才能甘心,只是要杀没有罪名。这时恰好齐国来约卫国出兵伐纪,宣公便和朔商议,藉这个机会,命令伋到齐国约定出师日期,给他白旄做标记,暗中派遣死士,假装盗贼,在通往齐国的要路莘野,只认白旄就把他杀掉,便可掩人耳目。
不料这消息被寿知道了,急忙私自告诉伋,劝他出奔别国,将来再作打算,伋子说:“为人子以从命为孝,违背父亲的命令求生,就是逆子,我怎可做不忠不孝的逆子呢?”于是毅然应命前往。公子寿见伋子天性仁孝,更加感动,心想:“我兄真是个忠孝仁厚的君子,怎可让他死在盗贼手中,不如我去代他一死,一来使兄获免,将来做个勤政爱民的国君,二来感动父母,从此悔悟,这样虽死,也可落得忠孝两全,留名万古。”于是准备一艘船,带着美酒佳肴与伋子饯别,到伋子船中,对伋子说:“今天是我们兄弟永诀,看在小弟情面上,请兄多饮几杯。”两人泪眼相对,彼此劝酬,伋子不觉大醉,呼呼睡去。公子寿对从人说:“君命不可迟延,我当替他前往。”于是检取伋子的白旄,交一封书简给伋子的随从说:“等太子酒醒后,呈给他看。”就即刻命令开船,到了莘野,那些埋伏的死士,望见白旄,一齐冲出,可怜寿子挺身引颈受刀,慷慨就义。贼党取下头颅连同白旄,乘寿的船而归。再说伋子不久酒醒,不见寿子,从人将简缄呈上,伋子拆开一看,简上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伋子不觉声泪俱下说:“寿弟为我患难,我怎么忍心?”立刻催舟追赶,不久望见寿子的船,只见舟上一班贼党,不见寿子,伋子情急说:“我正是你们所要杀的伋子,快杀我吧!”众贼才知误杀,于是又将伋子斩下首级,奔入卫城,见公子朔以实情相告,犹恐误杀得罪,谁知一箭双雕,正中了朔的隐怀。宣公虽恨伋子,但怜爱寿子,忽闻二子同时被害,从此忧郁成病,开眼闭眼总是看到伋子寿子在他跟前啼啼哭哭,祈祷不效,不到半月就一命呜呼了。于是便以朔嗣袭君位,就是惠公。

原文:

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注释

1.芄(wán)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2.支:借作“枝”。
3.觿(xī):觿是古人随身佩戴的一个弯型的器具,一头是尖锐的,一般是用兽骨或者玉制作而成,是用来解结的。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本为成人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4能:乃,于是。知:智。
5容、遂:外表舒缓悠闲的样子。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6.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7.韘(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8甲(xiá):借作“狎”,戏,亲昵。一说长也,就是高于,超过。

译文:
芄兰的枝上结尖夹,
小小童子佩角锥。
虽然你已佩角锥,
但不解我的心思。
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宽大的衣带跟着摆动。
芄兰枝上叶弯弯,
小小童子佩戴韘。
虽然你已佩戴韘,
但却不跟我亲近。
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宽大的衣带跟着摆动。

天语赏析:

这首诗文字非常隐晦,历来有不同的讲法。朱熹说“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不敢强作解释。咱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这首诗。我认为是对一位贵族少年故作老成的讽刺诗,全诗两章,每章六句,共十二句。只是换了几个字而已。

首章:“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芄(wán)兰,也称萝藦。果荚呈尖锥形,折断之后有白汁,可食用。意思是说芄兰的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诗人首章用芄兰做类比觿这个器具,觿(xī):觿是古人随身佩戴的一个弯型的器具,一头是尖锐的,有点像动物的角。一般是用兽骨或者玉制作而成,是用来解结的。

比如衣服上的绳子带子。也可为装饰品。那古人为什么要配觿呢?这和古代服装的特点有关系,古人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古人的衣服都是用带子系上的,为了防止衣服脱落而失了礼仪,结呢就系一个死结,因此也会随身配带一个解结的工具。也就是觿。那么谁配带呢,文中提到童子,童子当然是指未成年的少年,觿: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智慧过人的君子佩戴“觿”。诗歌里佩带它的却是一个童子,想想看一个童子能有多么的智慧呢?这种文学上的反差。是不是读出了其它的意思?看下句“虽则佩觿,能不我知。”这句就是一个转折,西汉刘向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则佩韘”。能是而的意思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的心思。我们再看下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容为佩刀,是用来作装饰的小刀。遂为佩玉,也是装饰,指外表舒缓悠闲的样子。这位童子尽管还没成年,可却已经按照成年人的装束。他身上佩戴的成年人佩带的东西,外表打扮着跟成人一样,甚至于走起路来,也故作沉稳。他是真的雍容吗?实则是言褒意贬。是说这童子衣不合体啊,讽刺韵味相当的浓厚。

二章以“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意思是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韘(shè),也是古代男子随身配带的饰物。毛诗传里说:能射御则佩韘。古人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作勾弦的工具,通常用骨头或者玉石制作,也就是俗称的“扳指”。我们古人射箭是和现代人不一样的。古人是用右手的大姆指拉弦来射箭的。芄兰的叶子卷曲,有点像韘,所以用芄兰类比韘。善于骑射,英勇威武的君子佩戴“韘”。韘,后来也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过人的英勇与威武。而诗歌里佩带它的却是一个童子,想想看一个童子能有多么的威武和英勇呢?这是不是不合适呢?读到这里,聪明的你是不是读出了其它的感觉。“虽则佩韘,能不我甲?”这句一个带有责备的转折,虽然佩戴着韘。虽然佩戴了角锥,但他却不与我亲近。我们再看下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悸,原指心有节奏地跳动,这里指走路时衣带下摆,有节奏地摇动的样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宽大的衣带跟着摆动。这位儿童打扮的像一个仪表雍和闲逸的成年贵族男子,腰间的玉佩绑在腰带上下垂下来,有节奏的摆动着。他是真的雍容吗?实则是说反话,言褒意贬。实则说这童子衣不合体啊,讽刺韵味相当的浓厚。那诗人到底要讽刺什么,这首诗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历来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诗人因卫惠公年轻继位骄傲无礼而作诗讽刺他;

二、卫国人因自己的国家弱小对后代教化条件不足而生发的慨叹;

三、时人讽刺霍叔而作,用童子僭越礼仪穿戴成人衣饰,讽刺霍叔不度德量力,帮助武庚作;

四、讽刺世俗父兄不能以礼仪教育后代子弟的诗;

五、当时卫惠公以童子即位行国君礼,因此卫国的大夫作诗来赞美他;

从这首诗本身的内容、口吻和细腻的心理描写看,最后一种说法应当是最贴切的,这当然不是定论。

虽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扑朔迷离,但从诗中的文字来看,一个儿童,穿着成人的衣服,配带着成人的饰品,装作成人走路的样子。自认为很美。这样的儿童,他真的就很美吗?其实美不美与衣着打扮没有多大关系,美是一种综合的视觉效果。在于适合而已。不在于穿得多么华丽,佩带得多么昂贵。就如同一个人,穿着不合适的服装自认为很美。再深想一下,难道真的是讽刺一个儿童吗?也许更多的是讽刺当时的一种浮夸的社会风气与生活的奢侈时尚吧。

天语小诗:

为《卫风·芄兰》而作

今夜

我把月光

挂在枝头

那束光

照耀着

千年前的你

精美的佩饰

华丽的服装

吟唱着

落寞的韵角

用一季

枝空叶落的距离

守护着

清清冷冷的流年

2019.8.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