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 | 蒲扇里的夏天
前几天,整理书柜的时候,翻出一幅发黄的旧画,那是在我8岁那年,一位民间画师,描绘我当时坐在蒲扇上的情景。注视很久,思绪万千……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30年前的农村,条件还不富裕。在我的记忆中,到了炎热的夏季,地上似乎不停地冒着热气,人们好像处在巨大的蒸笼之中,男人除了光着膀子纳凉、孩子除了下河洗澡降温以外,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避暑方式。乡亲们唯一期盼的就是微风轻抚和细雨绵绵的日子,这是大自然所带来的恩赐,人人都可以尽情享受。
蒲扇在乡下很常见,既可以扇风,又可以驱蚊,家家几乎都有几把。不过,也有经济十分困难的人家,买不起蒲扇,家里来客时,会提前到邻居家,借几把蒲扇暂时用用,以免慢待了客人。乡下人过日子很仔细,对待蒲扇,也是如此。在新买蒲扇的边上,密密麻麻缝上一圈废弃的布条,这样既好看,又可以多用几年。也有的在蒲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以示区别。到了夏天,从墙上取下,在门框上拍拍上面的灰尘,就可以用了。
吃过晚饭,劳累了一天的乡亲们,摇着蒲扇,走出家门,坐在院外的空旷地上,黑灯瞎火,四周只有蝉鸣和蛙声。男的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女的轻摇蒲扇,哄着孩子,大家拉拉家常,说说今年的收成,谈谈明年的打算。那些有文化的乡亲,也时常说几个歇后语和笑话段子,逗大家一乐。儿时的我,喜欢偎依在奶奶的怀抱里,奶奶手中的蒲扇所带来的丝丝凉风,我也可以偷偷借用,然后,不知不觉地在奶奶怀抱里甜甜地睡去。
关于蒲扇,也有趣事。在炎热夏天的黄昏,我经常戴着用铁丝和纸条做的“胡须”,手里拿着蒲扇,学着戏台上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在院内走来走去。大大圆圆的蒲扇,和我的身材极不相称,也有些滑稽,总是惹得众人哈哈大笑。有时候,也会和弟弟为了争夺一把相同的蒲扇而干仗,往往是一把崭新的蒲扇,在我们手中,被争得面目全非,幸好母亲有一手好针线活儿,受损的蒲扇,在她的手中又修补得完好如初。
夏天的乡村,是燥热不安的,因为有了这一把把小小的蒲扇,才显得有些静谧和安详。如今蒲扇被人冷落,风扇空调得宠,早已在城乡所普及。只有在偶尔停电,或者晚上出去散步的时候,我才会拿着蒲扇边走边摇,一步一步思索品味着,回到从前……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远,河南邓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心灵鸡汤》中文版签约作家。以散文及小说创作为主,目前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已发表作品千余篇,散见于《旅游》《文艺报》《小说选刊》《特别关注》《杂文选刊》《东方散文》《东京文学》《经典阅读》《特别文摘》《华文摘》《感悟》《人生》《金山》《启迪》《辽河》《躬耕》等数百媒体,部分作品获奖、转载,或入文集及年度选本。曾参编外宣书籍《魅力南阳》,文化散文集《访古寻踪卧龙岗》即将出版。现在南阳市博物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