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21:专一,即是诚。赤子之心,纯无杂念
《道德经》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传统文化中,赤子、婴儿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是代表了非常高的境界。赤子之境,即是圣人之境。
这句话中的重点是“专”。但是,有很多人将重点放在“气”上,并且依此走向了另外的一条修炼的道路:炼丹术。讲究的是炼气成丹,结于丹田。为了理解重点是“专”而不是“气”,我们可以将“气”换成其它,意思并没有改变。比如:专念致纯、专意致精等,都可以接下一句“能如婴儿乎”。
为什么重点是“专”呢?
我们看一看一个婴儿的行为表现和状态。
一个婴儿,是很单纯的。内心没有任何杂念。这种没有杂念的状态,就是“专”,即是我们说的诚,专一。这句话用“专气”,是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气”解释“专”的程度。婴儿从床上摔到地上,为什么摔不伤?因为小孩子心里无物,没有杂念,不会想到大地是硬的、所以不会产生保护自己的念头。大人摔到地上之所以会受伤,就是因为大人知道大地是硬的,所以在内心里产生了自我保护的念头,采取了绷紧肌肉等措施。从自己的角度体现的是保护,但是对于大地,这些措施就体现为对大地的抗拒和排斥。所以,专气致柔,就是一个人内心专一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顺从周围的环境。
“无妄谓之诚,不欺次之。”“妄”字,表达的就是杂念、欲望。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就是诚的状态。一个婴儿,心里没有善恶的区别,没有好坏的差异,饿了就吃,困了歪头就睡,就是内心“专”的状态。而成年人则做不到,因为有心事,内心不专不纯。比如饿了应该吃东西的时候,就会生出若干与吃无关的杂念:吃什么?去哪里吃?和谁一起吃?通过吃饭达到另外的别的目的?等等,这些都是杂念。
这句话里的“柔”字,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追求。刚则易折、柔弱胜刚强,水至柔从而至刚。后面还会看到老子提倡的为雌、守静、退让等,与致柔一样,体现了核心思想“不争”。内心没有欲望,就没有什么可以“争”。所以才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从而成就“玄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