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芙蓉锦鸡图》是北宋徽宗题诗、签押的一张具有北宋宣和画院画风和高超的写实能力与水平的作品,仅从一束小花的花瓣层次就可见到北宋院体风格是注重于对物像真实样貌的再现的,这是北宋绘画,也是中国历代绘画最繁荣时期的伟大成就的展现,当您看到《写生珍禽图》、《芙蓉锦鸡图》等等写实类作品,您就知道欧洲的写实主义绘画晚于中国300年是为什么?现代照片中的这束小花:

这是北宋院体《芙蓉锦鸡图》中的一束小花,这种花很常见,甚至用来沏茶清神明目、消食败火:

这株小花看似似于画面其他实物并没有什么联系,也没有掩映,在这幅画中,落款和这束小花起到画面近景空间的作用,也许是构图不完整的一种补笔现象,这位补笔人就是徽宗本人,当他看到指导的画学生画面的问题时,他也许会补笔。也许是他构思、起稿,之后由画院待诏完成其他的绘制步骤。这束花可能是宋徽宗亲笔所画。

从明确无误的宋徽宗真迹《山禽腊梅图》也可看到,有与这束小花同样的花瓣的叠加方式、绘画方法和笔法:

明朝工笔花鸟画依照一般的认识是写实绘画的衰落时期,但也涌现出了一些画家。其中的高手就是吕纪,同《芙蓉锦鸡图》接近的一束小花则平面画且设色与宋画相比僵板很多,缺乏花朵之间顾盼掩映的关系,设色也更加程式化而缺乏了自然写实的渲染,每个花朵没有花瓣与花萼高低关系的,像小孩子画的小太阳发出的”光芒“,但是这并不影响一位明代名家作品的收藏价值,这就是那时候的技法展现的时代特征之一,能有一幅明代名家真迹,也是不错的事情:

现代人模仿明代吕纪更是粗略笨拙,轻盈的花瓣镶了一个白边,仿佛一毛钱的边缘一样有厚重感,这说明临摹者白色不会使用,反复多次叠加,厚度过大,或者白色颜料与原作的颜料颗粒大小不一致而没有研磨,故此没有层次,只是苍白厚重。仅有拙略的描摹轮廓,没有运笔的提按、转笔的自如,甚至叶筋叶脉造型、淡墨渲染位置、设色罩染位置错误,所以叶子更加平板而没有吕纪原作的相悖翻卷的自然之感:

北宋、明、现代同类近似的植物从神态、掩映、顾盼、风韵,北宋末期无疑是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成就最高峰时期。明代粗拙之感一目了然,现代摹本不值一提了。当然现代绘画也有很多名家可及宋代,也说明研修宋学对绘画思想、技法及颜料技术有很多的益处,故此判断绘画需要多重因素,但从尺度断代还不够,作假的哪个不知道原作的尺度,对古画的笔墨、设色等等、以及画面的意境和神韵体会不够,连基本的“假”都做不好。“神、形"兼备的神是画面的境界,内在的思想感受,形是方法传达的认识,神为前提和终极追求的目标,形要反映神,造型准确也不一定有神,所谓:呆若木鸡者也。

故此,我更赞成《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题诗、落款的北宋院体的写实主义佳作,是北宋中国古代花鸟画伟大成就的代表之一。

转载本文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87371-125827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