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电视的记忆
电视的记忆
看了《南京日报》“南京40年 · 百姓心声”征文,一些回忆当年的文章,唤起了我有关电视的记忆。
40年前,在很多国人还不知道电视机长啥样的时候,我已有幸成为中国较早的一拨电视观众。那一年秋季开学后,我们学校不知从哪弄来一台电视机,就放在平时不怎么用的小会议室里,由教体育的丁老师负责保管。从此以后,单身的小丁老师周末也不急着回家了,晚上带着那帮跟他打篮球的高中部男生,一起躲在小会议室里看电视。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消息不胫而走,校内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来蹭电视,周末晚上,原本清静的校园人影晃动,紧闭的校门外还有人爬墙头向里张望。我因为家就住在校园里,变得吃香起来,不断被求帮忙“开后门”。
看电视的场面就更感人了,二、三十平方的小会议室里,黑压压的一屋子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巴掌大的小荧屏,大气都不敢喘,倒不是内容多扣人心弦,是因为稍有一点震动,屏幕便哗哗地没了图像,这时丁老师就赶紧去调那两根蜗牛角似的天线,好不容易调好了,手一松屏幕又上下翻起跟头来。后来有个小品说遇到这种情况得割块肉挂在天线上,虽然夸张却也是有生活体验的。就是这活受罪的电视,没有一个人舍得中途退场,每次都是看到屏幕出现“再见”两字,观众们才意犹未尽地起身。
那时的周末成了我和女伴最盼望的日子,因为与电视同样吸引我们的,还有校篮球队那几个从来没正眼看过我们的高年级男生。周末的晚上,我们都会暗暗打扮一番,我还从家里翻出一副不知哪来的宽边眼镜,每次看电视时都煞有介事地戴上,那时在我们眼里,戴眼镜是一件很有派头的事。人家戴眼镜是把模糊的看清楚了,我戴上眼镜是把清楚的看模糊了,而且还伴随着头晕目眩。
就在这一片混沌之中,我见证了中国电视发展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当时所有的电视节目几乎都被我们看遍,包括1979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的各界人士联欢晚会,那应该是春晚的雏形吧?还有一部叫《玫瑰香奇案》的电视剧,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电视剧”这个词。现在网上有说央视春晚始于1983年,中国最早的电视剧是1980年拍的《敌营十八年》,我虽然不清楚正确的答案,但至少能断定这两个说法都不对。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寒假,是我最期盼的一个假期,因为家里买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一想到这个假期终于可以在自己家里随心所欲地看电视了,已在外住校的我就激动得无心上课,每天掐指巴望着寒假的快点到来。其实后来的感觉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美,因为没有多少节目供你随心所欲地看,记得由一群西部牛仔打扮的年轻人抱着吉他弹唱的《红河谷》,在仅能收看的几个频道翻来覆去地播放了很长时间,至今听到这首歌的旋律都有一种亲切感。
随着黑白电视机的迅速普及,彩色电视机成为人们新的追求。但那时彩电价格很贵,而且凭券供应,要有相当的关系才能搞到券,所以对寻常百姓来说彩电还是奢侈品。邻居陈伯伯当年的老友从美国回乡探亲,感念陈伯伯对其老母的多年照顾,送给他一台进口大彩电,这在当时真是件了不得的事,却让陈伯伯犯了难:这台彩电儿子女儿都眼巴巴地盯着,孙子和外孙女一般大,给谁是好?最终陈伯伯还是把彩电给了孙子,为此女儿有一年多没登父母和兄嫂的门。
等到80年代末我结婚的时候,彩电早已不是啥稀罕物了。我成家以后,添置的电视机前后加起来有6台,结婚时买的是18英寸的熊猫牌彩电,后来,一台不够看,又添置了一台21英寸的长虹牌彩电;再后来,嫌这两台电视机太小了,又先后换成29英寸的进口松下和索尼彩电;再再后来,这两台笨重的台式电视机又被49英寸LG超薄液晶电视和55英寸三洋高清智能电视所取代。
买新电视机不费事了,处理旧电视机倒成了难事。前两台还好,分别送给了朋友的农村亲戚,人家上门来搬的时候还连声道谢。等到两台29寸台式机淘汰下来的时候,送都没地方送了,商场里和网上各种新款电视机价格不贵还送货上门,哪还有人愿意费事巴豁地捡人家的旧货?两台笨重的大家伙成了烫手山芋,总放在储藏室里也不是个事。那天看到楼下有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忙喊上楼问他电视机要不要。收废品的男子对着两台电视机看了半天,又回头打量了一下我,边往外走边丢下一句话:20块,能卖就搬走不行就算!我一听真是喜出望外!我原来是准备如果他不要,就掏20元请他帮忙搬走的。
如今,电视机越来越高档,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可当年看电视的那种开心和满足,却再也找不到了。
插图/网络
本平台第一本散文精品集,2018年8月全国公开发行,每册定价人民币68元。联系人:琅琅,微信号LANG2672;电话18201110689
作者简介
袁梅林,笔名:大院老猫,江苏南京机关工作人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