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家的粽子
我家的粽子
凡是只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家庭,大都只是图个节日气氛,或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罢了,当然也有以粽子为文化而崇拜粽子的。吃粽子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团圆,蛰居在外的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粽子的香味犹在,人的心思却早己不在粽子上了。
但我家却不同,虽说不是每天吃粽子,但每逢周末,家人必煮粽子吃。常常以此为早餐,间或中午的时候也吃。粽子给我的感觉是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
儿时的夏天,家中闷热,厌食,母亲试着包了几个粽子给我吃,不想这竟让我子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曾经去别人家做客,在那儿吃过粽子,一看就是上品,粽子也很香,味道也很独特,但是仿佛缺少了点什么,原来粽子是有温度的;人家的粽子咬上一口,香甜纯正,但总觉得淡淡的,原来粽子也是有感情的。
这些年在南京打工,每逢端午节,单位的同事都用粽子招待我。南京的粽子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凉爽中透着温和,丰腴而润泽,含得住热气,含得住清香,含得住粽子的灵魂。即使放上一两个星期也不失尊严,清香的气味依然能融化人的心。而我老家的粽子则不然。粗犷豪爽,粽叶刚劲粗硬,粽肉坚实有力,似乎蕴藏着无尽能量。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养育了沁人心脾的粽子。苏北养育了粗犷豪放的粽子。
我家的粽子其实不过是苏北传统的粽子。现在人都去超市买粽子,但是我更欣赏我家的原汁原味的传统粽子。母亲包粽子的粽叶都是向小贩特别求购的,新鲜的粽叶包成的新鲜的粽子,待我吃到嘴里,心早就沉浸在粽子那悠闲、温软的怀抱中,竟会莫名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一提到粽子,现在的年轻人关心的往往是粽子的馅,而我觉得粽叶似乎更重要,我对粽叶的要求近乎苛刻。住在城里的我,很难接触到由鱼米之乡哺育出的芦苇。
不过,去年端午节前夕,我回了老家楚水兴化一趟,家人知道我喜欢粽子,就专门摘了许多芦苇包粽子给我带回南京吃。这样的粽叶真是充满楚水韵味的灵气——灵动的粽叶是富有生气的。
小时候,我就喜欢吃粽子,喜欢的是粽馅。
长大后,我依然喜欢吃粽子,喜欢的是粽叶。
今后,我会继续喜欢吃粽子,喜欢的是粽子的生气。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唐锦禄,笔名:翰儒,昭阳君,号:柳叶居士,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长期从事文秘工作,亦有2000多篇散文、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且多有获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