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和李书文,这俩人的武术到底谁更厉害?

(中间这位乃孙禄堂先生)

孙禄堂和李书文都是清末民国年间的武术宗师,俩人亦是同乡,俱为河北人士。

孙禄堂在近代武林被称为“武圣”、“天下第一手”,还有“虎头少保”等美誉,可见此人的武功业已到了顶峰造极的境界。

李书文跟孙禄堂一样都是河北老乡,据传李书文一生从未有过败绩,他为人一身正气,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从不巴结权贵。李书文精通八极拳,晚年练习易筋经,他的拳术天下无双,大杆子的技艺举世无匹,袁世凯观其击技,连呼“神枪!神枪!”,被称为“天下第一枪”、“神枪李书文”。

孙禄堂精通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而且最后他融会贯通,自成一炉,已臻化境。而且孙禄堂于点穴、轻功、枪、剑诸艺皆至绝境,披糜宇内,灵动奇妙,变化无穷,江湖称他为“活猴”。时人评曰:孙禄堂武功已至“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已登峰造极、出云入雾。为当时武术界的领袖人物。武术大师张兆东晚年观其技艺,大惊,乃呼一语:“以余毕生所识,武功堪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惟孙禄堂一人耳。”武术大师程庭华又评曰:“其技神乎哉!神乎哉!独步绝伦矣!”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孙禄堂老先生的武功业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孙禄堂老先生照片)

而且孙禄堂的儿子孙存周也得到了孙老的真传,武术技击水平在当时为冠,击技方面几乎无人能赢,遂传为一时之佳谈。随后在跟朋友打台球时却不小心伤到了眼睛,此事传出去后颇被人所疑,不少江湖武士更是戏谑他“二可击技一流,却躲不过一颗小桌球”,甚至有不少武术名家以此为隙,趁机前来较技,皆被孙存周在数招之内技败落走。晚年,孙存周叹息无人承其武术衣钵,大为失望,当时有一人名气很大,且年轻有为,被众人荐去学艺,孙存周看完身手,连连摇头,叹到:“他练得东西不是的不是的……”

当年,孙存周的小妹孙剑云评价他大哥孙存周和他父亲孙禄堂的武术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她说:“我哥打人疼,我父亲打人不疼….”,可见父子俩人的功夫水平高下立判。时人好奇,专门找孙存周先生问:“您和乃父谁的技艺更为高超?”存周先生笑了笑之后说:“我不做子不言胜父之论,实话实说,我之技艺较家父而言,幸得其功乘的十分之一,也恐怕最多就是十分之一了!”,存周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后来孙存周先生唯一的儿子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了,其子当时的职务是特务营代理营长,时年存周先生已经60岁了,他手扶儿子的遗物,慨然道出四字:“不辱家风”。

通过孙存周先生的事迹可以看出,孙禄堂老先生的武术技艺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顶流的水准。

(孙存周先生,号二可)

1930年,日本派了六位格斗高手前来中国,向先生挑战。先生决定以一对五。时先生平躺于地,命五位日本人以任意方式固压自己,另一人喊三下,以试先生在三下之内能否起身。当这位日本人刚喊至两下时,先生腾然而起,五位日本武士皆被发出数丈之外昏扑于地,一时竟不能起。日本人遂惊服先生为神拳!

1933年,孙老自知驾鹤之日来临,遂吩咐家人到户外烧纸,只说一语:“仙佛来接引矣!”一刻钟之后,先生灵山白云,驾鹤西去!

再说到李书文大师。坦白说我很喜欢李书文,也翻阅过不少关于他的记载,都是对老先生的人品褒奖有加,一身正气、嫉恶如仇,是堂堂正正的武林铁汉。据民国《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穿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铁锥入壁(土墙壁),力拔甚难,他以大枪搅之,锥即出。可谓神力。”

宣统皇帝御前侍卫霍庆云回忆说:“神枪李师爷的功夫,咱们练不了。他用大枪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车轱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他经常这么练,毫不费劲。”看完这段话,真令人叹一句“神乎其技”,了得啊了得!

(神枪李书文)

宣统二年,俄国拳王马洛托夫来华,在京设擂台,信口胡言,随意侮辱我中华儿女,激起了中华民众的极大愤慨。当时北京和天津的很多武术名家前去较技,俱被马洛托击败,这样一来,马洛托更加嚣张的不亦乐乎。李书文奉师之命,立即赴京,等他到了擂台之后,见马洛托趾高气扬一脸无视,还朝他吐唾沫,李书文气不打一出来,遂时他怒发丹田,奋起神威,以闪电般的速度将马洛托夫肋骨打裂,击下擂台,众人皆呼。后来宣统皇帝赐金佛座像一尊以示嘉奖。

李书文生平最讨厌日本人。1908年,李书文受好友许兰州之约去张作霖家做客。其间有几个日本高手尽管蔑视中国武术,并不断挑唆李书文等中国武师。李书文从眼神中看到张作霖的示意,而且此时他对这几个日本人的蔑视早已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上前一步,说道:“两人较技,非同儿戏,难免伤残。我是一个快入土的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日本人伤了我无所谓;但如果我伤了日本人,日本当局怎能与你张大帅善罢干休。这样吧,让我们按规矩各立一张生死文书:无论哪一方伤残,都不要偿命,这样我才能与日本人交手。”

张作霖答应了,随后,大家走向练场。此时,只见一个叫冈本的日本高手怒不可遏的就冲了上来,他连发几拳就向李书文的颈部击打而来,李书文见势,瞬间一个侧身闪躲,并顺势一掌将冈本的肩胛骨击了个粉碎,冈本顺势昏倒,整个过程也就几秒左右,众日本武师一看冈本倒下,就准备一起冲上来击打李书文,却被张作霖制止了,众武士还不服,张作霖大声说道“你们明显不是对手,留条性命比啥都好,进府喝茶吧!”

(李书文老先生照片)

李书文一生挟技游天下,走南闯北,踪影遍地,其较技近40多年仍未逢敌手。因此,他警惕性非常之高,至于他一生教过多少子弟,谁也不清楚。

至于网传李书文和李景林的交手事迹,说法众多,莫衷一是。而且后期王芗斋和李景林25年在天津也仅仅进行推手交流,因此结论不得而知。

李书文大师最质朴的一句话就是:“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房子多,穷人买不起,富人不愿买。钱是白的,眼睛是黑的,怕什么,咱爷们有艺!”他一生淡泊钱财,强调忠仁义勇,是武林中的榜样。只是由于李书文在较技过程中伤过太多武师,因此大家对李书文经常是避而不谈,而且李书文极不喜留相,因此后人大多都不知道他长啥样,现存的几张照片,仅是他孙子孙志诚提供的,观其相中威严,杀气腾腾,足见其武力之深厚。

李书文和孙禄堂都是同时期的武术大师。孙老比李公大两岁,而且都是河北老乡。这两位武术臻境的宗师,他俩的故事后人猜测颇多,以至于大家尽管在讨论到底二人交过手没?谁高谁低?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少之又少,而且很多记载也多有偏颇,极不客观。

仅有一段李星阶老人在《拳术初阶》序文里的记载,其文如下:

“近世欧西火器盛行战场,拳勇刺击几废。然两军相争必掠其地,近身肉搏,拳勇刺击则显其能,此乃我国故有之技,因是自首都南迁,国府即倡导国术,教国人自强、自卫之术。上月首都国术馆二次国考,余滥充评判员,参赛者数百人,技艺各有精专。然国术正脉惟拳术、短兵、长兵、摔跤、弓弩诸般。火器兴,弓弩废,摔跤角抵非用于战阵,故惟拳术、短兵、长兵三者尚存用焉。拳术以气为贵,短兵以剑为贵,长兵以枪为贵。世人言近日善者,拳术以孙禄堂先生为绝,剑术以李景林将军为绝,枪术以李书文先生为绝。余与孙、李、李三位先生皆相识,时相过从。余虽不才,研究国术亦数十年矣,深知拳术为各门法术之基。孙、李、李三位先生之武艺于近代各占一绝,然究其根底,尤以孙禄堂先生为最。昔日余尝见孙先生徒手破彼之剑,破彼之枪,神勇绝伦。全赖拳术根基深厚耳。故今人习练国术当以拳术为先,再行刺击之术,或有望得焉。余不敏,籍往昔经验者略言之,一管之窥耳。”

从这段话可以看得出,这三位都是大师级人物,各占一绝,三人在一起练习过较技,至于真正的谁输谁赢,说得又模棱两可,而且后世认为这段文字也缺乏一定的可信度。

近年,网上散播的太极打假等视频,弄得大家都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真的,开始质疑了,比如武术、中医、风水等等。其实,武术在之前没有这个概念,称国术,而国术不是舞术,国术只杀、人不表演,现代擂台上禁止的一些动作正是我们国术发挥到极致的地方,正好相左。如今鱼龙混杂,我们经常在舞台上看到的“舞术”完全跟国术是两个概念,当下很多人悖离了仁义道德等做人的底线,只知道靠一些手段圈钱谋利,疯狂拼争制高点,着实可恨也可鄙!我们应该正本清源,还我们国术天空一片干净。

逝去的武术先贤都为国术兹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一定要记在心里而不是当网络喷子,质疑这质疑那的。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做好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及伟大的华夏文化、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