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从未读过兵法,一出道便是战争天才,一生歼灭11万匈奴人 2024-06-15 16:33:08 公元前123年,未央宫。在宏大的殿堂内,中国诞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牌的“老师”——汉武帝。那一天,汉武帝推掉了一切工作和娱乐,却在宫中讲起了兵法。而他的学生,却仅仅只有一人,此人便是汉武帝的外甥,卫子夫姐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 按说,皇帝亲自讲解《孙子兵法》应该是莫大的恩典。然而年轻的霍去病却表现出百无聊赖、兴味索然的样子,心思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看着外甥心不在焉的样子,作为姨夫的汉武帝勃然大怒:“我教你兵法,为什么不学?我到时候还指望你带兵打匈奴呢!”对于皇帝的震怒,霍去病似乎并不害怕,反而大咧咧地说: “打仗只要随机应变就行了,根本就不用学古兵法!” 在唯我独尊的汉武帝面前,还没有人敢如此嚣张地和他说话。那么听了小外甥的话,汉武帝会作何反应呢?对此,史书并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汉武帝并没有因此而惩罚和疏远霍去病。取而代之的是,汉武帝将霍去病任命为骠姚校尉,并让他随自己的舅舅卫青出征匈奴,他或许会说: “还是让战争和匈奴人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吧!年轻人就是需要历练。” 然而汉武帝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霍去病在人生第一场战役中并没有得到教训。受到教训的,是匈奴人。到了漠南前线,不满17岁的霍去病的主动要求,希望能带领本部800骑兵,脱离大部队,直捣匈奴人的后方。卫青思索再三,最终同意了霍去病的请求。虽然前途凶险,但确实应该让霍去病历练一下。于是,霍去病带着手下800勇士,深入了匈奴腹地。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霍去病如闪电一般深入数百里,并轻而易举的摸到了匈奴人的后方。随后,霍去病下令士兵们全面出击,惊慌失措的匈奴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便成了汉朝骑兵的刀下之鬼。此战中,霍去病斩首2028级,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还有伊稚斜单于的祖父辈亲戚——籍若侯产,还捕获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在这场战役里,卫青的汉军主力未能取得出色的战果,而霍去病却在这场“平庸”的战役中一鸣惊人,功冠诸军。回到长安后,汉武帝终于理解了霍去病“狂妄”的理由——霍去病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真正的战争天才,即使不学兵法也很厉害。因此,大喜过望的汉武帝将霍去病封为冠军侯,食邑2500户。 汉武帝的用人原则一向非常大胆,他从霍去病身上看到了过人的潜力。因此汉武帝决定将他委以重任,于是他将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霍去病,那就是平定河西。河西,也就是河西走廊,这条长长的狭道沟通了中原与西域。只要攻占河西,就能隔绝匈奴与青海羌人的联系,并且直接对西域地区释放汉朝的影响力。攻占河西,就像是斩断了匈奴的右臂。河西之战,是霍去病第一次独自带领大军作战,当时他的年纪不过19岁,相当于现在大一的学生。而河西之战,是决定汉匈战争胜负的关键。换做常人,恐怕早就被如此强大的压力所压倒,吓得手足无措。然而霍去病又如何是常人呢?在以往对付匈奴的战斗中,汉军主要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即使进入匈奴腹地,汉军也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唯恐被匈奴偷袭。在决战中,汉军一般用战车将自己围住,并以此为阵地,用强弩消耗对手。匈奴人的攻势一旦被阻挡,躲在战车阵中的骑兵就倾巢而出,最终击溃对手。一开始,这种战术非常有效。但久而久之,匈奴人便习惯了这种战术。汉军一旦进入沙漠,他们便躲得远远的,避其锋芒。因为他们明白,汉军虽然能够攻入匈奴,却永远无法占领其国土。而降服匈奴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杀死更多的匈奴人。也就是说,一旦作战没有找到匈奴人,汉军就是失败的。因为攻伐匈奴,后勤压力很大。即使没打败仗,也是亏本的。如果多次无功而返,汉朝就可能被拖垮。 正是因为匈奴改变战术,导致公元前123年后,汉军战果寥寥,甚至连卫青也没什么好办法。但是霍去病的横空出世,却改变了这一点。因为霍去病研究出一套对付匈奴的新战术——闪电战。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带领4万骑兵杀入河西。在短短六天时间里,汉军便“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跋涉千余里,斩获敌首8960级,斩杀2王,擒获浑邪王子。一直以来,机动性是匈奴人纵横天下的法宝。然而他们万万也没想到,在霍去病带领下,汉军居然可以比自己更快、更凶狠。同时匈奴人想破脑袋也无法理解,霍去病是如何找到他们的,他们明明已经藏得很好了。然而,霍去病并不给匈奴人总结经验的时间。仅仅数月后,霍去病发动了第二次河西之战。像往常一样,霍去病甩开笨重的辎重部队,再次奔袭上千里,精锐的汉朝骑士迂回千里,然后铁壁合龙,揍得匈奴人晕头转向,四散而逃。此战中,霍去病斩首30200级,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2500 人,擒获5个匈奴藩王以及其他贵族69人,相国以下官员63人。 河西之战后,盘踞于河西地区的浑邪、休屠部落被迫投降。而河西走廊也被汉武帝划分为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将匈奴的势力一分为二。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汉武帝发动了规模宏大的漠北之战。霍去病和卫青各率骑兵5万,目标直指匈奴单于的主力。此战中,霍去病担负起擒获匈奴单于的任务,而精兵强将,也大多集中于他手中。此战中,霍去病如轻车熟路一般地丢开辎重车,甚至连汉武帝亲自赐给他的美食也扔了。随后,他从右北平出发,奔袭千里,终于找到了匈奴人。但可惜的是,霍去病所遇上的,并不是单于,而是右贤王。此战中,霍去病“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总共斩获敌首70443级。而右贤王,几乎是仅以身免。”如果不是情报失误,让匈奴单于遇到了霍去病,恐怕匈奴就要就此灭亡了。 战后,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将汉军的赫赫神威镌刻于岩石之上,从此流传于千秋万代。漠北之战后,霍去病和卫青被汉武帝加官为“大司马”,成为朝廷权力最高的首脑。然而可惜的是,霍去病的生命却如流星一般短暂。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不幸去世,享年24岁.对于他的早逝,汉武帝悲痛万分,为他修建了一座宏大的陵墓,象征着祁连山。为他送葬的将士,全部身着玄甲,从长安一直排列到茂陵。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霍去病墓前的那座古朴的雕塑——“马踏匈奴”。他前后经历多次血战,光死在他手上的匈奴人就达11万,真是名副其实的马踏匈奴。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再也找不到像他一样果敢而英勇的将领。再也没有哪位汉朝将领,敢于像他一样,甩开大部队,冒险杀入危险莫测的匈奴腹地。也在没有哪位汉朝将领,能取得像霍去病一样辉煌的胜利。只能说天才就是天才,天才是永远不可复制的。 赞 (0) 相关推荐 二十岁不到且从不读兵法的霍去病,是如何成为军事天才的? 璀璨短暂的强汉将星--骠骑将军霍去病(1) 主笔:闲乐生 霍去病出生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他与卫青一样,也是个私生子.其生母正是卫青的二姐卫少儿,其生父霍仲孺,则和卫青的生父郑季一样,也是平阳 ... 百年罕见的军事天才霍去病,兵法都没学过,一生也没打过败仗的将军 轻轻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站在时间的肩膀上,我与历史对话. 不熟读兵法是否能打胜仗,多数肯定说不能,但凡古今有名的将领,大都熟读兵法,深谙排兵布阵之道,比较厉害 ... 霍去病‖心目中的第一战神 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感觉确实说到自己心里了,今天写篇历史人物,我心目中的第一战神--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最勇猛的军事家,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在人们眼中他只是 ... 读懂了绿肥红瘦,便习惯了四季轮回 <暮春> 读懂了绿肥红瘦,便习惯了四季轮回 落英之外,我是绿荫中鸣叫的小鸟 落英之外 我是一只绿荫中鸣叫的小鸟 用一支清脆的歌 将春天掩藏在浓郁之中 . 万木皆绿 云雾纤薄地覆盖出春的朦胧 ... 宋词里最苍凉的一场雨,读懂了它,便读懂人生真谛 人生这趟单程旅行,每个人都很努力的披荆斩棘,为自己开辟一条更为明亮通透的道路. 纵然戴月披星,风霜雨雪又奈我何?纵然前路茫茫,只求问心无愧. 内心坚定的人注定在人生道路上不畏险阻.蒋捷就是这样一个人. ... 但读一卷好书,便是一种幸福 文 | 蝶儿 · 摄影 | 从看见到发现 · 编辑 | 一白 古话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今我觉得,书中自有风景区. 书,使闲暇时光充满价值 三国 ... 伴读 | 但读一卷好书,便是一种幸福 文 | 蝶儿 · 主播 | 向暖 · 摄影 | 从看见到发现 · 编辑 | 一白 古话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今我觉得,书中自有风景区. 书,使闲 ... 宋词里最苍凉的一场雨,读懂了它,便读懂了人生 人生这趟单程旅行,每个人都很努力的披荆斩棘,为自己开辟一条更为明亮通透的道路. 纵然戴月披星,风霜雨雪又奈我何?纵然前路茫茫,只求问心无愧. 内心坚定的人注定在人生道路上不畏险阻.蒋捷就是这样一个人. ... 易经极具智慧的一句话,若能读懂参透,便不再一生辛苦、碌碌无为 易经极具智慧的一句话,若能读懂参透,便不再一生辛苦、碌碌无为 《狼道》中最有狼性十句的话,读懂了,你便是下一个成功者 狼身上的优良品格众多,它虽然只是动物,但值得我们学习,它的各种精神所表达出来的是强者的本能,更是王者的风范. 狼行天下,强者生存.既然选了要成大事,你就注定需要面对不平静的人生.残酷的竞争,从来就没有 ... 【各地“上海路”】读懂遵义上海路,便读懂一座城 ! (航拍视频:遵义好房子网摄制) 前言 一人一秉性,一城一气质,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都饱含着一段历史和沉淀着特有的文化,并以其独特的气质为城市代言. 一条中华路,半部遵义史! 对于上海路呢? 一条路 ... 读懂了,人生便没有怨言. 一个老和尚养了一盆兰花,他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经常为她浇水除草杀虫. 兰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长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友,便把这盆花托付给小和尚,请他帮忙照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