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古渡,重拾被遗忘的时光
结束了永安自驾游,回厦途中路过华安。想起华安是漳州地区我们唯一还没有游览过的区县,乘着时间不过中午,索性就从新圩下了高速,去游览计划已久的新圩古渡。
华安县作为漳州治下的一个偏远山城,自古以来交通极不发达,货物往来主要靠肩挑,九龙江是当时闽南与闽西北的交通要道,而位于新圩镇新圩村的古渡口则是九龙江上的重要节点,龙岩及江西、广东等省份的货物都要经过新圩古渡口,转水运通往厦门、泉州、台湾及南洋地区。据《龙溪县志》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初期的刘氏三兄弟开发九龙江北溪航道,就有排筏和船舶运输。宋元至明朝中叶,新圩古渡及九龙江沿岸各个分渡十分繁荣。特别是在明代,华安县城有很多不同省份的商人出入。华安著名的东溪窑瓷器就是通过新圩古码头走向世界的。村中小巷是通往渡口的必经之路,两边店铺林立,当年人流不断,相当繁华,被誉为华安的“小香港”。
随着世事的变化,九龙江水运早已失去了当初的繁忙,新圩古渡也就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深藏大山深处的县城,除了早期偶尔乘坐鹰厦线老火车要从此处的崇山峻岭缓慢爬过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印象;前几年永漳高速通车,成为我们回老家的首选之路,途经的华安才又重新出现在视线之中。过了新圩收费站不到两三公里,路牌标示新圩古渡到了。
下了公路是个小小的停车场,鹅卵石砌成的石壁上挂着古渡口文化公园的字样。停车场旁边是一条清浅的小溪,也算是九龙江的一个小支流吧,小溪上横着一架木拱桥,掩映在荔枝芭蕉和翠竹的绿荫之中。过了木桥,再穿过一片清净的竹林,木栈道凌然于九龙江畔,长约三四百米,一边是深清静流的大江,水质清澈,间或能穿过树木的间隙看见一两艘篷船停泊在岸边;岸边树木葳蕤,除了榕树,还有桉树、桂圆树、荔枝、翠竹、马尾松等,交织成密密匝匝的翠绿;而向里一边则是沿岸的民居,一排排二三层的砖瓦小楼——住在这里的居民是何等的幸福啊,坐着房间推窗就可饱览九龙江沿岸无比秀美的风景。
中午时分,江畔寂静无人,绿影摇曳的木栈道上就我们俩优哉游哉。栈道终点是鹅卵石铺就的台阶,下通古渡码头。我们到达码头时,一组婚纱摄影的人群正拥簇着穿着婚纱的新人从台阶上上来,算是给渡口短暂地热闹了一会儿,随后又归于沉寂,只听见江心的漩涡偶尔发出深沉的水流声。石阶左边一个转动的水车旁,立着新圩古渡口的标牌,右侧则是一组铜制雕像,当年许多不同职业的人群就是经过脚下的台阶踏上九龙江的船只,走向外地和远方。台阶的尽头是一个小平台,应该就是当年码头的所在,上方一株巨大的小叶高山榕树浓荫如盖,树干上的牌子标明树龄已有200年。而树下的解说牌则证明了新圩古渡的悠远历史和曾经辉煌。
新圩古渡口历史上是九龙江北溪航道的重要渡口,是闽西通往闽南的交通要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码头遗址。在古渡口的岸边上,有三间平房,已经被辟为古渡口史料馆。据介绍,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1933年从这里乘船往厦门,并最终走向革命道路,祖籍华安的著名电影艺术家汤晓丹,60多年前也是从这个渡口登船,沿北溪顺流南下经厦门转抵上海,开启其人生新的艺术之路。如今斯人已矣,古渡的功能也从航运转变成了观光,只有那郁郁苍苍的古榕树,依旧默默挺立,面对人间世事沧桑。
路边的停车场
横跨小溪的木拱桥,桥边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绿影掩映下的古渡文化公园,静谧清幽。
木栈道悬架于九龙江畔,入口处有观景平台,可远眺九龙江对岸和上下游风光。
江畔各种植物交织成密密匝匝的绿荫,显得格外清幽。
古渡码头即景。静水流深,江面看起来很平静, 倒影着对岸的青山绿洲,犹如插画。
200多年树龄的小叶榕,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落满一地的黑色果子。
新圩古渡的标志和群体雕塑。悠悠九龙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造就新圩古渡曾经的风华。如今繁华洗净,却依旧难掩天生丽质,更见内敛韵味。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