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大历史(七)伏羲寻仙郁华子,中央氏骑龟飞升,秋夜太昊归天

本文依据《历代神仙通鉴》改编而成,如果与你心目中的神话不同,请翻阅原著。

上古之世,伏羲开创了中华的文明历程,他手下人才济济,各有所长。

泰帝就依靠这些大臣,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远超前王。但是即使是国泰民安,万灵咸服。但他想起母亲的去世,心中依然充满伤感。于是他问下相柏皇说:“人生就象草木一样,荣华不久就会枯朽,但枯朽之后会怎么样呢?”

与其他国家的神话不同,中国神话多有隐世高人,就这位不太有名的柏皇,也被认为具有非凡的才智

柏皇说:“我听说南湖之滨有一位名叫‘郁华子’的人,有说他以前叫‘洪崖’,已经活了三千余岁了,知道生命的根源和长生不老的原理,世人很多都从他那里得道,要不要去问一下?”

伏羲于是很高兴,他就带女娲、苍颉一起去,正好这时,中央氏也在八卦坛中,他和伏羲交住日久,也对求仙这事很感兴趣,于是想一起去。正好昆吾氏来进献刚铸好的宝剑,听到泰帝要南行的消息,就愿意当向导。于是伏羲让柏皇在都城摄政,当日君臣五人就徒步出发。

在告别送行的大臣后,伏羲半路叮咛几位臣下说:“这一去我们一定要虚心听课,就不讲君臣之仪了,叫我‘宛丘生’就可以了。”

可等他们到了湖滨,整个山谷都找不到郁华子的踪影。最后,他们在深谷中发现有两个小童在玩水。伏羲就过去问人,结果一个小童说:“郁华子就是我的老师,刚刚才去巴蜀的洞里了。”伏羲又问:“多久能回来?”小童说:“少说也要百年,你一定要和他相会的话,就进我们的山洞中安心等待吧。要不就去那里寻找,就看尊驾的意思。”伏羲就说:“既在蜀中,自当前往。”就带人西行。目标就是现在重庆的洪崖洞。

现在重庆洪崖洞已经是著名的景点

几人走了多日,一天翻过一座大山的时候,看到满山都是葱茸的绿竹,却找不到前行的路。忽然,他们看到绿竹中有一个人独坐在棕团上,神气清爽。于是伏羲让昆吾过去问路,这人说:“这里是竹山,是巴蜀的咽喉要道,你们去那做什么?”

昆吾就说:“我们是听说郁华子懂修炼的法子,是想去那学习。”

这人就说:“山径崎岖,江源汹涌。以至尊之人,而下问山野鄙夫,不是一件极荒唐的事吗?”

伏羲听这话不由吓了一跳,想来自己衣服也没和别人不一样啊,怎么被人一下子看出来了?这位决不是常人。于是他就前行拜见,说道:“我是宛丘生,兄弟五人都是下等蠢笨之徒,正是想去求高人指示性命之学,不想有缘路遇大师,请不要吝惜教诲。”那人就将他扶起坐在石头上,其他四人也散坐听高人说话。

那人说:“‘性命’两个字不能够一下子说完,只有修炼之道。”

伏羲又问:“ 这‘道’是什么样的呢?”

那人说:“如果只修命,不修性,性就会游散于百骸九窍,不知归宿之所,也不知道静定的快乐。一身的真气有如火上烧的水,不能够停止沸腾。于是气跑掉了,元神耗损了,玄精也就没有基础产生。玄精不生,本性也就会昏沉不明。就算你想修命,这是能够得到的吗?还有那些修命不修性的人。不知道命是先天所赋予的,是依靠形体才有的,它是依靠精神而生出的。而精神本来是没有实体的,气就是它的存在形式。玄精也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因为存意念产生,它才有了形状。精神气三者根本是一体的。身体的主人虽然是神,但精和气也应当养护。三者相互作用,不可相离。如果不能保有形体,专心想那些虚无飘渺的事,就会耗损真元。这样就算你想修性,怎么能够得道?”伏羲顿时额头一皱,马上问:“既然是这样,就该怎么做?”

修炼的内景图

那人微笑道:“骑牛觅牛,有哪个能够醒悟?如果你想修炼,就必须意识到,此生有如石火流光,附在柴上的焰火。死时有如秋蝉脱壳,本性还是存在的。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转移,就可以归根复本,保全性命的原理也就会明白了。就是你见到郁华子,他也会这样告诉你。当年我的老师广成子,从气母那里得到了灵飞、六甲、八卦镇方等符箓,今天就授予你。”于是就伸手入怀,把这给了伏羲。

伏羲站起拜谢。那人还是扶起他说:“你是以木德为王,是五行之首,生生之机,所以帝起于震卦。也就是有如一声惊雷,泄露了天地造化秘密,破解了后世的迷局。是有功德于万物的,何必滞留在尘俗之世,而不知道自己回来吗?”

那人又对女娲说:“继着木而能成王的,就是火。但你是阴火啊。所以能够匡扶泰帝的大功,拨乱反正的能力。”然后他用手指着五人坐的石头说:“以后正气有亏,可以炼这石头补充。”众人低头一看坐石,居然变成五色。

仓颉连忙上前问:“下愚的心容易流动,没有一息停止的时间,不会生病吧?”

那人说:“道体的本源就是这样。你曾经看过洛水的波澜,得到鱼背上的文书,这是因为你有聪明的德行,所以能够效法水的以性质流传后世,成为文字之祖。”

伏羲又指着昆吾问:“这小子的性格极为坚实刚强,我怕他有受挫折的情况,师父你以为如何?”

那人说:“坚而不屈,这是人难以做到的。但是他能够聚金铸剑,就是遵从改变的预兆。他本身可能不会长存,但他的子孙自能昌盛。就象老树的干被砍了,但有更多的细枝会从根上从生出来。”后来果如其言,所以古代称人的子孙叫“后昆”。

“昆吾”后来成了宝剑的代名词

那人又看到了中央氏,拍手道:“你们五人正好合乎五行,就你沉静无语。正好是‘中黄’的特质,太适合了!你不是那些光长寿或者尸解修仙的人能比的。其他四人都比不上你。如果你想再进步参玄修道,我就会提携你。”中央氏连忙整容行礼说:“得蒙道长蒙垂青,愿追随左右。”那人大喜,拍了拍地上的棕团说道:“起!起!”

那东西一下子站了起来,却是一只青牛,高大健壮。那人跨上牛背,中央氏紧跟在后,那人却说:“牛走路很快,不是你徒步跟得上的,得给你找一头坐骑。”于是向东北方一招手说:“元龟!”,顿时平地一阵狂风,风中出现的居然是留在宛丘祭坛里的那只“蔡龟”,它腾空而来,跟在牛背后。中央氏就拜别同伴,跳上了龟背。

伏羲也机灵,他连忙抓住牛角问:“幸运能听到道长的妙言,让我忘记了自已与世界,看懂了性与命的关系。乞求能否留下尊称,希望以后能再见面。”

那人就唱了首歌:“质彼柏皇,秋深夜长,雨微载晤具茨堂。

唱完这人就拱手道别了,拍了下牛就向南方飞去,中央氏也驾龟跟着走了。

伏羲等人怅然若失,怏怏而回。到了宛丘的郊外,群臣前来迎接。守龟人报告,说是几天前忽然有大风雨,蔡龟忽然不见了。伏羲灵机一动,就问柏皇那仙人的身份。柏皇说:“我听说郁华子经常乘青牛出游,可能就是他吧?”伏羲愣了一下。开头想自己已经明白了修道的关窍,所以没有再见的必要。但想起在竹林里相见不识,还是让君臣嗟叹不已。

伏羲研究从郁华子那里得到的符箓,有了一些成果,后来深思“秋深雨夜”一句,忽然了悟说:“我以木德为王,遇到深秋金气大盛,一定会象枯叶一样陨落。人们以为我光明如日月,而下雨的晚上,日月都没有了光芒。但是微雨的话,月光易现,从晦暗重现光明,我要死了。”

秋夜雨

于是召来后妃诸子以及群臣及德高望重的老人,对他们说:“我不敢妄自推荐新皇,在我死后,你们推立有德之人就好,不要让天下人民失望。”说完就去世了。

这时正好是仲秋之季,那一日天昏地暗。伏羲活了一百二十八岁,在位一百一十五岁。有一后二妃,生有五子,都贤能睿智。有个女儿特别烈孝,因为父亲去世了,就在洛河投水自尽了。五子自认为没有继承父亲位置的才能,就相继在沔阳的一座山上归隐了。后来他们的子孙繁衍,分出了五支,分别姓“风”、“虑”、“伏”、“羲”、“包”。这座山就取名叫“五华”。

现在可以总结下伏羲的一生。很多时候,他被尊奉为“天皇”,认为是他开辟了宇宙。前面讲述的他的故事其实也是不断积累而来的。而其故事的源头早已经模糊。很明显,就算在上古很长一段时间,世人都将伏羲当做神来崇拜,而不是人。有关伏羲的来历,除了他是华胥之裔这一点区别不大外,很多说法千差万别。汉人认为他是上古大雷神之子,人头蛇身。而苗人则认为伏羲是人子,因误放雷公,导致洪水灭世,他才与妹妹女娲重新繁衍人类。1942年发现的子弹库楚帛书里认为,阴阳二神结为夫妻,生出四子,四子开天辟地。而阴阳二神就被解读成伏羲女娲。还有说法将伏羲与狗神盘瓠混淆。《仙鉴》说伏羲是水精子的分灵。在现代,文化人朱大可则认为,伏羲则源自印度的天空之神伐楼那。

印度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伐楼那

这些说法看似都有道理。但事实上它们也都是人们对伏羲在某段时间的看法。准确来说,它们都是伏羲在一段时间的组成部份。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伏羲。

细究伏羲的所有传说,与洪水关系非浅。伏羲在黄河中得到河图,在洛河中得到洛书也正是其反映。还有神话是伏羲用青龙拐杖击败了黄龙,黄龙逃遁形成了黄河。由是将伏羲做为雷雨神是比较可信的。

还有种说法,即河图就是古代游牧民族在逐水草而居时所使用的方位图。而这样伏羲的身份就更加可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河图洛书未必就是上古的河图洛书。因为河图洛书虽然上古就有记载。但现代的河图洛书是宋代的陈抟才发现的。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传承的记载,所以不能作为真正的凭证。但现在的洛书却是有名的幻方,因为它纵横斜相加都是十五,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有意思。

其实在伏羲的神化过程中,太昊是个很关键的节点。至少在战国的著作中,还没有看到说太昊就是伏羲的。但到了汉代就直接太昊伏羲氏了。因为这种融合,伏羲被赋予了东方天帝的职责。结合其人首蛇身的传说已经很明显了,伏羲就是青龙神的具体化。东方属少阳,与少阴相配,能够化育万物。但这个属性应该是太昊身上的,而伏羲的神力更集中在创立牺牲制度和发明八卦上面。

如果可以确定太昊就是青龙的话,那么天文中的青龙宫也就可以解释了。因为在四神中,青龙很明显是最古老的。在二十八宿正式形成之时,已经有了角、亢、氐、房、心、尾等六个直接与青龙联系的星宿。而且在这一星域中,很多星官都是直接与皇帝产生联系的。如角宿为天关,心宿为天王。但是从各种迹象来看,尊奉太昊为天帝的文明后来被另一种文明所征服了。因此太昊最后才偏居一隅。后世才将其与伏羲融合。

伏羲陵

后世已经证明了盘古成为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神,是从三国时代开始的。从这个角度上看,伏羲在中国的历史比盘古更为古老。

就算不是最古老的神,伏羲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也远非盘古可比。特别他创造了八卦,这开启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易文化。所以称伏羲是文明之祖是恰如其份的。因此有人提议将“炎黄子孙”的说法改为“羲黄子孙”。不过这说法纯属吃饱了撑着。因为大家早就熟悉了炎黄子孙的说法,而纪念方式也有多种,不一定非得去抢炎帝的位置。而且在“三皇庙”中,伏羲、神农、黄帝本来就是共同祭祀的,这也代表了后人对祂的肯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