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怀屈原

       又到端午,奔涌的汨罗江,应该发出持续的低吟,向与它融为一体的屈原致敬!
       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在这个特殊的时空坐标点,除了享受美食与欢乐,更让人增添了一份凝重与沉思。
       屈原,一位以《离骚》等诗篇传世的文化巨擘,一位以“香草”自喻终生坚持操守的血性男儿,一位追求“美政”并殚精竭虑为之奋斗的耿直良臣,用自杀谢幕的悲剧方式,留下一座令后人永远瞻望的精神丰碑。
       历史星河中的圣贤先哲,绚丽夺目的,当有屈原。更有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奉献社稷,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
       这是屈原精神中最亮丽的一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深重的爱国情怀,离不开家族血脉的滋养。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芈,祖源颛顼(高阳)帝。春秋时期,姓代表血缘,氏指族姓,代表身份和地位,一般以封地为氏。两人虽然同姓,但楚王是熊氏,他是屈氏,当时男子称氏不称姓,人们就习惯叫他屈原。从祖辈开始,屈氏子孙作为公族在楚国担任要职,与国家荣辱、命运兴衰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作为传承,深通周礼的屈庸为儿子取名“平”字“原”,表达“平以法天、原以法地”之意,寄托了无限希望。当叔叔屈匄战场为国捐躯、父亲为国忧愤而死时,屈原看到了以身许国的榜样。自小他便研读经籍、娴于辞令,亲近民众、明于治乱,以匡扶天下、接济苍生为己任,19岁时就组织丹阳青年反抗秦军入侵,展露出非凡的智勇。20岁那年,楚怀王将他召入京城郢都任文学侍郎,不久升他任左徒,在更大的平台为国担当、为国尽忠。家风,赋予屈原一副担当、尽忠的铁骨。
       左徒,是楚国独设的官职,排名仅次于相当于宰相的执政官令尹,负责国家内政外交,位高权重。屈原“在其位,谋其政”,对内推行变法改革,主张“举贤授能”,不分贵贱、不拘身分,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对外主张“合纵”,大力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都城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为联盟领袖一致抗秦。他也因此极得怀王信任和倚重,那是屈原政治上的高光时刻。
        然而,屈原炽热的孤勇、孤忠,触犯了以公子子兰为首的贵族集团利益,出于嫉妒和忌恨,他们以上官大夫抢夺屈原奉命撰写的宪令草稿未遂为借口,在怀王面前诋毁他独断专权、自我邀功,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罢黜他的左徒官职,转而任其为三闾大夫(主管昭、屈、景三姓王族宗族事务),使他远离了权力中心。
        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险恶环境中,屈原没有选择退缩,没有选择同流合污,而是继续振臂疾呼、清醒呐喊,强烈反对拆散齐楚联盟而亲近秦国,强烈建议杀掉说客张仪。可惜,昏聩的怀王被南后郑袖、大夫靳尚等人蒙蔽与裹挟,贪图小利,轻信谗言,断齐联秦,送走张仪,并把屈原放逐,把楚国引向了一条不归路。
        流放路上,响彻着屈原壮志难酬的悲歌。但在哀伤的咏叹调里,始终伴随一个高亢的声音,那是他爱国热情的共鸣。他眷顾楚国,一直盼望怀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中兴之主。为了表达忠君报国的愿望,在给怀王的书简中他反复强调自己的政治理想。听说怀王被秦昭襄王所骗赴秦被拘客死异乡,他在悲痛之余以为会迎来转机,不料继位的顷襄王听信令尹公子子兰、上官大夫谗言,剥夺了他的三闾大夫官职,并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更远的长沙。
        当时,列国处于人才大流动时期,士无定邦,客卿横历天下。同为楚国人的伍子胥因家仇出奔吴国,并借吴王之师伐楚攻郢,报仇雪恨。魏国乐毅、齐国邹衍、赵国剧辛成就了燕国,卫国吴起成为魏国良将,苏秦佩六国相印更是千古佳话。以屈原的才望,到哪国都会被奉为上宾,但他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其浓厚深重的爱国情感为其道德品格抹上了灿烂的一笔。
       那时的屈原,披发穿梭于村舍祠堂、田间地头,叩问苍天,论道渔父,采风巫俗,占卜人生。九年时光,他一边关注楚国形势,一边整理和创作了《九歌》《九章》等经典传世的作品。
        公元前278年,不幸的消息传来:郢都被“人屠”白起率领的秦军攻破,楚王不知所踪。家园沦落,了无归途,绝望中的屈原身着三闾大夫衣冠,腰佩宝剑,留下惦念故国的绝笔辞《怀沙》,抱石投入滚滚汨罗江。这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原是楚地的浴兰节,也称端阳节、端午节。为祭祀屈原,楚人留下了赛舟救人、投粽于江的风俗。而粽子很有寓意: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格;雪白的糯米,象征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而那颗红枣,则象征屈原对楚国的赤子之心。
       隔着二千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滚烫。
(0)

相关推荐

  • 精编故事记实词 120实词之15 辞

    15.辞 一.义项: (1)言辞,文辞. (2)古代的一种文体. (3)说话,托辞,借口. (4)告别,辞别. (5)推托,推辞. 二.全义短文: 屈原,名平,善辞(言辞,文辞)章,世传<楚辞( ...

  • 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

    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而设立的节日,然而却极少有人知道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把屈原之死归咎于楚王,认为楚王的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导致了屈原志不 ...

  • 屈原:伟大的殉国者

    时间:2012-01-08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楚国大夫屈原本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也是一个得到重用的人.他读书很多,知识面广,而且记忆力强,长于治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极为熟悉.入朝廷 ...

  • 端午怀屈原 [七律]

    端午湘乡汨罗祭,千秋万代忆云河. 人民常读离骚赋,游客高吟楚汉歌. 艾叶悬堂当去病,龙舟湖面正扬波. 九章诗句凭天问,一了终身无奈何.

  • 【赣雩文艺】作者:李生财《端午怀屈原》总第958期③2021年第164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端午怀屈原 作者:李生财 高冠长剑谪诗神,既想君王又想民. 羞与秦人同日月,投江永作楚忠臣. <赣雩文艺>:传播正能量.文艺欣赏.纵情山水.健康生活!< ...

  • 【辽宁盘锦 马付春】原创//端午怀屈原

      2020第190期总第1169期  端午怀屈原 君王无道众哀嚎, 才志难酬弓马刀. 空有报国情切切, 飞花余恨絮飘飘. 汨罗浪起唱天问, 生命陨落谱离骚. 黄酒龙舟传后世, 粽香千古慰江涛! 直面 ...

  • 【诗词楼阁】纸刊征稿//张海峰老师作品《​端午怀屈原五首》

    端午怀屈原五首 其一 披发问天泽畔行,抱石还归汨罗江. 但见鱼虾争粽去,未知向谁寄短长? 其二 离骚一出真名世,更握荆玉无人知. 总是长沙归去后,只解龙舟分粽食. 其三 荆山楚水养灵胎,长有屈子旷世材 ...

  • 【三秦文学】金宇:【端午怀屈原】(诗歌)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端午怀屈原 作者:金宇 两千多年了,寒来暑往, 人们没有将你遗忘. 你的精神已穿越千年, 融入灵魂,铸就脊梁. 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本是安邦定國的栋梁. 奸佞当道,谗而被 ...

  • 【第二十六期半月诗会】七律  怀屈原

    七律 怀屈原 恰逢端午意彷徨,吾为屈原暗叹伤. 怀德何须抚阿斗,凭才壮志降天狼. <离骚>一曲千秋恨,<天问>几歌百泪行. 君若灵存把觞舞,览罢舟赛辅书郎.

  • 【千古绝唱】端午节哀屈原

    端午节哀屈原 月断云泥生渺茫,如烟暮色起悲凉. 岸边香草怜孤影,汀上椒兰赏自芳. 百转江流哀老泪,千盘峰嶂锁愁肠. 握珠不忘庙堂恨,衔玉常思家国殇. 鸷鸟多招群鷃忌,劲松每对乱荆妨. 怎堪槽枥羞骐骥, ...

  • 《原创》风入松.端午祭屈原/廖江

    风入松.端午祭屈原(晏几道体) 词/廖江 过端午屈馆钟鸣.万众前行.碧湖翠柳黄鹂戏,竞龙舟.恰似飞鹰.北寺瑞烟缭绕,东风香艾磐萦. 看红蓝两对相争.呐喊不停.牙旗飘舞晨曦照,祭英灵.奏响箫钲.橘颂忠魂 ...

  • 段文明 || 屈原的悲哀 ——又逢端午祭屈原

    屈原的悲哀 --又逢端午祭屈原 段文明   2299年前的五月初五,浪迹荒野.披发行吟.憔悴枯槁的屈原,面对国破家亡,百念幻灭,悲愤难握,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以身殉志.以身殉道. 从此,以死抗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