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俊 | 漫话端午节
往期回顾
▼ 点击收听 ▼
作者:王致俊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亦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端”即事物的边缘或开始的意思,“午”是十二地支之一,由于“五”与“午”同音,这样五月五日即作为“端午节”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故又叫“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谓“端阳”。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璟为讨好皇帝,避讳“五”字,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孝义民间有吃粽子、插艾枝、喝雄黄酒、龙舟竞渡等风俗。在民间传说中,普遍认为这与纪念屈原有关。相传战国的时候,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看到楚国屡遭秦国的侵略,人民痛苦不堪,他站在楚国人民的立场上,为使国家免于覆亡,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不接受屈原大夫联齐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逼他割地献城。楚王又羞又悔,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这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上书新即位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削职流放。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于公元前278年,出兵攻下楚国的京都,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屈原眼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自己救国无望,美好理想化为泡影,心如刀割,在极端忧郁、悲愤、绝望,满怀热情不得舒展的情况下,于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当地渔民闻讯迅速赶来打捞,可总不见屈大夫的身影。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喂鱼龙。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将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贞洁的孩子们。
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枝、赛龙舟等风俗。
端午时节,孝义民间家家户户吃粽子。粽子又称“角黍”,角黍是因粽子形状有棱有角内包糯米而得名。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盛行。西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有类似记载:“俗作粽古人以抗芦叶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放曰粽、日角黍还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唐代诗人郑谷“诸闹渔歌响,风和角黍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的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也赞不绝口“四时花竞巧,九子争新”。孝义古城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店铺,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比只有黍米的好多了。到了宋代,市场上有“巧粽”出售。还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做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明弘治年间,用芦苇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核桃等等。到了乾隆年间,林兰痴《邗上三百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
时至今日,粽子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品种越来越丰富多彩。从用米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米粽子,俗称“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的粽子,即依不同地区的习俗,有豆沙、枣泥、芝麻等馅心;三是夹果粽子,一般以枣、柿、栗、银杏等分别与糯米包裹而成。孝义以北京江米、大枣粽子为佳,其馅以大枣果脯等最为常见。其形状有三角、四角、枕头形的,还有小宝塔形的。
端午时节,孝义民间有插艾枝的风俗。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端午节也是孝义民间传统的卫生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要打扫庭院,清腐除尘,采艾蒿悬于户上,并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脸、洗澡和喷房屋前后,墙根角落。据民间传说,这样可以避开邪气,确保全家平安,老幼康健,去病消灾。
旧时,每逢端午节家人团聚时,喜欢唱雄黄酒,以示祝贺义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放在端午节早晨设雄黄以饮祈两,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在端午节清晨,人们还喜欢将雄黄水洒在屋子里外,涂在小孩的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防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据《事物原始·端阳》载: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每到端五时节,民间都有龙舟竞渡的盛会。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先到屈子庙朝拜,祭毕即开始龙舟竞渡。是时,群龙一起下水,一声炮响,船似箭发,两岸欢呼,鞭炮齐鸣,热闹非凡。2006年5月,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